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精辟地提出喜剧的对象...阅读附答案

小编: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精辟地提出喜剧的对象是丑陋与错误的观点,将丑视为喜剧的基础,但他的喜剧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如把悲剧与喜剧形而上地对立起来,认为喜剧与悲剧有严格的界限,“喜剧不致引起痛苦”,强调喜剧的纯粹逗笑、欢乐的性质;同时,他重悲剧、轻喜剧,认为悲剧是最崇高的艺术,喜剧则等而下之。亚氏的观点成为西方后世许多理论家、艺术家信奉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喜剧心理学角度看,喜剧的审美心理不是一味地轻松愉快,而是由紧张到松弛。笑可以有轻松的笑、无可奈何的笑乃至撕心裂肺的笑,喜剧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复合的。让·保尔曾指出:“喜剧性接近这样一种有形的痒感,这种痒感作为一种滑稽可笑的双音和复义震颤于痛苦与喜悦之间。”喜剧性笑所具有的“紧张——松弛”的模式,是由作为社会生物的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所决定的。人有需要就意味着他感到缺乏,当人产生需要时,肌体就会感到一种紧张,无论是人在遇到肉体的紧张或心理的紧张时,都有一种寻找解脱的欲求,希望从引起紧张的体内情境或体外情境中逃脱出来。“笑就是摆脱紧张,重归松弛状态的一种心理对策”。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喜剧也是人类渴望摆脱制度与规范的束缚、解除紧张状态的方式。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社会制度、规范的限制和约束,人类的天性及种种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但是,人的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却又力求使这些本能表现出来。因而,被压抑的本能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会要求以间接、曲折的方式得到满足,笑正是缓解内心紧张、使人感到松弛的很好的方式。

所以,喜剧的审美效果是笑,笑是使人从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极佳方式。但笑的情感状态仍是复合的,伟大的喜剧所引发的笑往往并不纯粹使人感到愉快,而是交织着忧郁甚至悲哀的情绪。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伟大的喜剧往往都蕴涵着悲剧因素。莎士比亚、莫里哀、果戈理都是举世公认的喜剧大师,但他们的著名喜剧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伪君子》、《钦差大臣》等,都有鲜明的悲剧因素。他们的喜剧,大大加深了文学反映生活、描写人物的深度和力度,同时也改变了西方长期形成的对喜剧的偏见,对后世的喜

剧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启迪作用。20世纪西方大量悲喜融合的喜剧的产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在喜剧中融入悲剧因素这一传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荒诞喜剧,与传统喜剧相比,只是悲剧因素更为浓重了而已。

可见,喜剧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对生活中悲剧的理解与超越,能与悲剧产生相似的效果。正因为如此,20世纪著名喜剧理论家莫恰指出:“喜剧的确能以它特有的对生活的理解,它那奇妙的与悲剧的洞察力有同样力度的强烈情感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难以把喜剧与悲剧区分开来,那不是因为喜剧与悲剧相似,而是因为喜剧时常与悲剧的行动轨迹重合,而又不失其自主性。相反,喜剧凭借自己的资格,大胆地、不合逻辑地向一些传统中只属于悲剧的价值提出了挑战。

(苏晖《荒诞的悲喜性质辨》节选,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的基础是丑,强调喜剧的纯粹逗笑、欢乐的性质,不致于使人痛苦。

B.作者认为亚氏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主要是对悲剧和喜剧的定位不够准确。

C.喜剧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应该是单一的,应该是“接近一种震颤于痛苦与喜悦问的痒感”。

D.喜剧的笑是人在遇到内体的紧张或心理的紧张时的一种解脱,可使人摆脱紧张重归松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种种社会制度、规范的限制和约束和人自身的天性及种种需要必然会产生矛盾,喜剧的笑也许就是调和矛盾的一种方式。

B.喜剧带来的复合的情感状态,是被压抑的本能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间接、曲折的有效补偿。

C.喜剧一般都蕴涵着悲剧因素,伟大的喜剧更是如此。交织着忧郁甚至悲哀情绪的笑会让观众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

D.文学大师们的蕴涵着悲剧因素的喜剧加深了文学反映生活、描写人物的深度和力度,对后世的喜剧创作有巨大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里士多德喜剧的评折极为精辟,西方后世理论家、艺术家报难超越其成就,亚氏的观点成为他们不可逾越的鸿沟。

B.作为社会生物的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决定着喜剧性笑具有“紧张——松弛”的模式.

C.喜剧能与悲剧产生相似的效果,实现对生活中悲剧的理解与超越。荒诞喜剧和传统喜剧相比,悲剧因素更显浓重。

D.现在喜剧与悲剧可能难以区分的原因是二者的行动轨迹时常重合。但喜剧有其自身的自主性,向传统的悲剧观发出挑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盲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亡友云林倪瓒,字元镇,元处士也。处士之志业,未及展于时,而有可以传于世,诵其诗知其为处士而已,处士之诗,不求工而自理致,冲淡萧散,尤负气节,与虞、范①诸先辈埒。

按倪之先,汉御史宽之裔也。建炎初,五世祖益挈其家渡江而南,至常州无锡,侨梅里之祗陀,爱其地胜俗淳,遂定居焉,厥后族属浸盛,赀雄于乡,高祖伋、曾大父淞,皆厚德长者,隐而弗耀;大父椿,父炳,勤干治生,不坠而益隆。

先生生而俊爽,稍长强学好修,性雅洁而敦行孝弟。率子弟以田庐生产,悉有程度,有余财未尝资以为俚俗纷华事。先生见义则为,尊官显人,乐与之交,于宗族故旧,煦煦有恩,尤喜用人之急。神精朗朗,如秋月之莹;意气霭霭,如春阳之和。刮磨豪习,未尝为纨绮子弟态,谈辨绝人,斖②斖不倦。好客之名,闻干四方。

所居有闱,名清閟,幽迥绝尘,中有书微千卷,悉手所较定,鼎彝名琴,陈列左右,松桂兰竹,香菊之属,敷纡缭绕,而其外则乔木修篁,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客至辄笑语留连,竞夕乃已。平生无他好玩,惟嗜蓄古法书名画,持以售者,归其直累百金,无所靳。

晚益务恬退弃散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以遂肥遯③丰采愈高足迹不涉贵人之门与世浮沈耻于炫暴清而不污年既老而耳益聪、目益明,饮啖步履不异壮时。世氛颇净,复往来城市,混迹编氓,沉晦免祸,介特之操,皦然不渝。气貌充然,其所养可知矣。

洪武甲寅十一月十一日甲子以疾卒,享年七十有四。余辱游于处士甚久,今年秋仲留诗为别,而孰知遂成永诀乎?余少处士七岁而将衰,行将与草木俱腐。虽然,讵可漠然忘言乎?辄举其概为墓志铭,聊以纾吾哀云耳。

(选自周南老《倪云林先生墓忠铭》,有删改)

注释:①疯、范,元代文学家虞集、范柠的合称,他们与杨载、揭傒斯并称“元诗四大家”。②斖(wěi )斖,勤勉不倦的样予。③肥遯(dùn),隐居避世而自得其乐。

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断句,正确的一项足(3分) ( )

A.晚益务恬/退弃敬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以遂肥遯/气采愈高/不为谄曲以事上官/足迹不涉贵人之门/与世浮沉/耻于炫/暴清而不污/

B.晚益务恬退/弃散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以遂肥遯/气采愈高/不为谄曲以事上官/足迹不涉贵人之门/与世浮沉/耻于炫暴/清而不污/

C.晚益务恬/退弃散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以遂肥/遯气采愈商/不为谄曲以事上官/足迹不涉贵人之门/与世浮沉/耻于炫暴/清而不污/

D.晚益务恬退/弃散无所积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以遂/肥遯气采愈高/不为谄曲以事上官/足迹不涉贵人之门/与世浮沉/耻于炫/暴清而不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御史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称,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御史的设置一直延续到清朝。

B.法书又称法帖,是指人们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有时也以此表示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以此誉称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

C.甲子是天干地支纪时循环中的第一个。古人创设十二天干、十地支,彼此两相组合用于纪时,六十为一轮回,并用以记年、月、日、时。

D.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6.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倪瓒的处士志向和行迹,虽未在当时得以充分展露,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可以传世的依据,他的诗就传达了他的处士志向。

B.倪瓒出身官宦世家,生活优裕,但未染上纨绔子弟习气,他洁身自好、不问政治、无意仕途富贵,醉心退隐逍遥、诗文书画中。

C.倪瓒善于谈辩,有好客之名。有朋友到他家来,他们谈笑欢洽,甚至可以通宵不止。但他品节清高,不谄媚于达官贵人。

D.本文以叙事为主,风格闲散平淡,与主人公倪瓒的性格颇为相似,文章又淡中有真,表现出作者对亡友倪瓒的深切怀念。

7.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率子弟以田庐生产,悉有程度,有余财未尝资以为俚俗纷华事。(5分)

(2)世氛颇净,复往来城市,混迹编氓,沉晦免祸,介特之操,皦然不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8.本诗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5分)

9.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嗣,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傲,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内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1)~(4)题。

微信综合征

刘七平

阿辉百无聊赖地挤在地铁人流里,准确地说,是困在隐形的手机网络里。人们都在埋头把玩自己的手机,玩游戏、刷微信。阿辉的超薄手机没电了,要不然他会像往常一样,埋头关注微信朋友圈里的动态。

阿辉又试着长按了一下开机键,手机还是黑屏。他长舒了一口气。什么时候开始迷上微信,以至于每天不看微信就心里空落落的?阿辉自己也记不清了。

走在复兴门换乘站的人流中,阿辉忽然决定去附近的大学室友阿鹏家蹭顿晚饭。阿辉想起微信里的一条段子:因为微信,朋友变成了网友,网友变成了朋友。阿辉苦笑了一声,细想起来,自己半年多没跟阿鹏见面了,平时两人只在微信上互动交流。

阿辉敲开了阿鹏的房门,却见阿鹏一脸疲惫地开了门,眼眶泛红。

“大哥你这是咋了?”阿辉一边往客厅走,一边关切地问。

“没什么……”阿鹏在阿辉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问道,“你怎么想起来看我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嗐,我的手机没电了。内人加班,所以我想来蹭嫂子做的美食。咦,我嫂子呢?”阿辉四周张望着。

“她刚出去了……”阿鹏给阿辉倒了一杯水,转移了话题,“你最近咋样?忙不?”

“我呀,瞎忙,老样子。”阿辉也转移了话题,“借你的充电器使使,我的充电器落家里了。”

阿鹏起身从书房里拿来充电器,递给了阿辉。阿辉打开手机后,登陆了微信,津津有味地浏览着朋友圈里的最新动态。阿辉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舞,一会儿点赞,一会儿分享转发,一会儿留言评论。

“大哥你看这条,超搞笑!”说着,阿辉把手机递给了阿鹏。

阿鹏探头瞅了一眼,兴致不高地说:“我看过这个,没啥意思。”

阿辉看了阿鹏一眼,这才察觉他的心情不太好。

阿辉放下手机,一追问才知道阿鹏和媳妇吵架了。祸根竟是微信。自从阿鹏最近迷上微信后,每天回家后一有空就刷微信,话比从前少了,跟媳妇几乎没什么交流。以前两人经常一起看电视,或者出门遛弯,家长里短,其乐融融。赶上今天媳妇上班累,心情不好,就和阿鹏拌嘴吵起来了。

阿辉有些难为情,劝慰了阿鹏一番。阿鹏领着阿辉来到楼下的一家饭馆,聊了很多知心话。聊到动情处,两人都唏嘘不已。

“面对面聊聊天,挺好,久违的感觉啊。”阿辉一边给两人的杯子里添酒,一边感慨道。

“是啊。来,再干一杯,为了这种久违的感觉。”阿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阿辉媳妇打来电话,说已经到家门口了,发现没带钥匙。阿辉挂了电话,与阿鹏匆匆道别。

赶回家中后,阿辉跟媳妇说起阿鹏吵架的事,媳妇愤慨地说:“微信就是害了不少人,包括你,每天睡觉前抱着个手机看些没用的东西。依我看,微信比女人更有魅力,你干脆跟手机一起过日子算了。”阿辉连忙放下手机,哈腰赔不是。

临睡前,阿辉趁媳妇洗漱的空隙,还是忍不住偷偷登陆了微信。通讯录显示有一条未验证消息,竟是父亲的手机号发来的。父亲年初刚学会发短信,如今怎么用上微信了?阿辉迟疑一下,验证通过了。

不一会儿,阿辉收到父亲发来的一条微信语音:儿啊,我刚跟邻居小张学会用微信了,还不太熟练。他说经常在朋友圈里跟你交流,说城里年轻人都好玩微信。有了微信,以后我就不用专门等你的电话了。最近都挺好吧?

阿辉愣坐在床头,眼眶不禁湿了。他快一个月没给父亲打电话了,此刻心里愧疚不已。他马上拨通了父亲的手机:“爸,您还没睡呢?”

“没,我不困。你收到我发的微信了吗?”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激动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咳嗽声。

“收到了。爸,您的哮喘又犯了?”阿辉关切地问。

“我没事,老毛病了,别担心我。你以后每天在朋友圈里说点工作、生活的事吧,我会经常关注你。”电话那头又传来一阵刺耳的咳嗽声。

“爸,我会经常更新朋友圈的……不,我会经常给您打电话……”阿辉没说几句,一时哽咽得说不出话了。

(《山东文学》2015年第6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饕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中的阿鹏也是“微信综合症”患者,本是其乐融融的家庭,却因阿鹏迷上微信使夫妻形同陌路,再加上巨大的生活压力,家庭出现危机。

B.本文擅长以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如“阿辉又试着长按了一下开机键”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阿辉对微信的依

赖以及微俏对人的毒害。

C.本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阿鹏与阿辉在喝酒时的一句“为了这种久违的感觉”道出了现代人生存的误区以及回归真实后的发自内心的感慨。

D.文中阿辉的父亲没有落伍于时代,也跟邻居小张学会使用微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儿子交流,不用再等电话。真诚朴实的父爱令人动容。

E.本文源自生活,极具典型性。阿辉们的生活状态是一部分现代人生活的缩影,生活在随形的手机网络里,生活在缺乏温情的虚幻世界中。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6分)

(3)本篇小说构思极有特色,请概括本文在情节安排、表现主题上体现出的构思特点。(6分)

(4)本篇的标题为“微信综合征”,有人建议改为“莫让亲情等待”,你是否同意这一改法?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当代李清照”——沈祖棻

一提到沈祖棻,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要在她的名字前冠以“当代李清照”的称号。吴宓曾盛赞沈祖棻:“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第一。”

沈祖棻1909年生于苏州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1932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愤然执笔,以一阕《浣溪纱》,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传递得浓密婉转,令中央大学文学院长汪东拍案叫绝,更令沈祖棻由此赢得“沈斜阳”别号——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1934年,沈祖棻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1937年与小她四岁的金陵大学同学程千帆在安徽屯溪结婚,那是南京被日机疯狂轰炸后他们的匆忙避难之地。抗战期间,他俩辗转在成都、乐山等地的几所大学任教。1942年,沈祖棻在金陵大学授课时,物色了一些有造诣的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她还将四位学生的诗词结集成《风雨同声集》出版。正是“月里山河连夜缺”的动荡岁月,这群师生用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

沈祖棻是著名词人和评论家,然而,无论创作还是研究,她的一生都备受干扰:年轻时便遭逢战乱,飘摇动荡的岁月里,读书人的三尺书桌岂能安宁

?38岁时剖腹产女,庸医将一块手术巾遗留在她腹内,此后几年备受折磨;她与程千帆夫妻情深,却聚少离多。1956年,沈祖棻从南京来到武汉,与任中文系主任的丈夫共同执教于武汉大学,孰料时隔不久,程千帆就被打成右派。他蒙冤和被遣送乡下劳动的近20年中,一家三代的生活多靠沈祖棻操持、负担。除了“八口曾为巧妇炊”的繁琐艰难,作为“右派家属”,更要吞咽无尽的冷眼、歧视;夫妻俩城乡两隔,惟有书信往还,她那首读来辛酸的七律,题为《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

好容易盼得到“文革”结束,沈祖棻却于1977年不幸死于车祸。那个悲伤欲绝的苦夏,程千帆挥泪、挥汗整理亡妻遗稿。这是一对患难夫妻与文字知音最后的对话,也是他对沈祖棻最体贴、周全的纪念吧。词在而人亡,让她的作品存世并传扬,成为程千帆最大的心愿。他整理、出版了她的大量遗作,包括她最负盛名、滋养了无数读者的古诗词鉴赏文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

沈祖棻填词的方向不是吟风弄月或仅诉一己悲欢,而是侧重于寄托国家兴亡之感,所谓“乱世死生何足道,汉家兴废总难忘”。如果说,李清照早年还有众多词作,记录了优裕日子里的闲情雅趣,沈祖棻则是从年轻起就不得不直面悲惨了:日寇肆虐,苍生蒙难,将士喋血……那些人间愁苦或壮怀激烈,不能不涌入她的笔端。从1932年到1949年,她填词500多首,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时,好些词让人读来愁入肝肠或热泪盈眶。1944年8月的衡阳之战,守城战士喊着“来生见”的豪言,与日寇殊死拼搏。沈祖棻闻讯,写下悲歌慷慨的《一萼红》,被词坛称为“千古一叹”。

抗战结束后的时局凋敝,民生多艰,沈祖棻在词里也多有反映并痛加针砭。最为难得的是,无论写乱世儿女的流亡之痛、相思之苦,还是伤心“无限斜阳,有限江山”,她都绝无标语口号式的直露浅白,或辞胜于情的矫揉造作。那些急管繁弦,被调度得细密婉丽,既情动于衷,又有深湛的学养支撑,发声吐字遂珠圆玉润、余韵悠长。

沈祖棻1976年6月的日记写道:“与早早(外孙女)折夹竹桃二小枝,野花草三茎,松枝二小枝,插瓶。灯光下美好有致。”

不要忘了,那正是“文革”末期,大地还笼罩着瘴气,她也行至晚年,又饱经摧折,而情致依然细腻婉约。读来不由得心生感叹:虽然沈祖棻绝无寻常闺阁诗人的小女儿口吻,但那几茎野草、闲花、树枝多么能透露信息,对女

诗人来说,最理想、最相宜的场景,真应该是携一卷诗书,寻芳归来,再从容把玩案上清供。

人人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言之凿凿的公理,不知是由多少代诗人的悲剧性人生堆砌和淬炼而成。假如李清照、沈祖棻们有幸一直安享太平安闲岁月,比如,早上慵懒醒来,闲看帘外绿肥红瘦;或行舟至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那么,诗词写得清浅、纤柔些又何妨呢?所谓的诗家之幸,不要也罢。

相关链接

①沈祖棻,字子苾,笔名绛燕、苏珂。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著名教授。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有“当代李清照”美誉。与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

②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沈祖棻没有李清照早年那种优裕时光,她的词作不在吟咏风月,而多表达国家兴亡之感,关心国政,针砭时弊。

B.沈祖棻一生饱经坎坷,尤其是1956年丈夫被打成右派后,夫妻二人经历了近20年的分离,期间,她饱尝生活的艰辛和无尽的深重的折磨。

C.23岁时,沈祖棻以一阕《浣溪沙》一鸣惊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汪东对词作浓密婉转的忧患之情拍案叫绝,并由此送她别号“沈斜阳”。

D.“国家不幸诗家幸”,假如沈祖棻一生安享太平安闲的岁月,那么,这种缺少悲剧经历淬炼的人生一定只会孕育出清浅、纤柔之作。

E.沈祖棻晚年那篇有关插瓶的日记,不但情致细腻婉约,诗人气质展露无遗,更重要的是其中隐隐寄托了她心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2)作为“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沈祖棻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3)沈祖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沈祖棻有“当代李清照”的美誉,你认为沈、李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n

bsp; ( )

(1)领导干部不仅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还要关注身边人的思想动态,对错误思想不能放任自流,否则, ,贻害无穷.

(2) ,奋斗于临床一线;传道授业,俯旁甘为人梯。这或许便是郑树森院士从医几十年的一个缩影,在他紧握的手术刀下,必将诞生更多生命奇迹。

(3)罗援少将做客人民网微访谈,与网友共话“日美军事同盟背后的博弈”时表示,日美双方互相利用,但 ,美方对日方的纵容最终或使其自食恶果。

A.养虎遗患 肝胆相照 同床异梦 B.养虎遗患 披肝沥胆 貌合神离

C.养虎遗患 披肝沥胆 貌合神离 D.养虎遗患 肝胆相照 同床异梦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我国现在还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比较充裕、人口抚养的负担比较轻、育龄人群开始减少的时期,这样一个时期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总的来看是适宜的。

B.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报告称,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早期研发中恒星内部振荡或声波的测量可以被用于推测强磁场是否存在。

C.万达并购传奇影业.将会让好莱坞与中围市场真正零距离接触,这样的文化输入,有助于国产电影缩短工业化初期的稚嫩,加速步入成熟期。

D.校长的“直腿撑”,的确适合成为走红的鲜活素材,也的确可以对年轻人产生触动。但如果仅仅将此当成一场表演秀,也就失去了一次改进、反思大学体育现状的好机会。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科幻小说是一种展示不同可能性的文学。“三体”作者刘慈欣借着主人公之一的罗辑之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

林, , , 。 , , 。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①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

②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

③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游行的猎人

④他必须小心

⑤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

⑥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⑤②④③⑥

C.④⑤②①③⑥ D.④⑤②③①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窑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 ①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消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②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 ③ ,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人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17.下图是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会徽,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6分)

注:1.“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每年一届客家人寻根问祖的盛会。

2.开封的市花为菊花。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首发)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一则新闻在网络发酵。某女在地铁上大快朵颐,地铁吃风爪,骨头满地存。

后续一:该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只是掉在地上,我想说确实不是故意扔的,因为本身那天时间比较紧张,本身那天自己身上也没有带任何的比如特别的塑料袋等一类东西。我的行为既没有打破文明尺度,也没有打破治安管理制度。在这个角度里面,我认为没有影响到其他人,同时没有任何错。

后续二:网友随意将视频上传,该视频经过网络传播,不断发酵,该女遇到千万网发的指责,还遇到网友“人肉”,电话号码、职业经历、求学等隐私都被公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年级学生素质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主要是对悲剧和喜剧的定位不够准确”的说法不准确)

2.C(“喜剧一般都蕴涵着悲剧因素,伟大的喜剧更是如此”的说法不合文意)

3.A(“西方后世理论家、艺术家很难超越其成就”的说法不符原文)

4.B

5.C(题干中“十二天干、十地支”错误,应该是“十二地支、十天干”)

6.B(从文章第二段可知,倪瓒出身富豪之家,而非仕宦人家。)

7.(1)倪瓒曾率领家族子弟在家乡田间从事生产活动,凡事都有法度,即使有多余的钱财,也从来没有出资花费来做那些粗俗的、奢华的事情。(得分点:省略句、“程度”、“资”、“以为”、句意通顺,每点1分)

(2)当尘世喧嚣的气氛稍稍安静的时候,倪瓒又往来于城市之中了,他混迹在市井百姓之中,韬光养晦来免祸全身,他那孤高不俗的节操,清高洁白、坚贞不变。(得分点:省略句、“编氓”、“介特”、“嗷然”、句意通顺,每点1分)

8.(1)描绘了作者在许昌道中寒食节气所见春天生机勃勃、风雨不歇的景色:绿竹青青,照映在附近水畔,桃花灿灿、连村火红一片;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

色将暮。(3分)

(2)颔联、颈联写景,为诗人抒情做铺垫;红花绿竹、春雨春风,都是清丽可乐乏景,诗人细腻描绘却是为了抒发自己佳节孤独寂寥、羁旅漂泊无奈的情感,以乐景写哀请,倍增其哀。(2分)

9.(1)尾联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艺术手法(或答“从对方写起”“虚写法”)。诗人想象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时候,其乐陶陶,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做笑谈。这里诗人不说自己想念朋友,而想象朋友们在想念着诗人,是“从对方写起”的手法。(3分)(若答“对比”也可酌情得分,但不得超过3分)

(2)诗人在尾联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诗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抒发,是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是对幕府中朋友们真挚思念情感的流露。(3分)

10.(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 (1) CE(A项“阿鹏迷上微信使夫妻形同陌路”错;B项“微信对人的毒害”错;D项“没有落伍于时代”的表述不准确。)

(2)要点:①结构上是对前文内容中两人关系的概括。②内容上,形象精炼的语言,意蕴丰富的潜台词。指出“网友”“朋友”应有的区别。⑧主题上借短信话语反映了带有普遍启示意义的社会现实一一人陈关系的淡漠化。

(3)要点:①情节安排:因手机没电而想起朋友,和朋友聊天引发“微信”话题的感慨,并从两个家庭中的摩擦引发思考。结尾处却以阿辉父亲添加微信再生波澜,反映了更深刻的社会主题。②表现主题:提炼于生活,高于生活。充分表现了作者思考的深刻性。科技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使感情淡漠。

(4)“微信综合征”:①更贴近生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标题是全文的线索,使行文流畅清晰。③是对阿辉们的生活现状的准确概括。④同时也指出这种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危害。

“莫让亲情等待”:①吸引读者,更具有抒情性和启示意义。②设置悬念,在结尾处出现“亲情”的故事。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老父亲的形象令人感动。④主题更突出鲜明。科技可以带来更多的便捷,但亲情不容等待。

12. (1) AE(答A给2分,答E给3分,答B给1分, C、D不给分)B项“无尽的深重的折磨”于文无据;C项“并由此送她别号

”不正确; D项说法绝对化。

(2)①“九一八”事变后,她以一阕《浣溪沙》,表达了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②抗战期间,她成立正声诗社,用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③抗战期间,面对日寇肆虐、苍生蒙难、将士喋血,她以大量诗饲表达人间愁苦或壮怀激烈,针对衡阳之战,她创作了悲歌慷慨的词坛称为“千古一叹”的《-萼红》。④抗战胜利后,她针砭时事,反映时局凋敝,感叹民生多艰。(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沈祖棻有担当,有爱国责任感。国难之时,并未置身世外,她与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用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②沈祖棻坚毅不挠。她年轻时便遭逢战乱,岁月飘摇动荡。人生晚景的后20年中,与丈夫生离两地,她操持、负担一家三代的生活,还承受了无尽的冷眼、歧视。③沈祖棻富有情趣。虽行至晚年,又饱经摧折,但日记中所表达的情致依然细腻婉约,格调高雅,情趣盎然。(每点2分)。

(4)沈李二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二人的人生经历和诗词创作均有相似之处。

①两人同出书香门第,早年即接受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沈祖棻出生于有着浓厚文化的地主家庭,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家庭文化氛围都对她们二人的成长产生了影响。(2分)

②两人与丈夫有志趣相投、尽情酬唱的佳话。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沈祖菜与程千帆共同执教,研究诗词文学,并且她们都与丈夫有过诗词酬唱。(2分)

③两人都曾在战乱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作品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用她的诗作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沈祖棻也同样经历了日寇侵袭山河破碎的苦难,她的诗作也寄托了国家兴亡之感。(2贫)

④两人都有非凡的诗词才华。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词作,为后人称道;沈祖棻也有大量词作存世,并因诗词理论著作富有盛名。(2分)(每点2分,共8分)

13.C(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

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4.A(B句式杂糅,“根据”“称”删去其一。C缺少成分。添加“缩短”的宾语。D不合逻辑,“改进”“反思”位置互换。)

15.B

16.(示例)①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 ②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③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

17.答题要点:①以“客”字为主体。②整体为茂盛的树冠。③寻根问祖的游子。④铁塔和菊花一同强调了承办地的人文景观与地域文化。⑤客属“同根同源”的主题。

18.作文:略。

附文言文翻译:

云林倪瓒,字元镇,元伐处士。倪瓒想做处士的志向与事业,还没来得及施展于时,却已经有可以凭借而传世的事迹,诵读他的诗作就会知道他愿做一个处士的志向。倪瓒处士的诗,不求工整,可是却自有义理情致,风格冲淡萧散,特别负有气节,能够与虞集、范柠诸先辈相提并论。

考查倪瓒的祖先,原来是汉御史倪宽的后裔。南宋建炎初年,倪瓒五世祖倪益带领全家渡江向南行走,到达常州府无锡县,侨居梅里的祗陀村,因为喜爱那里环境优美、民俗淳朴,于是就定居在了那里。那以后倪氏家族渐渐强盛,家财称雄于乡里,倪瓒的高祖父倪仅、曾祖父倪淞,都是厚德长者,他们都隐匿而不显露;祖父倪椿、父亲倪炳,他们都勤于经营家业,家业不坠并且更加隆盛。

倪瓒天生英俊清朗,稍长一些,他就强愤学习,喜好修身,生性雅洁且笃行孝悌之道。倪瓒曾率领家族子弟在田地和房屋从事生产活动,凡事都有法度,即使有多余的钱财,也从来没有凭借着来做那些粗俗奢华的事情。倪瓒见义则为,尊官显人,都乐意与之交往,他对于宗族中的亲朋旧友,惠爱有恩,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困急。倪瓒神精朗朗,如晶莹的秋月;意气霭霭,如和煦的春阳。他磨灭豪家贵族习气,从未有做出过纨绮子弟的情形,他谈辨超人,勤勉不倦。好客的名气,闻岩四方。

倪瓒所居的阁楼,名叫清豳阁。阁楼幽迥绝尘,其中有书几千卷,都经倪瓒亲手所校订。鼎彝名琴等古董器物陈列在阁楼左之中,松桂兰竹香菊之类的植物在阁楼外分布环绕、香气缭绕,庭院之外就是乔木和修篁,蔚然深秀,所以倪瓒自号云林。有客人来了,他就与客人聊天,笑语留连,有时通宵达旦才停。

倪瓒平生没有其他爱好,唯一就是嗜爱收藏古代法书名画。有拿着古代书画来向倪瓒售买的,他都给售卖者钱财,累积达百两金子,他也没有一点吝惜。倪瓒晚更加追慕恬淡退匿,家财都弃散尽了,没有什么聚集,不愿过多思考俗事俗务,他常常穿着黄冠野服,浮游在湖山之间,来实现自己隐居的理想,这种情形下他气质神采更加高逸。倪瓒不作谄媚之事取悦上官,足迹从来不到贵人之门,他与时世相浮沉,以炫耀暴露自己为耻,清静无为,高洁不污。年已老但耳朵却更加灵敏、目光更加清明,饮食吃饭行走步伐不异于壮年之时。当世风安宁天下太平的时候,倪瓒又在城市之中往来了,他混迹于市井百姓之中,韬光养晦来免祸全身,孤高不俗的节操,清白品节坚贞不变。他气貌充沛,可知他内心蓄养、品德修为啊。

洪武甲寅十一月十一日甲子倪瓒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我与倪瓒处士交往已经很久了,今年秋仲他为我留诗告别,可谁知告别诗就成了他的永诀啊!我比倪瓒处士小七岁,也到了衰朽的年纪,不久也将与草木一同腐朽了。虽然如此,我又怎能无动于衷而忘记来说说呢?于是我就列举倪瓒的人生大略来骂墓志铭,姑且来排解我的哀思罢了

    相关推荐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精辟地提出喜剧的对象是丑陋与错误的观点...阅读附答案 博学大师亚里士多德 阅读答案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阅读附答案.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阅读答案 喜剧精神 阅读答案 孔子对士人提出哪些不同层次的要求? 诗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 阅读答案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刘士林阅读答案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语文阅读答案 推荐给学生的书:《莎士比亚全集》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 (1)在《劝学》中,作者论述学习的意义时,提出“ ”,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错, 菱角的喜剧阅读答案 菱角的喜剧阅读答案 表的喜剧 季羡林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 在德克士门前跳舞的男人阅读附答案 莎士比亚传 阅读附答案 《在德克士门前跳舞的男人》阅读附答案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阅读答案 《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陶诗言文章的阅读附答案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对记忆进行分类的方案阅读答案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阅读答案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阅读答案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阅读答案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阅读答案 在德克士门前跳舞的男人 阅读答案 取材于韩启德《我对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问题的看法》语文阅读答案 古诗中的“对写法” 在德克士门前跳舞的男人阅读答案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阅读附答案 中学生课外阅读训练与答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许多专门的学者与文艺家们都提出过超金钱的东西的阅读题参考答案 在距离苏州三十多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最能体...阅读附答案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 阅读附答案(2019江苏泰州中考试题) 问题出在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阅读附答案 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阅读答案 请从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中任选一部简述其故事梗概。 现代诗歌阅读教学教案“生成诗歌的意象”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阅读附答案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阅读答案2021 西方意象主义者从中国古诗“意象”中阅读附答案 《“多才多艺”的气象卫星》阅读答案 阅读欣赏试题及答案: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语文阅读答案 对于戏剧而言,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阅读附答案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 阅读附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有个喜爱摄影的朋友阅读附答案 流派在戏曲中的地位历来备受重视从京剧的四大名旦阅读附答案 在德克士门前跳舞的男人 语文阅读答案 “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语文阅读答案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阅读答案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阅读附答案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答案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理解 “地沟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附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喻理诗解题技巧之在形象的描绘中蕴含道理 《房间里的大象》阅读附答案 “地沟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阅读附答案 《一个名出海外的中国士兵》阅读附答案 在康奈尔的玉米地里 阅读答案 材料题:出国学子面对择业做出不同的抉择 《隆中对》《出师表》对比阅读答案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阅读附答案 《在康奈尔的玉米地里》阅读答案 《房间里的大象》阅读附答案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阅读附答案 “秋姑娘得意地飞到花园里,对许多花儿说:“你们的花期已……”阅读答案 对话马可:“真正的奢华在精神阅读答案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阅读附答案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阅读附答案 我喜欢出发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钟声意象》语文阅读答案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阅读附答案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阅读理解答案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阅读附答案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阅读答案 古诗中的气象与物候专题阅读 把握诗歌形象感知诗歌意象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提了一些蜜蜂 阅读附答案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阅读附答案 在面对欣赏对象时,我们对于形制的重视还是倾向于大江大河...阅读附答案 在德克士门前跳舞的男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马德......阅读附答案 《中国哲学的精神》阅读答案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阅读附答案 文学的种子在冬天里播种阅读附答案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阅读附答案 不管我的两间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 阅读附答案 地沟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 地沟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阅读答案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阅读附答案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阅读附答案 《我喜欢出发》阅读附答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阅读附答案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不仅主张养民,还提出了教民的主张阅读附答案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