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辨义阅读答案

小编: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划线句子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

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消极的评价。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3.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中庸”是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是非标准,运用“中和”的理念(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的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意对即可)

    相关推荐

    “中庸”辨义阅读理解答案 “中庸”辨义阅读理解答案 ““中庸”辨析”阅读理解答案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阅读答案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阅读答案 摘编自徐克谦《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阅读及答案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的雪阅读答案 《中庸》阅读附答案 《中庸的雪》中考题阅读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理解 《征人怨》 柳中庸阅读答案 听筝柳中庸 阅读附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答案 孔子赞赏的中庸原文赏析 《听筝 柳中庸》阅读答案 听筝(柳中庸)阅读答案 中庸的雪 阮萍阅读答案 《中庸的雪 阮萍》阅读答案 《江上别柳中庸 李端》阅读附答案 《汉字使用的“中庸之道”》阅读答案 余秋雨《君子中庸》阅读答案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阅读答案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阅读附答案 《“中庸智慧”再思考》语文阅读答案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 阅读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荣累之辨》答案 古诗鉴赏:柳中庸《征人怨》原文及赏析 阅读答案:《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含答案)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阅读及答案 小议“辨” 阅读答案 小议“辨”阅读答案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语文阅读答案 2012中考必考古诗词中典故出处、古义、诗中义、表达感情 中秋的中国含义阅读答案 《荣累之辨》阅读附答案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三峡吟》阅读答案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笑声中的雅俗之辨》(含答案) 《小议“辨”》阅读附答案 儒墨之辨 阅读答案 《说居庸关》阅读答案 《吕元庸》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李中,字子庸,吉水人.....阅读附答案 《中秋的中国含义》阅读附答案 不甘平庸的蚂蚁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阅读答案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征人怨 柳中庸 陈述古辨盗阅读答案 《迁就平庸》阅读附答案 文中的“乡原”指什么?中庸之道与其有何区别?(附答案) 《中秋的中国含义》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荣累之辨》阅读答案 “动物的辨色能力”阅读答案 武行德辨盐阅读附答案 辨“晏子春秋”参考答案 荣累之辨 阅读答案 《荣累之辨》阅读答案 《焚书辨》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笑声中的雅俗之辨》(含答案解析)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与《三峡吟》对比阅读答案 金庸的武侠小说 阅读答案 《庸医治驼》阅读答案 归洛道中(陈与义)阅读答案 “中秋的中国含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答案:《焚书辨》(含答案) 《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答案 《两小儿辨日》阅读附答案 襄邑道中 陈与义阅读答案 《李白之死辨误》阅读答案 辨析较真(文/王朝明)......阅读答案 儒家“五伦”说辨析 阅读答案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警句 徐懋庸阅读答案 中秋的中国含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辨《晏子春秋》参考答案 《“东方睡狮”考辨》阅读附答案 谁能辨认<节选> 阅读附答案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阅读答案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阅读答案 公讳尧臣,字伯庸阅读答案 《胡惟庸传 明史》阅读附答案 浦阳郑君仲辨 语文阅读答案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阅读附答案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 阅读答案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辨别筛选信息 《辨奸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语文阅读:小议“辨”(含答案) 两小儿辨日同步训练 小议“辨” 阅读答案(2011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语文试题) 《说居庸关》阅读答案(附翻译) 诗歌批评庸俗化 阅读答案 “钱生伯庸”阅读答案及翻译 义猫阅读答案 义猫原文 阅读答案:公讳尧臣,字伯庸……(含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勇者取义 冯其庸《读书惟“勤奋”二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