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 阅读附答案

小编:

暮 鼓

冷清秋

方老爷子在南京城突然有了去处。

他在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姓唐,逢年过节什么的方老爷子总要拎点东西去看望。其实,也不是单逢年过节,隔三差五的方老爷子常去。

去了,无非也就是熟人见面时常说的那几句老话。说完,就没话了,俩老头都靠在那个旧沙发上晒太阳。有时,方老爷子去了,亲戚正在忙着。方老爷子就自己靠在沙发上,看天,看云,看飞过的鸟,树上落下的叶子。或者干脆弹弹衣襟上的灰,站起来踩跺鞋上的尘。

对了,忘告诉你了。方老爷子这门亲戚可不是个吃闲饭的。虽说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的,不但会剃头刮脸掏耳朵,还会在生意不忙时,撸起袖子,虎虎生风地打一套小洪拳。但最最吸引方老爷子的却是他会吼那种叫人听了连肠子都打颤的秦腔。

当初,方老爷子就是被这一嗓子给拽了去,再也挪不开脚步。

原本那天被儿子载去听戏,经过鼓楼附近时,遥遥传来一嗓子,如老汉哭坟般凄凉婉转。方老爷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不瞌睡了。待第二嗓子透来时,方老爷子说,掉头!掉头!赶紧的!人和人之间向来讲一个缘,也讲究一个巧。那天,这机缘巧合就撞在了一起。

方老爷子那天坐在理发棚的破沙发上看人家边忙活边唱曲。掌灯时分才想起走。人站起来,却又扭回头,一脸羞色地说我喊你声老哥吧。说完就真的叫了一声老哥哥。紧接着,老陕话羞羞答答就出来了,其实额叫你老哥你也不亏啊,眼看你是要长额几岁的嘛。多了额这个老弟,虽说帮不上甚忙,但是逢晴天黄昏过来谝谝还是可以滴。看对方并不多言语,方老爷子就挥挥手说,不管你认不认,这门亲戚额今儿算是认了。今儿算是摸个门,以后咱常来往哈。

第二次来的早上,方老爷子一踏进来,将手提袋朝破沙发上一扔,说,看看额给你带啥了。亲戚瞥一眼却不悦。慢腾腾地说,弄这叫啥嘛,来就来吧,礼节还怪大。话虽这么说,后来端起桌上那个紫砂壶还是吱溜溜下去多半壶。

亲戚忙时,方老爷子就和来理发的那帮工人们唠叨,也不管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反正只看一支支递过去的烟被对方接了,就拉开了话匣子。方老爷子常常感叹,说,难得我这把老骨头老了老了,还能有这福气。免费理发不说,还能听到乡音听到戏哩。再来,看亲戚在数零碎钞票,方老爷子就打趣,老哥你干脆费费事,收下额这个徒弟如何?

有时,方老爷子干脆半下午过来,来时揣上自己常喝的烧酒,路上在熟食店包上几样卤味。俩人能从下

午直喝到月挂树梢。有时,亲戚也搓着手挽留,说要不……就歇这儿吧?方老爷子却说,你再来个信天游,我踩着你的曲曲儿走。

就这样,一次次的,听着来,听着去。方老爷子以为可以一辈子。

可有一天他赶着来时,工棚不见了,简易的理发橱也不见了。仰起头,才发现高楼已经建成了,正在清理周边环境。方老爷子急的见人就拽,很费劲地描述,却没一个人晓得。

抬头看看那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方老爷子突然很想爬上鼓楼去看看。这想法一出来他就真的站在了鼓楼上。

爬上去,方老爷子发现世界被分为了两层。街道上喧闹嘈杂,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仰头,天沉沉的落得很低。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方老爷子在南京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孤苦无依。

B.小说表现方老爷子认亲时的方言描写,意在突出方老爷子的热情亲切和听到久违的秦腔时的激动。

C.小说第六段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理发师唱腔的凄凉婉转。

D.小说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使得人物形象丰满传神。

E.“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这段景物描写既照应了标题“暮鼓”,又暗示了小说主题。

【参考答案】E项3分,B项2分,C项1分。(A项“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孤苦无依”于文无据;C项还有正面描写“遥遥传来一嗓子,如老汉哭坟般凄凉婉转。”D项没有肖像描写。)

(2)小说在刻画方老爷子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① 真诚直率。听理发师傅唱秦腔入了迷,就认对方为亲戚。

② 朴实厚道。经常带酒食去理发棚,散烟给理发的工人。

③ 重情义。隔三差五去看望“亲戚”,理发棚被拆掉后落寞惆怅。

④爱听家乡戏,思乡情切。原本被儿子载着去听戏,路过理发棚停下来听秦腔,认来自家乡的理发师傅为亲戚。(3)结合全文,谈谈划线部分文字在文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每点2分,共6分)

①刻画人物方面。通过描写方老爷子的心理活动表现他对眼前听戏、能跟“亲戚”聊天解闷生活的满足。

②内容方面。表

现两人感情的深厚以及方老爷子对家乡戏的痴迷。

③情节方面。为下文情节的陡转蓄势(引出下文理发棚被拆,理发师傅不知所踪后方老爷子的失落)(4)“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①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南京鼓楼附近),创设了故事的背景(南京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

② 呼应细节。呼应了倒数第二段“抬头看看那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的描写,表现了方老爷子内心的焦灼。

③ 隐喻暗示。“暮鼓”隐喻方老爷子爱听秦腔的爱好和他所喜爱的安闲宁静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在现代社会好像渐渐远去。“暮鼓”也寓意着方老爷子那种直率厚道重感情的性格在现代社会显得落寞。

④ 揭示主题。即“人情味浓厚的传统渐渐淡去,自由闲适的生活受到喧嚣嘈杂世界的包围和侵蚀,让人焦灼和压抑。”

(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暮鼓”的“暮”字,既指日暮时分,又可以联想到人之暮年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相关推荐

    《暮春》《暮春山间》阅读附答案 《鼓韵》阅读附答案 《打鼓》阅读附答案 佛鼓阅读答案 佛鼓阅读理解 鼓一张 阅读附答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阅读附答案 暮春 黄庚阅读附答案 《安塞腰鼓》拓展阅读《安塞听鼓声》 幽王击鼓阅读附答案 南京鼓楼阅读附答案 秋暮吟望 阅读附答案 临江仙·暮春 阅读附答案 花瓷细腰鼓 阅读附答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阅读附答案 佛鼓阅读答案 《鼓王》阅读答案 鼓书艺人阅读答案 鼓书艺人阅读理解 鼓神 阅读答案 鼓人阅读答案 《鼓人》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萧萧池塘暮 》阅读附答案 岁暮 白居易阅读附答案 萧萧池塘暮 阅读附答案 《临江仙·暮春》阅读附答案 日暮阅读答案 暮雪阅读答案 《伯牙善鼓琴》的阅读附答案 漫话石鼓文 阅读附答案 鼓人 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学会为别人鼓掌》阅读附答案 《安塞腰鼓》语段阅读附答案 《社戏》《安塞腰鼓》阅读附答案 省试湘灵鼓瑟 阅读附答案 暮雪 阅读答案 日暮阅读答案 《薄暮下的刀锋》阅读附答案 蜀中春暮 郑谷阅读附答案 薄暮中的刀锋 阅读附答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阅读答案 岁暮道家 蒋士铨阅读附答案 踏莎行·春暮 阅读答案附赏析 《暮雨乡愁》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鼓浪屿的快镜头......阅读附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岁暮到家 蒋士铨》阅读附答案 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附答案 赋得暮雨送李曹阅读附答案 暮春即事阅读答案2021 暮春即事古诗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阅读附答案 黄庚《暮春》与黄公度《暮春山间》高中古诗词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鼓声 萧乾 阅读答案 倾听蛙鼓 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幽王击鼓》阅读答案 《江天暮雪》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薄暮下的刀锋》 阅读附答案 阮郎归西湖春暮 阅读附答案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阅读附答案 暮春阅读答案 暮春(黄庚)与暮春山间(黄公度)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鼓手刘阅读理解答案 鼓手刘现代文阅读理解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阅读附答案 《南京鼓楼》阅读答案 《学会为别人鼓掌》阅读附答案 《鼓浪屿的快镜头》阅读附答案 伯牙善鼓琴阅读附答案解析 暮过山村阅读答案 暮雨乡愁 阅读答案 杜甫《日暮》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学会鼓励》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王雁《鼓神》阅读答案 鼓掌的人阅读答案 苏轼《望江南·暮春》阅读答案附赏析 满江红·暮春阅读附答案及赏析 《重游鼓山记 陈模》阅读答案附翻译 暮春诗词阅读答案 江行的晨暮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课文理解 安塞腰鼓阅读短文答案 《暮春山间》阅读答案 暮春归故山草堂 阅读答案附赏析 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 阅读附答案 “鼓神”阅读训练及答案 《佛鼓 林清玄》阅读答案 《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陶鼓,从远古走来的精灵阅读附答案 鼓人 语文阅读答案 《鼓神》(王雁) 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 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