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附答案

小编: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他说“读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然而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却并不是一望而知、一思即悟的。

就联系而言,在写作中,富于新意的内容无不表现了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例如归纳论证需要举例,有的人看别人的文章,总觉得其中所举的例子是自己早已熟知的,可是在他自己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在这些例子中归纳新意并加以论证。再说到反联系,也同样要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才能在早已被人公认的联系中打进楔子,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总之,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一般的读书虽然也要开动脑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的催逼,所以即使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只是自然出现,而不需要作更加自觉的努力,去扩大和加深新的想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而在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催逼下,开动脑筋才有一定的方向,脑力劳动才有深度和强度;而且在把思考的结果表现为文字时,还要求内容更为精密,表达更为准确。这种锻炼显然不是看了书想一想所能够比拟。所以光是一般地强调积累知识和开动脑筋,还不足以使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

(节选自金开诚《对写作的几种误解》,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明显具有朴素、直观的性质,历来被奉为圭臬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其实并不符合思维科学。

B.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对写出好文章来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知识与经验可以作为写作的原料来运用。

C.写作能力具有综合性,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而“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并不是写作的“充分条件”。

D.读书与写作都需要开动脑筋,但一般的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即使读书时有一些新的想法自然出现,也不必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专业写作目标明确,大脑各种功能拧成一股绳,大脑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揭示了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B.文章以杜甫七岁写诗,直到晚年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的事例,旨在说明“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C.有的文章在归纳论证时善于在人们早已熟知的例子中归纳出新意,这需要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

D.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进行反联系的能力,主在破旧,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反驳了“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的观点,提出了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B.就如同木料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变为家具一样,任何书本知识要变为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还需要经过文字的加工。

C.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在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的作用下,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D.创造能力、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实际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知识的积累,缺少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的催逼而没有开动脑筋。

阅读答案

1、A(绝对化。注意原文“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一句。)

2.B(文章以杜甫例是为了说明“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3.A(“提出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无中生有。)

    相关推荐

    读书破万卷,一卷是多少? 袁逸阅读附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试题:杜甫《旅夜书怀》 《杜如晦传 杜如晦,字克明阅读答案》翻译新唐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唐]杜甫 阅读及答案 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阅读附答案 节选《旧唐书•杜甫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春望 (唐)杜甫》阅读答案 春望(唐)杜甫 阅读答案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阅读附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皇甫松(唐)“梦江南”附答案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阅读附答案 《有叹 杜甫》阅读附答案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阅读附答案 《人生如笔》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泊岳阳楼下 杜甫阅读附答案 古诗赏析:杜甫《春望》 [唐]杜甫《岁暮》阅读试题及答案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阅读答案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阅读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赏析 杜甫《有叹》阅读答案附赏析 古诗鉴赏:秋风秋雨苦煞人——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谈杜甫的“苦”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唐才子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唐代诗人孟云卿代表诗作及赏析:《寒食》 古诗《望岳 杜甫》阅读答案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阅读答案 杜暹,濮阳人也(旧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博览群书,读书破一卷”阅读答案 杜甫诗三首复习资料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赏析 新唐书·崔隐甫传 阅读附答案 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阅读答案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阅读附答案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附答案 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试题: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笔下犹能有花开 阅读附答案 笔下犹能有花开阅读附答案 杜甫《不见》古诗词鉴赏答案 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新唐书•韦凑传》阅读答案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阅读附答案 野人送朱樱 杜甫阅读附答案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阅读答案解析 江汉(杜甫)高考诗词阅读答案 杜甫《秦州杂诗(十二)》阅读答案附赏析 初二古诗阅读《登岳阳楼 杜甫》附答案 古诗词鉴赏:杜甫《望岳》阅读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 杜甫》阅读附答案 《杜甫诗三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杜甫《月圆》高考古诗词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秋兴》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古诗词鉴赏:杜甫《春望》阅读答案 发潭州 (杜甫)诗歌赏析 阅读答案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及答案 假如我有一(支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阅读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杜甫《孤雁》 杜甫《秦州杂诗(七)》阅读答案及赏析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杜甫《孤雁》 《月圆 杜甫》阅读附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九日 杜甫阅读附答案 《后游 杜甫》阅读附答案 遣兴 杜甫阅读附答案 恨别 杜甫阅读附答案 《江村 杜甫》阅读附答案 杂说“书卷气” 阅读及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阅读附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阅读附答案 《梦溪笔谈.卷21》阅读附答案 杜甫《画鹰》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 《论诗·赵翼》《戏为六绝句·杜甫》阅读答案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孤雁 杜甫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倦夜 杜甫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蜀相 杜甫 不见(杜甫)阅读附答案 《南征 杜甫》阅读附答案 《孤雁 杜甫》阅读附答案 登高 杜甫 阅读附答案 信息时代如何读书阅读附答案 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新唐书•韦凑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江村 杜甫阅读附答案 所思 杜甫 阅读附答案 苦竹 杜甫阅读附答案 狂夫 杜甫阅读附答案 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阅读附答案 杜甫《望岳》原文、注释、解说及作者简介 《唐诗的任侠精神》语文阅读答案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阅读附答案 《春水生 杜甫》阅读附答案 《企业如人重在其神》阅读附答案 《企业如人 重在其神》阅读附答案 赵翼《论诗》杜甫《戏为六绝句》阅读答案 白帝 杜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