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迁于蔡三岁”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1~12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兕:犀牛;②率:循,沿着。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中:切中

B、夫子盖少贬焉 贬:降低

C、不容何病 病:生病

D、楚昭王兴师迎孔子 兴:调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用于楚 燕王拜送于庭

B、吾何为于此 客何为者

C、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D、夫道之不修也 行李之往来

13、请将Ⅰ卷文言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14、请用(/)给下面一段话断句。(限6 处)(3分)

定 公 问 君使臣 臣 事 君 如 之 何 孔 子 对 曰 君 使 臣 以 礼 臣 事 君 以 忠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附答案网整理

11、C(病:担心,担忧)

12、D(A被,介词/在,介词;B因为,介词/干,动词;C转折,连词/修饰,连词;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三、(22分)

13、译文:于是就共同调发役使将孔子围困在野外。(“乃”“相与”各1分,大意1分,共3分)

14、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每对2处计1分,共3分)

附: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们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指责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使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面有怒色。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啊。我做人能始终坚守一个根本原则。”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怒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 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的遭遇)?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人接受。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接受。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担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担心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求救。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相关推荐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阅读答案附翻译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孔子围于陈蔡》阅读答案及翻译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阅读答案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阅读答案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阅读附答案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阅读附答案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阅读答案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阅读答案(附翻译)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阅读答案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阅读附答案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阅读答案 孔子观于周庙原文及翻译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阅读答案 文言文《哀公问于孔子曰》阅读附答案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阅读答案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子瞻迁于齐安……(含答案解析) 孟母三迁的阅读 文言文孟母三迁阅读及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金陵三迁有感》阅读附答案 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仁”的各自看法。附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孔文举年十岁阅读答案 岁寒三友阅读答案 岁寒三友阅读理解 《金陵三迁有感 梁栋》阅读附答案 《子路见孔子》阅读附答案 孔子穷①乎陈蔡之间藜羹②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阅读附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附答案 《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阅读答案翻译 十三岁的际遇的阅读附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答案:孔子北游于农山…… (含答案解析) 中国神话的三次大变迁 阅读附答案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阅读附答案 《曲阜三孔》四年级阅读附答案 《蔡孝子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从孔子到孟子阅读附答案 《孔子祭鱼》阅读附答案 《孔子游春》阅读附答案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阅读附答案 率真孔子......阅读附答案 《孔子求学》阅读附答案 《孔子心和庄子气》阅读附答案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孟子告齐宣王”比较阅读及答案 率真孔子......阅读附答案 孔子相卫 阅读附答案 孔子的教育观(附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群己之辩”始于孔子...阅读附答案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孟子告齐宣王”比较阅读及答案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阅读答案及译文 孟母三迁阅读训练及答案 十三岁那年的寒冷 阅读附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理解答案最新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理解 《率真孔子》阅读附答案 孔子的洒脱......阅读附答案 《孔子的洒脱》阅读附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金陵三迁有感 |梁栋”鉴赏阅读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三笑 于德北阅读附答案 《温峤,迁太子中庶子》阅读答案 谈谈你对孔子“举一反三”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 阅读答案附翻译 孔子游春(节选)阅读附答案 《孔子家语?颜回》阅读附答案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阅读答案 从孔子到孟子 阅读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阅读理解答案2021 孔子游春阅读理解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及答案 《孔子游春》节选阅读附答案 《蔡茂字子礼》阅读及答案 《蔡声子论晋用楚材》阅读附答案 “君子”体现了孔子对人格的追求,请概述孔子心目中“君子”的特点。附答案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阅读答案 白猫王子七岁阅读附答案 率真孔子 阅读答案 《率真孔子》阅读答案 在历史上,人们一向将孔子、孟子合称为“孔、孟”,将阅读附答案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阅读附答案 孔子求教阅读答案 率真孔子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阅读附答案 孔子心和庄子气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阅读理解答案 孔子游春节选阅读理解 《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