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乡贤与乡村治理 阅读附答案

小编:

  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乡村社会秩序。乡贤是乡绅中的良绅,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他们有些人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走出乡村,在外为官,但是在他们年老退休之后,选择了回乡养老。他们深受儒家礼仪教化的熏陶,一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即便是退隐在野,也不忘教化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如设义田、修水利、办书院、赈灾民等等。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腐与社会的权利和便利,对于地方政腐的政策,亦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同时,他们又经常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着儒家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从大体上说来,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管理只到县一级。这就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使得乡贤对于乡村的治理成为可能。乡贤属于士阶层,其与乡村发生紧密联系当在宋代以后。先秦时期的士主要依附于贵族,如张仪、苏秦之辈,纵横捭阖,在诸国之间逞其舌辩之才;吴起、乐毅之属,学得兵法,志在建功立业,他们都很少与乡村基层发生关涉。秦代不重文教,焚书坑儒,压制读书人,士人虽多散落在民间,但甚至连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谈不上。魏晋重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读书人也多集中在世家大族。有些可以被当作乡贤的,其影响乡里也只限于道德教化方面。

  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才开始打破门阀对士阶层的垄断。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最为典型的要数范仲淹,他晚年捐献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良田千馀亩,设立义庄,在家族范围内进行慈善救助。为此,他还订立了义庄规矩,对米、绢、钱发放的对象、数量、方式、管理、监督等事项均作了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后来吕大钧的《吕氏乡约》更是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和婚丧嫁娶等社会性的活动作了规范性的要求。钱穆先生说,宋代有一种自觉的精神在士大夫社会中逐渐萌茁,这种自觉的精神,就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随着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作为乡村基层的里甲制度逐渐流行,国家将缴纳赋税的职能交给民间社会自行办理,由此形成了明清以来的基层社会自治化。而地方政府往往也因人力、财政上的困难,而难以有效地组织公共工程、福利机构和教育设施等,乡村的组织及公共产品的提供很大程度上依靠乡贤。清末民国,随着科举的废除,乡村的读书人通往上层社会的渠道被阻断,只好走向城市,乡贤大量流失,一向以乡贤为精神领袖的乡民在文化层面丧失了指引,乡村道德水平急剧下降,其留下的交化真空很快被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宗教文化所填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乡村社会急剧凋敝,基层社会动荡不安。

  (摘自胡彬彬《古代乡贤与乡村治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宗族、乡里、乡绅作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秩序。

  B.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立足乡土,利用自身的权利和便利,上利国家,下益乡民。

  C.有些在外为官的乡贤,在年老退休返乡之后,施行乡民教化,积极参与地方事务,维护乡村社会的秩序。

  D.乡贤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作为政府和基层民众之间的中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大体上说,传统中国中央向地方派遣的官员到县级为止就不再有命官,这就为乡村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B.乡贤作为士阶层,参与乡村管理的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深,魏晋时期对乡里的影响仅限于道德教化,宋时成为乡村管理的主体。

  C.隋唐时期,寒门子弟通过考试,有机会获得士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治和地方事务,这些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渐增。

  D.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可以说是宋代士大夫自觉的精神的反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参与地方事务的乡贤典型,范仲淹对家乡事务的参与仅限于宗族内部;后来吕大均的《吕氏乡约》则超越了宗族的范畴。

  B.明清以来,由于基层社会自治化程度提高,再加上地方政府人力、财力上的困难,乡贤在乡村治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可以说是传统乡贤流失的原因之一。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乡村读书人为了寻求发展的途径,只好走向城市。

  D.随着乡贤的流失,乡民失去文化引领,乡村治理失效,乡村社会凋敝,基层社会动荡,以致乡村的文化空间被外来文化占据。

  参考答案

  1.B(扩大范围,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错,应是乡绅中的良绅,也就是乡贤。)

  2.B(张冠李戴,宋时成为乡村管理的主体错,原文是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构成了乡贤的主体。)

  3.D(颠倒因果。)

    相关推荐

    故乡(林贤治)阅读答案 乡贤文化阅读答案2021 乡贤文化阅读理解 社科文“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语文阅读答案 乡村故事阅读答案最新2021 乡村故事阅读理解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阅读附答案 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阅读附答案 乡村的瓦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乡村的瓦阅读答案 刘贤冰《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阅读答案 读莫扎特与忆乡村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乡村里的年味阅读理解答案 乡村里的年味阅读答案 乡村阅读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阅读附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阅读附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附答案 《乡村英文》 阅读附答案 读莫扎特与忆乡村 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附答案 《唐代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阅读附答案 《乡村故事》阅读附答案 《远去的乡村》阅读附答案 乡村的风许俊文赏析 乡村的风许俊文阅读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乡村四月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 阅读答案 乡村教师 阅读答案 乡村素描阅读答案 《远去的乡村》阅读附答案 月是乡村明阅读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新乡村文明:留住乡愁的现代之路》阅读答案 《乡村不言谢》阅读附答案 远去的乡村 阅读附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乡村四月》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 乡村英文阅读答案 乡村英文 阅读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 乡村的瓦阅读答案 乡村情趣阅读答案 《乡村教育杂陈》阅读附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解析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大全 刘希章:幸福的乡村代课教师 阅读答案 乡绅在乡村文化中的影响 阅读试题附答案 甘做乡野一画贤阅读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解析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大全 古诗文阅读理解:归乡(含答案) 《五只鸡的乡村》阅读附答案 乡村的泥土阅读答案 乡村的泥土的阅读附答案 乡村素描的阅读答案2021 乡村素描的阅读答案五年级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乡村文化的保护和重建阅读理解答案 乡村文化的保护和重建阅读答案 《乡村的泥土》阅读答案 乡村的泥土 阅读答案 乡村红麻地阅读答案 乡村的孩子阅读答案 家乡阅读理解答案 家乡阅读理解 《稼乡村 程玉宇》阅读答案 《乡村里的月光》阅读答案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阅读答案 乡村玩具 余继聪阅读附答案 向往乡村的鞋匠阅读附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二元化”的路线...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训练:《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答案]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读莫扎特与忆乡村》(含答案解析) 乡村四月诗词阅读答案 怀念乡村春节阅读答案 远去的乡村阅读题答案 《乡村教师 岳勇》阅读答案 《乡村教师 岳勇》阅读答案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阅读答案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刘成纪阅读附答案 乡村舞会 阅读试题及答案 “抚摸乡村”阅读试题及答案 乡村庙会 阅读训练及答案 《我爱乡村的傍晚》阅读答案 乡村教师 阅读训练及答案 “乡村的瓦”阅读试题及答案 乡村旅游 阅读试题及答案 远去的乡村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阅读附答案 “乡贤文化的人文道德价值”阅读附答案 《乡村的风》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 《乡村的节奏 路军》阅读试题附答案 乡村情趣阅读训练及答案 乡村英文(韩少功)阅读答案 我爱乡村的傍晚阅读答案 《文学与乡愁》阅读附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答案:《抚摸乡村》(含答案) “乡村教师”阅读训练及答案 乡村的风阅读训练及答案 乡村的风 语文阅读答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