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李华传 阅读答案

小编:

新唐书李华传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_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为权幸见疾( ) (2)又不能安亲( )

(3)乌有隳节危亲( ) (4)赍金帛往请(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乃强为应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而华自疑过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污为故书 为击破沛公军

D.名随以重 覆之以掌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风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

20.第④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3分

参考答案

17.(4分)(1)痛恨(2)使安定(3)通毁,毁坏(4)携带(送)

18.(2分)B

19.(5分)(1)(李华)想要从小路用车载着母亲逃亡,被叛贼抓住,(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叛贼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第一分句间、辇各1分,后四个分句各1分,补足成分1分,错译或漏译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2分)自以为是(恃才傲物、自视甚高)、心悦诚服(自愧弗如、)

21.(3分)(1)为人旷达,处事公正严谨,却为权贵所痛恨;(2)遭逢乱世,担任伪职而毁节,以致抱惭退隐;(3)晚年专心佛事,为他人作传写颂,才华不展;(4)奖掖后进,使他人名重官显,而自己却默默无闻。(答对其中3点即得满分)

补充注解:元德秀,唐代诗人,性格淳朴耿介,李华在《元鲁山墓竭铭(并序)》中称他《大易》之易简,黄老之清净,惟公备焉;宰相房馆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鲁山任满后元德秀再无牵挂,遂退隐至陆浑与山水为伴。权皋,唐朝大臣,原在安禄山幕中做事。他发觉安禄山谋反,怕祸及父母,就装病携亲离职而去。四皓,又称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里先生周术,后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参考译文:

李华字遐叔,是赵州郡赞皇县人,年轻时为人旷放通达,外表看似坦率放任,内心却严谨持重。经过逐级科考,进士及第,天宝十一年,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宰相杨国忠的党羽亲信在任所骄横奸猾,李华出京行使职责,对权贵严加弹劾查办,毫不屈服,州县上下十分敬畏,因而被权贵所痛恨。

安禄山谋反,唐玄宗进入蜀地避难,百官四散奔逃,李华的母亲在邺县,他打算从小路用车载着母亲逃离,被叛贼抓住,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叛贼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李华感伤自己陷入危险祸乱的境地,不能保全名节,又不能使母亲安定,想要为母亲养老送终,但是母亲不幸亡故,于是退居江南。

上元年间,朝廷征召他担任左补阙、司封员外郎。李华感叹地说:哪里有毁坏名节并使母亲陷入危险的不忠不孝的人,还想要承受天子的宠幸呢?就以生病为由不去任职。李岘在江南一带负责选拔官员,上表请求将李华安置到幕府任职,提拔他担任检校吏部员外郎。李华苦于身患风痹疾病,辞去官职,客居归隐到山阳县,督促子弟致力于农业生产,安于困窘生活。他晚年研究佛法,不很用心著书,只是写点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之类的文章,人们常常携带着金银布帛前往请求他写传作颂,他才勉强答应。大历初年,李华死了。

当初,李华写成《含元殿赋》,把它拿给萧颖士看,萧颖士曰:你的文章在《景福》一文之上,《灵光》一文之下。李华的文章言辞绵密华丽,而缺少宏大杰出的气象,萧颖士的文风刚健爽朗放任洒脱,当时人们认为李华的文才比不上萧颖士,但李华自认为超过他。于是他创作《吊古战场文》,竭尽才思反复研磨推敲,作成之后,故意将它污损成旧作,把它混杂在摆放梵书的架子上。有一天,李华把书送给萧颖士阅读,萧颖士称赞文章精美,李华问道:当今谁的文章可以比得上它?萧颖士说:如果你加以精细研思,就能到达它的境界。李华十分惊讶,深表佩服。

李华乐于奖掖读书人,许多人的名气也因为他的缘故而显著,像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这些人,后来都发达到在显耀的官职上执掌政事。李华遭受祸乱,心怀悔恨,等到替元德和权皐撰写墓碣铭、撰写四皓赞,他文中用深情委婉的笔调表达对笔下人物的称颂,令读到文章的人同情他的心志。(选自《新唐书》)

    相关推荐

    新唐书·李白传 阅读答案 新唐书·李绅传 阅读附答案 《李澄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李绛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李乂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李义府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李澄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唐兴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王铎传 阅读 新唐书·李栖筠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李子通传》(阅读理解及答案)赏析 《新唐书·秦琼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韩休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列传》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李暠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崔邻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董晋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王翎传 阅读附答案 《窦轨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崔衍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裴潾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王铎传》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李逊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魏征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甄济传》阅读附答案 《温造传》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李商隐传 阅读附答案 《独孤及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温造传》新唐书阅读答案翻译 新唐书·褚无量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岑文本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白居易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裴怀古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张仲方传》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王方翼传》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高崇文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张柬之传 阅读附答案 《刘文静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姜公辅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于志宁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郝处俊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舒元舆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魏知古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封常清传 阅读附答案 《刘仁轨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崔隐甫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贾直言传 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贾直言传》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张廷珪传》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孔戣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窦轨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语文阅读:《旧唐书·李揆传》(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李揆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固言传 旧唐书》阅读练附答案 新唐书·崔衍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光颜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列传第十三》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赵憬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崔沔传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贾耽传 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崔邠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郝士美传 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张行成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独孤及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毕诚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崔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陆羽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新唐书·狄仁杰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新唐书•裴炎传》答案 文言文《崔沔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桓彦范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褚无量传 新唐书》阅读练习附答案 旧唐书·李固言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王沛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元澹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毕诚传》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李光弼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固言传 旧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杜如晦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刘知几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萧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一》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杨恭仁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儒学·朱子奢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韩休传”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新唐书韩休传》的阅读参考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韩休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新唐书|王琚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新唐书权德舆传》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晋书华谭传阅读答案 晋书华谭传译文高考文言文 旧唐书·唐临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新唐书•韦凑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列传第十八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译文及文言文阅读答案 旧唐书袁高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旧唐书袁高传阅读答案 关于《新唐书许孟容传》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