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与象》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小题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小题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小题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根据第二段“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刘禹锡并没有否认“没有象就没有境”)

小题1:B(A是为了证明“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目的在于指出人们在引用和发挥“境生于象外”时的误解;C是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主要“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D是形象地说明了“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

小题1: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思对即可得分)

小题1:(1)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2)境生于象外而不生于象;(3)境是一个个象的和;(4)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

(答对两条给3分,答对三条给4分)

    相关推荐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环境与学习》阅读附答案 “造境”与“写境”的区别和联系 《读书与境遇》阅读附答案 读书与境遇 阅读附答案 读书与境遇阅读答案 读书与境遇阅读理解 记忆与印象阅读题 记忆与印象阅读理解答案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阅读附答案 诗的意象与情趣阅读附答案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附答案 读书与境遇阅读答案 人口与环境阅读答案 乌龟与大象阅读答案 学无止境阅读与答案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阅读试题及答案 读书与境遇阅读答案 《环境与学习》阅读答案 《人口与环境》阅读答案 环境与学习阅读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阅读附答案 创新与想象阅读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阅读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赏析 人口与环境阅读答案 人格与境界的天成的阅读附答案 大写意的困境与突围 阅读附答案 大写意的困境与突围的阅读附答案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 阅读附答案 人类与技术环境 阅读答案 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人文情境...阅读附答案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答案 小乌龟与大象阅读答案 “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语文阅读答案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阅读附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阅读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阅读答案 《大象、小象和人》阅读附答案 梦境中的槐树与花朵阅读答案 人口与环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阅读答案 文化博弈与中国形象阅读答案 《 “及物”与当下诗歌的境遇 罗振亚》阅读附答案 《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阅读附答案 大象小象和人阅读答案 大象小象和人原文赏析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阅读附答案 《地理环境与我国人体特征》阅读答案 地理环境与我国人体特征阅读答案 古诗中的气象与物候专题阅读 《印象》阅读附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法布尔/阅读答案 《秋境》阅读附答案 地理环境与我国人体特征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阅读附答案 地理环境与我国人体特征 阅读答案 《环境与人的性格(节选)(9分)》阅读答案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语文阅读答案 《文化博弈与中国形象》语文阅读答案 象龟 阅读附答案 人类与技术环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大印象 阅读附答案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阅读 《附生现象》阅读答案 《象虎》阅读答案附翻译 《泰山印象》阅读附答案 《潜在的环境污染》阅读训练与参考答案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阅读及答案 俗境:生命的简单重复与“瞎浪漫”阅读答案 附生现象 阅读答案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单纯的境界》附答案 禅境的表现阅读附答案 读书四境阅读附答案 《心境防割》阅读附答案 《谎言之境》阅读附答案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语文阅读答案 《老街印象》阅读附答案 西方意象主义者从中国古诗“意象”中阅读附答案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人口与环境》阅读答案 读书的境界......阅读附答案 《植物“气象员”》阅读附答案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阅读理解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法布尔 《绝境中的生者》阅读附答案 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 《读书三境界》阅读附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了解气象物候知识” 《人生没有绝境》阅读附答案 说逆境 南牧马阅读附答案 《幽默的境界 》阅读附答案 低调显境界 阅读附答案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阅读试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想象》附答案 《咏愁 石象之》阅读附答案 植物“气象员” 阅读附答案 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现代文阅读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