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 阅读附答案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并不是个早慧的孩子。1879年3月,他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上小学后,和其他孩子一样,阿尔伯特接触了宗教。10岁时,他进入了古典氛围很浓的路德中学。对爱因斯坦的人生起关键作用的几年,便是这之后的几年。
12岁时,爱因斯坦便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并自己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13岁时,他读了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他读完了长达12卷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他明白了自然现象有其固有规律。这些书籍中止了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
然而,他所就读的学校渗透了浓厚的军国主义精神,这使他感到窒息和痛苦。他没忍受更久。1895年,在他父母因生意失败移居米兰后不久,16岁的爱因斯坦离开学校去了意大利。1936年,他写道:“依我看,学校若是主要以恫吓、威胁和人为的权威教学,那是最坏的。这种教学方法摧残了学生们的健康感情、诚恳正直和自信心,培养出来的是唯唯诺诺的庸碌之辈。”
这种厌恶如此强烈,以至他求父亲为他申请放弃德国国籍。1896年,申请获准。
因为投考苏黎世理工大学失败,爱因斯坦勉强同意到瑞士的阿劳中学完成未学完的高中课程。但他对教育的成见很快就消失了。阿劳中学提倡教师有选择教学方法的自由,因此课上得十分有趣,学生们可以在实验室独立工作,高年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也极为关心。
除去在阿劳中学的一年,爱因斯坦没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这种理想的教育。但他还是通过某种方式自我实现了。1902年2月,伯尔尼的报纸上,以这样一种方式,第一次出现了爱因斯坦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愿为大学生或中学生完全私人地补习数学和物理学……”
在这之前,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但显然,他还是个无名之辈。注意到这条广告的,只有两个大学生。但爱因斯坦没能靠这种方法赚到钱,
因为他们三个人聊得过于投机,而使授课变成了长时间的讨论和共同学习,三个人开玩笑地将这个小团体称为“奥林匹亚科学院”,爱因斯坦被任命为“院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视野中充斥了马赫、休谟、安培、黎曼、狄更斯、塞万提斯等人的哲学、科学和文学作品。他们被思想的交流迷住了,经常为某一页、某一句话争论,争论持续到深夜,甚至一连几天。
从某种程度讲,奥林匹亚科学院就是爱因斯坦心中理想的学校。他终生都对这个“幸福时代”充满感念。
在创立奥林匹亚科学院的那一年,经人介绍,爱因斯坦终于获得了伯尔尼专利局三级技术审查员的工作。宣告物理学革命的论文便是这个26岁的专利局小职员在100年前提出的。那一年,爱因斯坦一共写了6篇论文,发表了5篇。其中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便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狭义相对论”。发表这篇文章三个月后,爱因斯坦又写了一篇作为推论的短论文,提出了著名的E=mc2,它的发现,使当时困惑所有物理学家的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名字频繁地出现在物理学杂志上,爱因斯坦渐渐有了些名气。他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又得以在几所大学任教,先是在苏黎世,然后是布拉格,后来又去了柏林。但他并没因此而恢复自己的德国国籍。
遗憾的是,他到达后4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1914年,德国一批最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发表了一篇为德国侵占比利时的行为辩护的《文明宣言》,德国几乎所有的文化名流都签了字,包括哈伯、伦琴、普朗克、菲舍尔等93个人。这份宣言后来被称为是“真正知识分子的无耻宣言”。签名者里,没有爱因斯坦。几天后,爱因斯坦在另一份反对《文明宣言》的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爱因斯坦并没因战争而停止自己的研究。狭义相对论发表10年后,广义相对论问世了。爱因斯坦一下子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他不断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发表演讲。慕名而来的人似乎一下子从世界各地涌到他家门口。
1920年后,德国民族主义抬头,排犹势力甚嚣尘上。有人在柏林报纸上两度宣称要谋害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在德国也受到批判。但爱因斯坦并不担心这个。他关心的是能否永远地消灭战争,并为此到处奔走呼号。1931年夏天,爱因斯坦授权建立了“爱因斯坦反战者基金”。第二年,他又在一份致德国社会党和共产党的呼吁书上签名,促使他们联合起来,以阻止德国“变成法西斯的可怕危险”。这个警告太晚了。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两个月后,54岁的爱因斯坦再一次作出了“离开德国”的决定。
爱因斯坦本是个绝对和平主义者,但面对战争的危险,他说:“为了保卫公理和人民的尊严而不得不战斗的时候,我们决不逃避战争。”正是在这种转变下,1939年8月,因忧虑纳粹德国率先研制成原子弹,爱因斯坦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上签了名,指出:“……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能轻易地把整个港口连同附近地区一起炸毁,我的义务是提请您注意下列事实和建议……”这封信开始了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6年后,日本广岛和长崎受到原子弹轰炸,死伤20万平民。当爱因斯坦从广播中听到这条消息时,惊呆了。他只说了一句:“我真痛心。”
爱因斯坦余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纠正他所犯的这个“最痛心的错误”。
1953年冬,芝加哥律师“十诫会”决定授予爱因斯坦人权奖。他不能前来,写了一封信供宣读:“…我所做的仅仅是:在长时期内,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保持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
1955年4月18日凌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遗嘱是:“不举行任何葬礼,不修坟墓,不立碑或任何纪念性标志,骨灰由亲友秘密撒向天空……”这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因斯坦。“一位中国学者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以时间为经线,着重叙述了爱因斯坦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他在物理学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表现了他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B.爱因斯坦生前曾两度离开德国,第一次是因为不能忍受德国的教育方式;第二次是为了反对不义的战争,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已经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
C.爱因斯坦反对学校以恫吓、威胁和人为的权威进行教学,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两所学校——瑞士的阿劳中学和他自创的奥林匹亚科学院。
D.在美国的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之后,爱因斯坦非常痛心,他认为是他的错误导致了日本20万无辜平民的死伤,这件事促使他后来用大量的经历致力于人类的和平事业。
E.爱因斯坦一直反对战争,但他并不逃避战争,反对战争是因为他害怕战争会给平民带来伤害,害怕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不逃避战争是因为作为一个世界公民,他同样具有正义感和爱国情怀。
(2)文中多次提到爱因斯坦“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爱因斯坦所向往的“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6分)
(3)本文是为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一百周年而作的,文章重点写了哪些内容?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6分)
(4)请结合全文材料分条概括,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不可能被超越的”?(8分)
(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
(C项,不全面。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还有德国的路德中学。A项,本文重点叙述的不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E项,错在“爱国情怀”。)
(2)第一,理想的教育应该解放人的思想,培养人健康感情和健全人格。(2分)第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关系和谐。(2分)第三,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学方法,课堂生动有趣。第四,学校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独立工作)第五,学校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后三点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3)文章重点写了两个方面的爱因斯坦:前半部分主要写他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的教育观,后半部分主要写他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为反对战争所进行的种种活动。(2分)
这样处理材料是因为:第一,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和平战士的爱因斯坦却鲜为人知,所以有必要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他,突出爱因斯坦的人道主义情怀。(2分)第二,介绍他所受的教育,他所崇尚的自由独立精神、探究精神,是为后文他所取得的物理学成就作铺垫;也为后文他反对军国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作了铺垫。(2分)
(4)这是对爱因斯坦的高度赞扬,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他既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2分)
①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他十二三岁读到一些书后,中止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在学校里反对权威式的教育。
②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人权主义者,为反对战争他不允许自己沉默,一直奔走呼号。
③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留下遗嘱,不举行任何葬礼,不修坟墓,不立碑或任何纪念性标志,骨灰由亲友秘密撒向天空。
④他是一个严于自省的人。他意识到自己的科学研究被人利用,给无辜的平民造成巨大的伤害,他用余生的大部分精力来纠正他所犯的这个“最痛心的错误”。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上一篇:《致吾女》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