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阅读附答案

小编:

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阅读答案

金开诚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他说“读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然而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却并不是一望而知、一思即悟的。

就联系而

言,在写作中,富于新意的内容无不表现了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例如归纳论证需要举例,有的人看别人的文章,总觉得其中所举的例子是自己早已熟知的,可是在他自己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在这些例子中归纳新意并加以论证。再说到反联系,也同样要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才能在早已被人公认的联系中打进楔子,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总之,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一般的读书虽然也要开动脑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的催逼,所以即使有一些新的想法也只是自然出现,而不需要作更加自觉的努力,去扩大和加深新的想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而在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催逼下,开动脑筋才有一定的方向,脑力劳动才有深度和强度;而且在把思考的结果表现为文字时,还要求内容更为精密,表达更为准确。这种锻炼显然不是看了书想一想所能够比拟。所以光是一般地强调积累知识和开动脑筋,还不足以使创造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

(节选自金开诚《对写作的几种误解》,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明显具有朴素、直观的性质,历来被奉为圭臬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其实并不符合思维科学。

B.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对写出好文章来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知识与经验可以作为写作的原料来运用。

C.写作能力具有综合性,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而“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并不是写作的“充分条件”。

D.读书与写作都需要开动脑筋,但一般的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所以即使读书时有一些新的想法自然出现,也不必成为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创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专业写作目标明确

,大脑各种功能拧成一股绳,大脑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揭示了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B.文章以杜甫七岁写诗,直到晚年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的事例,旨在说明“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必要条件”。

C.有的文章在归纳论证时善于在人们早已熟知的例子中归纳出新意,这需要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经验进行联系的能力。

D.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进行反联系的能力,主在破旧,对现成的知识经验进行深思熟虑,破除习以为常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反驳了“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的观点,提出了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B.就如同木料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变为家具一样,任何书本知识要变为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还需要经过文字的加工。

C.现成的知识经验总要在能够结出创新之果的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的作用下,经过种种分析综合、提炼加工,才能被有效地应用于新的创造或新的写作。

D.创造能力、写作能力不能得到实际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知识的积累,缺少明确的创造目的和艰难的写作任务的催逼而没有开动脑筋。

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阅读答案

1.A(绝对化。注意原文“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一句。)

2.B(文章以杜甫例是为了说明“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3.A(“提出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无中生有。)

    相关推荐

    论“知识多了,自然能写出好文章” 金开诚阅读附答案 议论文阅读知识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附答案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附答案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答案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阅读答案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答案 议论文体知识识记及阅读方法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阅读答案 文言文 过秦论 知识点总结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答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 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立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12分)》阅读答案 《自然界中的知识》四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好文章是“憋”出来的阅读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议论文知识与技巧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训练及答案 《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阅读附答案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论文、猪肉和知识分子》阅读理解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雾霾常识知多少》阅读答案 论自然美 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如何写好议论文 孟子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孟子二章知识点阅读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文体知识总结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议论文答题技巧 多读多写阅读答案 多读多写阅读理解 中考语文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古代文体知识 2012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总结6:文体知识 写好自己的“介绍信”阅读答案 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阅读附答案 《文章为思想而写》阅读附答案 《论自然画与人物画》阅读附答案 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阅读附答案 “我曾经在很多文章中写过农民、瓦工、漆匠……”阅读答案 《多一些宽容》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苏武传 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感知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议论文阅读考点分析 文史知识 阅读答案 用知识产权撬动知识创新 阅读附答案 【小题1】文章叙事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技巧:文章写作特色以及写作特点 张衡传 文言文知识点 文章为思想而写 阅读答案 文章为思想而写阅读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议论文阅读题名师指导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了解气象物候知识” “知入”与“知出” 语文阅读答案 论自然画与人物画 阅读答案 文言文 离骚 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阅读:文章为思想而写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记叙文知识与技巧 【甲】明星写书出乎意料的好,文坛将不再......阅读答案 文言文 师说 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 赤壁赋 知识点整理 大自然敲响了警钟阅读答案 《大自然敲响了警钟》阅读答案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阅读答案 《南海:自然和资源的多样性》阅读附答案 论述类文本(18分)《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含答案) 《“知入”与“知出”》阅读附答案 知入与知出阅读附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及答案 习惯成自然表达了什么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含答案) 这与获取知识的情形又是多么相似。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的时候阅读附答案 陈情表 文言文 知识点总结 逍遥游 文言文 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 鸿门宴 知识点归纳 议论文《文章五诀》阅读答案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阅读附答案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 孟子...阅读附答案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和班上的同学一样,强烈地爱上了写日记阅读答案 书是知识的宝库书是知识的宝库 阅读附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知识分子》阅读附答案 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文章写作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知识点 庄子《逍遥游》文言文知识归纳 班固《苏武传》文言文知识归纳 初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 节选自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语文阅读答案 《知识的责任》语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