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节丧》答案阅读试题高考文言文翻译译文

小编:

节丧

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葬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虑。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无发无动,莫如无有可利,此之谓重闭①。

古之人有藏于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浅则狐狸抇②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则善矣,而忘奸邪盗贼寇乱之难,岂不惑哉?譬之若瞽师之避柱也,避柱而疾触杙③也。狐狸、水泉、奸邪、盗贼、寇乱之患,此丰弋之大者也。慈亲孝子避之者,得葬之情矣。

善棺椁,所以避蝼蚁蛇虫也。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节俭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父虽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虽死,慈亲之爱之不懈。夫葬所爱所重,而以生者之所甚欲,其以安之也,若之何哉?

民之于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盩④肝以求之。野人之无闻者,忍亲戚、兄弟、知交以求利,今无此之危,无此之丑,其为利甚厚,乘车食肉,泽及子孙,虽圣人犹能禁,而况于乱?

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合珠鳞施,夫玩好货宝,仲鼎壶金监,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奸人闻之,传以相告。上虽以严威重罪禁之,犹不可止。且死者弥久,生者弥疏;生者弥疏,则守者弥怠;守者弥怠而葬器如故,其势固不安矣。

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④,羽旄旌旗,如云偻翣⑥以督之,珠玉以佩之,黼黻文章以饬之,引绋者左右万人以行之,以军制立之然后可。以此观世,则美矣侈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苟便于死,则虽贫困劳民,若慈亲孝子者之所不辞为也。(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重闭:大闭,指墓中无殉葬品,掘墓人无利可图,不会招致发掘。②抇(h):发掘。③杙(y):一头尖的小木桩。④盩,通“抽”。⑤輴(chn),载棺柩的车。⑥偻翣,用羽毛制成的伞形之物,有柄,持之随枢车而行。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凡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事物,它们必然要死亡,死亡是人所不可避免的。孝子尊重他们的父母,慈祥的父母疼爱他们的儿子,这种感情深入肌骨,是人的天性啊。自己所尊重所疼爱的人,死亡之后把他们抛在沟壑之中,人之常情是不忍心这样做的,因而产生了葬送死者的风尚。所谓葬,就是藏的意思;这是慈祥的父母和孝顺的儿子应当慎重的问题,所谓慎重,就是说活着的人要为死者考虑。从活人的心里为死者考虑,没有什么比让死者入土后不动,让死者的坟墓不被发掘再重要的了。既要不移动死者又不使人发掘死者的坟墓,最好是让发掘者无利可图。这就叫做大闭。

古代的人有葬于深山旷野之中而得到平安的,这不是说有珠宝国宝在起作用。而是藏的作用,所以说葬不可不深藏。葬浅了狐狸就会发掘尸体,葬深了就会碰到地下泉水。因此凡是葬地一定选在高丘之上,以避免狐狸的发掘之害和水泉的潮湿。这样虽好,但却忘记了歹徒、盗贼、匪寇的祸害,难道不是糊涂吗?这如同盲乐师怕碰到柱子,躲开了柱子却用力撞到了木撅子上。狐狸、水泉、歹徒、盗贼、匪寇的祸害,就如同撞上了又尖又大的木橛子啊!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子能够避开这些祸害,这算懂得葬的本义了。

修棺苴椁,是用来避免蝼蚁蛇虫之害的。如今社会风气混乱不堪,君主治葬越来越奢侈,他们心中不是为死者考虑,而是活着的人以奢侈互相夸耀。他们以奢侈浪费为荣,把俭省节约的人视为鄙薄,不把方便死者当成一回事,而只是把活着的人的毁誉看作要要务。这就不是慈亲孝子的心了。父亲虽然死了,孝子对父亲的尊重不会衰减;儿子虽然死了,慈亲对儿子的疼爱不会消失。埋葬所尊重所疼爱的人,却用活着的人很想得到的东西陪葬,他们想用这些东西使死者安宁,像这种做法将会怎样呢?

百姓对于利,哪怕冒着飞箭、踩着利刃、拼命流血也要追求它,不知礼义的野人,宁可忍心不顾父母、兄弟、朋友的情分而去追求利。如今偷坟劫墓不用冒拼命流血的危险,也没有忍心不顾父母、兄弟、朋友的耻辱,他们得到的实利很丰厚,可以乘车吃肉。其利可传给子孙,即使有圣人也不能禁止,更何况如今又是乱世呢?

国超大,家越富,葬物就越丰厚。死者口含的珍珠,身穿的玉表,珍玩宝货,钟鼎壶

金监,车马衣被、金戈宝剑等,不可胜数。各种养生的物件,没有不随葬的,用厚木累积而成的墓室,放着几层的棺椁,堆积石头木炭,环绕在棺椁之外。坏人闻知此事。互相传告。土司虽然用严刑重罪来禁止他们盗墓,仍然禁止不住。而且死者死去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子孙对他就越加疏远,子孙时他越疏远,守墓人就越懈怠;守墓人越来越懈怠了,而陪葬物品却依然那么多。这种形势自然就不安全。’

世俗之人举行葬礼,用大车载着棺椁,打着各种旗帜,灵车上盖着如云的饰物。手持众多的羽毛制成的伞随柩车严整而行,棺柩之上点缀着珠玉,棺椁上涂饰上黑白相间、黑青相间花纹,很多人在灵车周围牵引棺柩,以军法指挥送葬行列才不会大乱,以这种排场让世人观看,既美观,又奢侈,但用这种葬礼为死者求安宁,却是不行的。如果这样做真有利于死者,那么即便使国家贫穷、人民劳苦,作为慈亲孝子也在所不惜去做。

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避柱而疾触杙也 疾:忧虑

B.涉血盩以求之 涉:流淌

C.无此之丑,其为利甚厚 丑:耻辱

D.乘车食肉,泽及子孙 泽:恩惠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凡生于天地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葬也者,藏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积石积炭,以环其外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6.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指出生死是自然规律,而作者抱着一种非常理性、坦然而毫无畏惧的态度,可葬礼是活着的人要为死者考虑的。

B.作者主张“节丧”,反对“厚葬”,指出丧葬的本意是让死者得安,而“厚葬”的大量陪葬品,却是诱发坏人盗墓的根源。

C.国家越强大,陪葬越丰厚,虽然圣上用严刑重罪来禁止盗墓,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代与死者感情的疏远,增加盗墓的几率。

D.文章揭露了厚葬者摆阔气让人看的虚伪性,把对死去的人的毁誉看作要务是违背了葬礼的初衷,如此做法使死者不能安宁。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5分)

(2)苟便于死,则虽贫困劳民,若慈亲孝子者之所不辞为也。(5分)

4.A(疾:急速,快速)

5.D(A.在/从;B,句末,表判断/句中,起停顿作用;c.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D.来)

6.D(“把活着”人的毁誉看作要务是违背了葬礼的初衷”而非“把死去的人的毁誉看作要务是违背了葬礼的初衷”)

7.(1)如今社会风气混乱不堪,君主治葬越来越奢侈,他们心中不是为死者考虑,而是

活着的人以奢侈互相夸耀。(“世俗”“愈”“矜”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如果这样做真有利于死者,那么即便使国家贫穷、人民劳苦,作为慈亲孝子也在

所不惜去做。(“苟”“虽”各1分,“若慈亲孝子者之所不辞为也”省略句1分,语句通顺2分)

(3)陛下您看祖宗时代,科举举荐的规章制度,与今天相比,哪一个更为精确?(法、与……孰,各2分,语句通顺1分。)

    相关推荐

    《吕氏春秋|齐人有好猎者》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出师表》《吕氏春秋|去私》比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孙泰》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吕氏春秋·权勋》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秋纪 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杨业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翻译译文 吕氏春秋·去私 阅读答案附翻译 吕氏春秋·权勋 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巢谷传》答案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 《南史|柳恽列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梁书|阮孝绪》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史记•叔孙通传》高考文言文试题阅读理解答案翻译译文 《明史|王英传》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阅读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国初群雄事略|何真传》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晏子春秋|灵公好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隆中对》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吕氏春秋|齐人有好猎者》阅读答案翻译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孙叔敖戒子 吕氏春秋》阅读答案与翻译 《晏子春秋•外篇|仲尼相鲁》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孙权劝学》阅读试题答案中考初中文言文及翻译译文 《汉明帝尊师》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出师表》《吕氏春秋|去私》比较阅读答案翻译 《戴高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解析 《永某氏之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君子之言》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陈寿《三国志•吴书十|黄盖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宋)胡舜《颠僧》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晋书•谢安传》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语文 《黄生借书说》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晏子春秋•外篇|烛邹亡鸟》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孙叔敖纳言》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吕氏春秋》“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陈子龙《李氏之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2013中考备考文言文阅读(答案):读语段《鱼我所欲也》、《吕氏春秋》两则,回答问题 2012高考语文江西卷文言文阅读“彻里,燕只吉台氏”答案及解析翻译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唐语林|苏世长讽谏》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袁中道《关木匠传》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翻译译文高考语文 《三国志•先主传》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阅读理解答案翻译译文 《校人欺子产》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说苑•说丛|非所言勿言》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宋史•熊本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试题 景春曰|孟子•滕文公下|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晋书•周访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文言文三峡翻译 《孙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牧竖》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文言文“童趣”翻译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考试题古文阅读文言文翻译译文 狼子野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比较阅读:甲文:《公输》选段乙文:《吕氏春秋·去私》 《虹》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鳝救婢》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后汉书•班梁列传|班超传》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高中文言文《金安节》阅读答案及解析译文 (宋)胡舜《颠僧》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阅读答案翻译 《左传|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资治通鉴•唐纪九》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元吏|月鲁不花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戒庵老人漫笔》《滹南遗老集》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曹司农竹虚言》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魏文候守信》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试题练习 《明日歌》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黄生借书说》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狄青》附答案翻译 苏轼《艾子杂说|齐王筑城》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恒斋文集|勤训》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高中文言文阅读《苏琼》附答案翻译 高中文言文《郑羲》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孙膑》阅读答案(附翻译) 吴士好夸言|方孝孺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明]归有光《张自新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文言文《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原文与翻译 《王冕读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鹦鹉灭火》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三镜》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螳螂杀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失亲得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王充博览》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孙膑赛马》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练习试题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秦有尊卢沙者》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翻译译文 文言文翻译方法谈 《蔡文姬求情》中考初中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赵将括母》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刘蓉》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解析 《何岳还金》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说虎》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奂山山市|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