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赏析

小编:

(一)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二)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首小令在艺术上的成就,不妨作以下的比较赏析。据元人盛如梓《老学丛谈》记载,马致远的《天净沙》实有三首。

其一为:

瘦藤(《乐府新声》作“枯藤”)老树昏鸦。

远山(《乐府新声》作“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斜阳(《乐府新声》作“夕阳”)西下。

断肠人去天涯(《乐府新声》作“在天涯”)。

其二为: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其三为: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那”字疑误)底昭君恨多(“多”字疑误)。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

二、三首,虽然也都写的是秋景,也都用较少的文字,写出七八种以上的景物,但都没有《天净沙秋思》里夕阳西下夜幕将临的气氛,第二首有景无人,第三首引用典故,有恨有愁,但秋意不浓。至于第一首中的“瘦藤”“远山”“斜阳”“去天涯”等词语,可能是马致远的初作,也可能是传抄之误。如果与《天净沙秋思》作比,且不说,“瘦藤”中的“瘦”,“远山”,“斜阳”中的“斜”和“去天涯”中的“去”,在音韵上是否恰当,仅就这一些字词的意义来说,远不如现在所见的《天净沙秋思》精当。“瘦藤”与“枯藤”相比,“枯”更富有苍老衰败的特征,“瘦”字多用以形容人和动物,很少见于描述草木,而且此处用“瘦”字,与下文“瘦马”重复,显然不妥;“远山”与“小桥”相比,结合上句来看,枯藤、老树、昏鸦,是一组紧密连接的景物,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一组相互依存的景物,而且既然可见小溪流水,则应是近景,“小桥”比“远山”更为恰当;“斜阳”与“夕阳”相比,“斜阳”又称日斜,“夕阳”是傍晚的太阳,用夕阳更加准确;“去天涯”与“在天涯”相比,“天涯”在这里作异乡讲,游客所处的环境本已是异乡,“在异乡”自然比“去异乡”更为真切。

古人称千锤百炼的诗文为“一字不易”。经过上述比较,我们更能体会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遣词造句的功力,也更可见出其表情达意的艺术匠心。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 秋思》赏析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赏析及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思 中心 赏析 试题答案 白朴《天净沙·秋》 赏析 诗词赏析 天净沙 秋思 阅读答案 《秋词》《天净沙秋思》 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天净沙.秋思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中考备考诗词赏析(13):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 秋思》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思及天净沙·春阅读答案练习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答案与解析 《天净沙·秋思》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 秋思》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 秋思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秋思诗词阅读答案 天净沙 秋思诗词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思诗词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思诗词阅读答案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 《 潜山道中》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比较 诗歌赏析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附答案范文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张可久《天净沙•江上》 《天净沙 秋思》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秋词 天净沙•秋思诗词比较阅读答案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考阅读答案 乡愁 天净沙·秋思诗词比较阅读答案 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白 朴)诗歌鉴赏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 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秋诗词阅读答案 白朴《天净沙·秋》阅读答案 《乡愁(节选)》《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刘禹锡《秋词》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山居秋瞑》《天净沙·秋》比较阅读及答案 2014年娄底市中考语文《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阅读答案 《关山月》、《虞美人》、《水调歌头》、《水龙吟》、《天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 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天净沙·春》阅读附答案 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天净沙春阅读附答案 元曲《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秋思 张籍 阅读答案附赏析 宋词赏析 秦观 千秋岁·水边沙外 渔家傲·秋思 阅读答案附赏析 宋词赏析 无名氏 长相思·去年秋 渔家傲·秋思 阅读答案(诗歌赏析) 渔家傲·秋思 阅读附答案附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秋思 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 元曲“天净沙·春”阅读试题及答案 秋天的梨花阅读理解答案 秋天的梨花赏析 中考备考诗词赏析(10):渔家傲·秋思 杜荀鹤《闽中秋思》阅读答案附赏析 长相思赏析 宋词赏析 王千秋 鹧鸪天·煮茧 写给秋天罗兰阅读答案 写给秋天罗兰赏析原文 《秋天的沙蓬》阅读附答案 秋天的思考阅读答案 《沁园春·长沙》赏析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阅读答案附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赏析 宋词赏析 贺铸 罗敷歌·自怜楚客悲秋思 秋天的怀念阅读及答案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原文赏析 《长安秋望》赏析 宋词赏析 贺铸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宋词赏析 辛弃疾 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 秋天的梨花阅读理解答案 秋天的梨花赵淑萍原文赏析 郑思肖《寒菊》赏析 《秋闺思》《望夫词》阅读答案对比赏析-诗词阅读 《秋天的思念》选段阅读答案 秋天的思念的阅读附答案 宋词赏析 周邦彦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宋词赏析 李清照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阅读《与朱元思书》(10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张籍《秋思》阅读鉴赏及答案 秋天的树赵丽宏阅读理解2021 秋天的树赵丽宏阅读答案赏析 宋词赏析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鲜于必仁《普天乐·平沙落雁》阅读答案及赏析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阅读试题及答案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阅读答案附赏析 宋词赏析 辛弃疾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与朱元思书(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及赏析 济南的冬天的中心思想 孙光宪《浣溪沙》阅读答案鉴赏解析赏析理解 《山居秋暝》赏析及答案 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阅读答案附赏析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阅读及答案 秋月 阅读答案附赏析 宋词赏析 洪瑹 浪淘沙·别意 秋色 阅读答案附赏析 《秋天·秋天》阅读答案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