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前325—前238),是春秋战国...阅读附答案

小编:

荀子(约前325—前238),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有的说他是道家……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名况,字卿。这种说法其实有误。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姓为“孙”,特别是荀子著作集《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其为“孙”。荀子是赵人,为孙氏,很可能是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十五岁起到齐国稷下游学,后离齐赴楚,再后又回到齐国。在齐国,他三次被推为祭酒(才高望重者)。在范雎任秦相的时候,荀子到秦国拜见秦昭王,看到了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得出了“治之至”的结论;也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在那里就行不通了。后来荀子也曾回到过赵国,几经辗转,最后由于春申君的邀请,荀子留在了楚国,任兰陵县令。春申君被杀后,荀卿被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孔子思想的真正继承者。

荀子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所长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反对信仰天命鬼神,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良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有两部分:性和伪。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

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那么为什么要伪?善有什么用?《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伪的作用。“伪”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

荀子的文章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正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1.下列对荀子生平经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是赵国人,姓孙,他很可能是卫国公子惠孙的后人,祖上由卫国迁到了赵国。

B.荀况生活在战国后期,他学高望众,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C.荀卿曾到过秦国,看到秦国治理得很好,认识到了法家的功效及儒学思想的局限。

D.荀子十五岁离赵,在齐楚等国游学、讲学、任职,最后死在了楚国,享年约87岁。

2.下列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性由两部分组成,就是先天的欲望和伪装的善良。

B.人们希望满足欲望,必会导致天下大乱,儒家知道人性本恶,主张用道德教化。

C.人能驯化牛马为己所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再加上道德教化,人类会更繁荣。

D.“化性起伪”,用后天的礼乐教化取代人性的恶,才能维持社会和谐、人类发展。

3.文章第一段说,“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代表人物还有管仲、墨翟、商鞅等。

B.嫡传:“嫡”读作dí,意为“正宗、正统”。

C.春申君:与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D.化性起伪:“伪”字书写的第5笔是“㇆(横折钩)”。

答案:

1.(3分)C(“认识到了……儒学思想的局限”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

2.(3分)D(A.“认为人性由两部分组成……伪装的善良”与文意不符,“伪”不是“伪装的善良”;B.“人们希望满足欲望,必会导致天下大乱”与文意不符,原文是“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C.“人能驯化牛马为己所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于文无据)

3.(5分)荀子的学说,以孔子的儒学思想为中心(1分),兼融各家所长并加以综合、改造(1分),不仅坚持了儒家的礼治原则(1分),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1分),丰富了儒家学说(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4.(3分)A(墨翟是墨家学派代表人物)

    相关推荐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阅读答案附赏析 “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阅读附答案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阅读答案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阅读理解答案 从前 燕子阅读附答案 被称为“春秋战国”时代的东周 阅读附答案 瑞士是个富国。可是有谁知道150年前的瑞阅读附答案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阅读附答案 瑞士是个富国。可是有谁知道150年前的瑞士阅读附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理解 国家博物馆门前孔子像的立移……(含答案)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 阅读附答案 十八年前,我是一个 阅读附答案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阅读答案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阅读附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答案2021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理解 《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 》阅读附答案 门前大榆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门前大榆树的主旨是什么 阅读答案: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含答案解析) 沈祖连《竹子就在跟前》阅读附答案 前门箭楼的燕子阅读答案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阅读附答案 从前,楚国有个书呆……阅读答案 竹子就在跟前 沈祖连阅读附答案 中国家族传统礼仪前言 阅读附答案 《雨前》阅读附答案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阅读答案 你竹子就在跟前 沈祖连阅读附答案 《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阅读附答案 《从前,有母子两人……》阅读答案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阅读答案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阅读答案 宋词赏析 辛弃疾 沁园春·杯汝来前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阅读附答案 《车前草》阅读附答案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阅读答案 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阅读答案 那是三年前的事,一笔生意 阅读附答案 向着完美勇敢前进(杨润秋)阅读答案 《前赤壁赋》阅读附答案 淡红深碧挂长竿 车前子阅读附答案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阅读附答案 笙的前身是“和。“和,甲骨文写作.....阅读附答案 雨前阅读答案 《闽中秋思 杜荀鹤》阅读附答案 地震的前兆阅读附答案 《门前的小路》阅读附答案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阅读答案 《窗前的树》阅读附答案 《 筷子春秋》阅读答案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窗前的树》阅读附答案 雨前 阅读答案 《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荀子主张以礼治国……(含答案)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阅读答案 《十年前妈妈》阅读附答案 《门前三五步》阅读附答案 《只管向前跑》阅读附答案 只追前一名 阅读附答案 开演之前的阅读附答案 沟通的前提阅读附答案 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阅读答案 车前草阅读答案 《晏子春秋》片段阅读附答案 《只追前一名》阅读附答案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只管向前奔跑》阅读附答案 无人机,有前途阅读附答案 “前赤壁赋”赏析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阅读答案 窗前的树阅读答案 辨《晏子春秋》参考答案 只追前一名......阅读附答案 《窗前的母亲》阅读附答案 十年前妈妈 阅读附答案 十年前,笔者曾就二战教训的当代意义撰文...阅读附答案 大金做寿前 阅读附答案 《同执着前行》阅读附答案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阅读答案 州宅堂前荷花 阅读附答案 窗前的树阅读理解最新 窗前的树阅读理解答案 杜荀鹤《闽中秋思》阅读答案附赏析 《晏子春秋》比较的阅读附答案 杜荀鹤《闽中秋思》阅读答案 辨“晏子春秋”参考答案 只管向前奔跑 阅读附答案 窗前的树阅读答案初中2021 窗前的树阅读答案 窗前的树阅读理解答案 窗前的树课后答案一览 明前茶《老汪栗子》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 教学大楼前面是宽阔的操场...阅读答案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二十年前”阅读理解答案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阅读附答案 《天安门前看升旗》阅读附答案 《在岁月面前认输》阅读附答案 只管向前奔跑的阅读附答案 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