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也叫用事,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阅读附答案

小编:

用典,也叫用事,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如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其功能主要是使文辞更为含蓄和典雅。

中国古代用典修辞早就有之。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了“互文性”的说法,它大体的意思是:一个文本不可能完全是自己的创造,一定是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或是明写,或是化在自己的文章中。其实这个说法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的意思差不多。用典变成了“互文性”,传统的文学修辞法变为现代的文学修辞法。

那么,用典与社会文化有何联系呢?

首先,用典这种文学修辞方法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过程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正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生成导致了用典这种文学修辞。社会精神文化的最初的生成可能是从民间到上层的,下层的百姓在劳动的实践中,由于有感受、有需要,形成了最初的歌谣。历史已经证明,下层劳动者创作的歌谣,必然会被上层的士人看中,于是拿过去加工,成为诗歌或其他作品。这种情况一代又一代这样持续下来。而士人从下层劳动者那里“拿过来”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典”了,他们可能增加或减少一些字句,改变一些字句,或者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这过程从广义上说,就是用典。中国士人加工、改造、整理过的最早的诗歌(如《诗三百》),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就更是“用典”了。因此“用典”是精神文化生成过程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说,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过程使“用典”成为一种文学修辞,“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

其次,再从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看,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创造,另一方面是后一代的文化总是从前一代、前几代的文化里面继承一些成分。这继承中,必然要引用前代若干具体的资料,以说明新的文化意义,这就是典型的“用典”了。若用刘勰的话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通变”两个字,“变”是根据现实状况提出新主张、写出新篇章,这是对古之变;“通”就是要学习古典,熟悉古典,吸收古典,使“变”建立在“通”的基础上。那么在这“通变”中,“用典”也就自然成为创造中重要的环节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不同,士人崇尚的风气不同,这又区别出“用典”的多少、好坏等。为什么到了宋代,会出现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

”的主张呢?这就与宋代士人推崇的风气有关。他们更看重书本,而看轻了生活,或者说从现实逃向书本领域。黄庭坚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堆积如山,如与北方民族矛盾已经十分严重,内部纷争不断,而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解决不了,他们逃向书本是他们与现实矛盾无法协调的产物。这样,黄庭坚看重的是杜甫和韩愈的诗“字字有来处”。

以上所述,说明了文学修辞中的用典的种种情况,其最深根源仍然在社会文化中。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文化的状况孤立地来理解文学修辞中的种种问题。

(摘编自童庆炳《社会文化对文学修辞的影响》)

1.下列关于“用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 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亦即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B.在中国,用典修辞早已有之,然而在西方,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比中国晚了很多。

C.用典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直接引用前人言论和事迹,一种是化用,把前人言论和事迹化在自己的诗文里。

D.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互文性”,指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其意思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相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已经证明,下层劳动者创作的歌谣,必然会被上层的士人看中,拿过去加工,从而成为诗歌或其他作品,所以,士人的创作就是不断加工、改造、整理的过程。

B.《诗经》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也说明了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

C.“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的主张,这与宋代士人崇尚重书本、轻生活的风气有关。

D.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造,而且二者密切相关,继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继承的变化发展;这当中“用典”是重要环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士人之所以逃向书本,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很多,而且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

B.“用典”这种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渊源很深,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各时代不同的社会风气及士人崇尚的不同风气密切相关。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句诗中的“塞上长城”是化用南朝大

将檀道济被宋文帝冤杀时所说的“乃坏汝万里长城”一语,这就是用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D.用典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引起了中外文论家的重视,所以文学创作应多用典。

答案解析:

1.B(上个世纪出现了“互文性”的说法,不等于说这时候才有用典的修辞)

2.A(“士人的创作就是不断加工、改造、整理的过程”理解不当。)

3.D(“文学创作应多用典”这个推论不成立)

    相关推荐

    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阅读附答案 周行逢用事阅读附答案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的阅读附答案 目前,熊胆产品的使用在中国引起争议阅读答案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阅读答案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 阅读答案 周行逢用事阅读答案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 阅读答案 “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阅读答案 《有用是毒药,无用是解药》阅读答案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阅读附答案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阅读附答案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阅读附答案 人生是用来享受的 阅读答案 《谈用人》阅读附答案 《用药如用兵论 徐大椿》阅读答案附翻译 实用类文本阅读《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附答案 同大师一样,经典也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甚至随意乱用的概念...阅读附答案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阅读附答案 谈用人......阅读答案 《谈用人》阅读答案 常用复音虚词用法 阅读答案: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含答案) 文言文杨慎,字用修,新都人....阅读附答案 《用人之道》.......阅读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阅读附答案 用劲儿蚕宝宝,把劲儿用在嘴上。骏马,把劲儿用在腿上……阅读答案 “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个人的历史永远是用自己行走的 阅读附答案 《张齐贤用人》阅读答案附译文 《为朝廷用人》阅读附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阅读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生也如跨栏》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18分)《“六朝人物”张中行》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使用典故法 “食用白米不利于人们的健康”阅读答案 用脑想,用心记阅读答案 善用语言的力量阅读及答案 善用语言的力量阅读 《为朝廷用人》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方法的作用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阅读答案 中考阅读:理解记叙文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高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此人不用抒情》阅读附答案 张齐贤用人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阅读答案 有一种愚蠢,叫“用朋友圈试探人性”阅读附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阅读答案(附翻译) 江苏沿海风能利用前景诱人阅读答案 《江苏沿海风能利用前景诱人》阅读答案 “大用则王、小用则亡”阅读答案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阅读答案(附文言文翻译) 《我要用中文》阅读答案 《三十年前不用猜》阅读附答案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有才与用才阅读理解及答案 有才与用才的重点论点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阅读附答案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附翻译) 议论文写作时不可轻视论据的作用 此人不用抒情阅读答案 文言文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阅读附答案 石墨烯,潜在应用令人惊喜阅读附答案 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阅读附答案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高怀德字藏,真用定常山人》阅读答案 用脑想,用心记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体能的利用 李津军》阅读附答案 《节用》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能说会道也莫言》(附答案)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李滨声:远观人生多“趣事”》(附答案) 善于用人短变长阅读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魏巍远行”附答案 善于用人短变长 阅读答案 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阅读答案 《善于用人短变长》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登月第一人》(附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词类活用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阅读答案 《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魏巍远行》附答案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语文阅读答案 《爱书之人范用》阅读及答案 《善于用人短变长》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63个固定短语用法详解 《生活是用来咀嚼的》阅读附答案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选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阅读附答案 人生不用太多的条件阅读答案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阅读答案附译文 《有才与用才》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阅读答案及分析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原文赏析 名篇名句(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运用“ ”的事例加以论证。 庄稼,最为普及的应是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一些谷物 阅读附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