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从肆意狂奔到穷途末路》阅读附答案

小编:

美国之音,从肆意狂奔到穷途末路

陶短房

自1941年12月28日开播汉语普通话节目起,“美国之音”这个历经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华广播电波,终于在不情愿中走到历史的终点——近日,“美国之音”官方宣布,自2014年10月起,全面停止汉语普通话短波、中波及卫星电视广播,仅保留在线播出内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之音”走上穷途末路有经济方面的原因。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和军事大国,但近年来一直饱受巨额赤字和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人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且“尽可能压缩不合理开支”。自2011年起,作为美国官方主办的对华广播机构,“美国之音”中文部从国会所获经费不断减少。2011年2月,“美国之音”的主管部门——美国广播理事会就曾在上报国会的年度财政预算方案中,建议停播普通话节目。

去年8月12日,美国广播理事会战略与预算委员会主席恩德斯·温布什表示,“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如今在中国大陆已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既然如此,那自然要压缩、再压缩,即便不能停播,也要裁剪掉“多余”专栏。而“多余”专栏的被砍,又让本就显得僵硬的中文广播变得更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把原本所剩无几的“铁杆中文听众”又赶走了一批,于是形成“因听众流失而砍节目——因砍节目而导致更多听众流失”的恶性循环,最终走到停播的地步。

此次“美国之音”最终停播,被国会和一些团体批评为“自废武功”“向中国政府示弱”。和英国BBC、法国RFI等欧洲公营、准公营电台对内对外提供多方位服务不同,“美国之音”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不折不扣的只对外不对内,且“代表美国政府立场的声音”。简单说,“美国之音”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特定受众听到美国政府希望他们听到、最好能听进去的声音。

然而时过境迁,“美国之音”如今已难再现辉煌。其一,中国的日益开放,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交流更便捷,信息来源更多样,娱乐方式更丰富,让“围着收音机听西洋景”成为过时的景象;其二,“美国之音”作为“纯官方声音”,在信息公正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等方面,受到听众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的质疑;其三,类似“美国之音”这样以短波电台广播为主的官方媒体,囿于自身“只闻其声难见其形”的先天局限,势必无法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胃口。于是,“电波”由流行变成鸡肋,而这根鸡肋被最终舍弃,也是必然的事。

但有一点仍值得关注,那就是由于互联网取代短波成为最有效率的国际信息传播平台,各国官方、准官方电台在减少短波广播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在互联网上投入的力度。“美国之音”中文网“9·11”当天正式推出,2011年12月6日开始播出现场直播的《VOA现场》,标志着其投入力度的决定性增强——这一年正是“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决定性削弱”的关键年,其用意自然一看便知。

正如恩德斯·温布什所言,中国短波听众越来越少,而互联网用户人数却名列世界第一,“美国之音”“重新校正”的目的一如当年增强对华广播那样,是希望让更多中国人接受“美国政府的声音”,并非什么“向中国政府示弱”。更何况,同属美国广播理事会的“自由亚洲”电台,还在持续不断地用短波播出“美国政府的声音”呢。

﹙摘自2014年第11期《今日文摘》﹚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 2014年10月起,“美国之音”这个自1941年12月28日开播之日起,就对华充满敌意的广播节目,终于不情愿地停播广播电台及电视节目。

B. “美国之音”是美国官方主办的对华广播机构,它开办的目的就是让特定受众听到美国政府希望他们听到、最好能听进去的声音。

C. “美国之音” “只闻其声难见其形”的先天局限,无法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胃口。因此,“电波”由流行变成鸡肋,最终被受众舍弃,是必然的事。

D. 虽然停播广播电台及电视节目,但作为“纯官方声音”的“美国之音”,在信息公正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等方面仍将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E. 消息必须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这篇消息就是通过明确的时间、准确的数字、具体的人物言论、形象生动的比喻等来体现真实性。

14. 从结构上看,文章首段属新闻消息的什么部分?这一段有什么用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

15. 从全文看,“美国之音”走到穷途末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3. 【命题意图】C检测学生分析段落层次能力,E检测学生对新闻消息文体特征的掌握状况。

答:(5分) C、E(C““电波”由流行变成鸡肋,最终被受众舍弃,是必然的事”是对“其一、其二、其三”的归结;E“形象生动的比喻”非新闻真实性的体现)

14. (4分)【命题意图】检测学生新闻文体特征的理解掌握情况

答:从结构上看,属消息的“导语”;内容上写出“美国之音”在2014年10月起停播广播电台及电视节目;结构上起总领全文主要内容、激发受众阅读兴趣的作用。

15. (6分)答:1. 受美国经济衰退所累,经费难以为继;2.不能满足中国听众接受信息的需要;3. “纯官方声音”受到听众普遍的质疑;4.其先天局限,无法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胃口。(评分标准:答对2、3、4,只给4分)

    相关推荐

    美国之音,从肆意狂奔到穷途末路 阅读答案 美国之音,从肆意狂奔到穷途末路阅读答案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语文阅读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从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在精神文化...阅读附答案 《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阅读答案 《中国竹,意无穷》阅读及答案 一条鱼的狂奔 阅读答案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贾彬阅读附答案 <踏雪狂欢末日“走你”》阅读附答案 《隐忍的痛,肆意的爱》阅读附答案 《途中|雨中奔走十来程》阅读附答案 迷途笛音阅读答案2021 迷途笛音阅读答案三年级 《迷途笛音》阅读答案 美文阅读颠僧(宋)胡舜明州妙昔①僧法渊,为人佯狂②,日饮酒市肆, 《一条鱼的狂奔 周海亮》阅读答案 颜渊为何感叹“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附答案) 西方意象主义者从中国古诗“意象”中阅读附答案 2020,从中国到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 2020,从中国到火星阅读题 《吹尽狂沙始到金》阅读附答案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附答案 《从超越自我到贡献大美》阅读附答案 从超越自我到贡献大美阅读附答案 阅读《吹尽狂沙始到金》附答案 任末负笈从师 阅读答案 辉朝茂《中国竹,意无穷》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咬文嚼字应从意义和声音两方面着眼 阅读附答案 吹尽狂沙始到金阅读答案 《奔跑之梦》阅读附答案 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 阅读附答案 从超越自我到贡献大美 阅读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有答案 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 阅读附答案 《强弩之末》阅读答案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含答案) 《强弩之末》阅读答案(附翻译)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阅读答案 《从仿真到逼真:转瞬显现导演创意》阅读答案 按照国际铁路联盟规定:铁路提速达到时阅读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阅读答案 《奔跑之梦》阅读答案 石渠之事既穷原文附翻译 《说到音乐》阅读答案 欣赏中国戏曲之美 阅读附答案 《从“中国式过马路”看当代中国文明》语文阅读答案 小学低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音、字、词(2) 抗生素的“末路来生” 楚云汐阅读附答案 从三到万阅读附答案 居争夺奔竞之中....阅读附答案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阅读附答案 李国文 淡之美 阅读答案 《从三到万》阅读附答案 找到属于你的音符......阅读附答案 音乐性的美阅读理解最新 音乐性的美阅读概括 碘盐迎来意想不到的全国大抢购......阅读答案 《说到先秦文献之版本美》阅读答案 强弩之末阅读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阅读附答案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阅读附答案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阅读附答案 碘盐迎来意想不到的全国大抢购阅读答案 世界末日不可能在2012年到来阅读附答案 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 阅读附答案 碘盐迎来意想不到的全国大抢购 阅读答案 世界末日不可能在2012年到来,但总有一天会到来...阅读附答案 车到山前没有路......阅读附答案 《中国嫦娥启程奔月》阅读答案 从古到今的桥 阅读附答案 悟成长之美:读《音乐学院的坐位》阅读答案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痴狂”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阅读附答案 自从人们注意到地球周围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阅读附答案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阅读答案 《从微博到微信》阅读附答案 从农民到将军 阅读附答案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阅读附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阅读附答案 从孔子到孟子阅读附答案 从“雾都” 到“霾都”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语文阅读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阅读附答案 《迷路 刘国芳》阅读附答案 奔跑之梦 阅读训练及答案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 阅读附答案 《求学之路》阅读附答案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阅读答案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试题及答案 “音乐之声”节选阅读附答案 天外之音阅读答案 天外之音阅读答案朱以撒 从地震波到预警阅读答案2021 从地震波到预警阅读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阅读答案 《森林之路》阅读附答案 强弩之末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跟穷人一起上路》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1952年,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到……阅读答案 《我们所希望的国画前途 》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