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余英时阅读附答案

小编:

严耕望: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余英时

1973—1975年,严耕望是哈佛燕京社的访问学人。那时他已在中古政治制度史的领域内卓然成家。但在这期间,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每天早晨在图书馆前面等着开门,下午图书馆关门,他才离开。1979年春,严耕望应聘到耶鲁大学历史系担任访问教授。和哈佛时代一样,他天天早到晚退,伏案用劝。哈佛和耶鲁两度共学,我亲身体认到耕望是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真正达到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他自己曾明白说过,他一生从不求多赚一分钱,也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因此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浪费宝贵的光阴。1979年他在耶鲁的期间,正值大陆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前来访问,我在家中接待代表团,邀请耕望与会,但他婉辞了,因为他坚守其“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的原则。这种“澹泊自甘、寂寞自守”的性格和他治学的勇猛精进、锲而不舍,恰好互为表里、刚柔相济。

耕望的生命虽然彻底地与学问合一,但他既不是不晓事的书呆子,更无世人想象中那种专家学者的傲僻。相反的,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最通情达理并且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无论是对他的家人、师友、学生或同事,他都抱着一份诚挚的情意:任何人曾对他有过一点帮助,他都永志不忘。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他那些大著作的序跋,便可以获得生动的印证。在学问方面,他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然而他在摘发别人的失误时却从无例外地隐去失误者的名字。他曾说,他一向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这是恰如其分的自我解剖。他从不争浮名和权位,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低到无可再低,宾四师说他的性格“似为柔退”,这些确可以说是近于道家的,然而也未尝不与儒家相合。他平常表现在外的是“柔逊”,但在大原则上却持之甚坚,内心自有不可逾越的尺度。

耕望的研究领域是制度史和历史地理。他的著作无一不从规模浩大、笼罩全面的研究中产生。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而言,表面上看来似为一种概括式的专史,但认真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精密考证的创获。不过他所做的是地毯式的全面考证,而不像多数考证那样,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全面考证必须建立在两个先决条件之上:第一、事前有周密的通盘计划,第二、从计划到执行需要长时期的持续努力。据我的大略估计,《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的完成先后越二十年;《唐代交通图考》更是惊人,几乎是半个世纪了。耕望的著作初看好像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其实由于他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不是传统史学所能范围。他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卷》便已参考了一部《各国地方政府》的中译本,《唐仆尚丞郎表》从传统一方面看固可说与清代徐松《登科记考>同属一类而精密过之。

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宾四师为“四大家”。他于四大家的优点则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绝不是幸致的。

苏东坡说:“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现代中国史学界没有人比耕望更能自用其才的了。陆象山说:“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耕望木讷寡言,终其身与“议论”无缘,他走的是彻头彻尾的“朴实”的道路。

(选自《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严耕望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超出了传统史学所能达到的范围,他的著作也不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

B.严耕望终身致力于学问研究,他的每一项研究都经过精密、全面的论证,因此,他的著作问世都要经过多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努力。

C.严耕望做学问“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这说明严耕望在做学问研究时,自我要求很高,决不借助他人成果或资料。

D.本文弘扬严耕望做学问的朴实精神,反衬出当下学术界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以及在学术上贪图终南捷径的学者的浅薄。

E.作者引用苏东坡的话、陆象山的话,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恰当地评价了严耕望的成就和精神,能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

8.如何理解严耕望“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请结合全文概括严耕望在史学研究上成就巨大的原因。

7.CE

8.所谓“以道家自处”是指严耕望“不争”“寡欲”的生活态度:性格柔退谦逊,不慕名利,甘于寂寞,对物质要求极低。(2分) 所谓“以儒家待人”是指他珍惜人情的忠恕心理:对人真挚、重情意、记恩,待人宽厚。(2分)

9

.① 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 ② 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治学中; ③ 治学严谨,决不稍有假借;④ 治学勇猛精进、锲而不舍; ⑤ 做学问既能延续传统又能吸纳新观点; ⑥ 兼收并揽四大家的优点。 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

    相关推荐

    徐僖: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楷模 阅读附答案 徐僖: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楷模 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英国也有长城据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奥克兰德的《英国文明史》记载阅读答案 张岱年:士林楷模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 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 阅读答案 科学史的真实与不真实......阅读附答案 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余英时)阅读答案 ①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阅读附答案 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都把揭示历史...阅读附答案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阅读附答案 《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阅读附答案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 阅读答案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阅读试题及答案 “《史记》与中国史学”阅读理解答案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阅读答案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阅读答案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阅读附答案 “宛如英雄上中学时”阅读理解答案 中国文学史 节选阅读答案 经学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阅读附答案 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阅读答案 经学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阅读附答案 《国学守望者》阅读附答案 《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史导论 阅读答案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阅读附答案 严凤英阅读答案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 大师,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学术精英.......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阅读答案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阅读答案 《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阅读答案 观念中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 阅读答案 中国建筑的希望阅读附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 阅读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阅读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 阅读答案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语文阅读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阅读答案 “大师,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学术精英”阅读理解答案 当下中国文学原创力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阅读附答案 朴朗呤教授 袁昌英阅读附答案 宋史·李朴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观念中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语文阅读答案 《中国式尊严》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阅读附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阅读答案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阅读附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阅读附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阅读答案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阅读理解答案 淡定的中国人 梁实秋阅读附答案 《网络“国风”的历史时刻》阅读答案 《中国茶史》阅读附答案 量子世界的“中国神探” 阅读附答案 《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百余年》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阅读附答案 中国茶史 阅读附答案 我国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阅读附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阅读答案 “仰望星空的秘密——“钱学森之问”的中国解读” 阅读答案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阅读答案 我向左边望望,身边有我一国的同学……阅读答案 “中国式尊严”阅读理解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回望钱学森》附答案 用“中国时刻”赢得“中国时间”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阅读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 语文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阅读附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二元化”的路线...阅读附答案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阅读答案 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陈蓉霞)阅读答案 客观世界模糊性 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阅读附答案 《国学中的自由》阅读附答案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乙】古之学者必有师阅读附答案 中考阅读答案:余幼时即嗜学……(2013•广州市)(含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阅读附答案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含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理解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阅读答案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阅读答案 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阅读附答案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 ...阅读附答案 世界上越是自傲自满的人,越是没有什么实学。 余幼时即嗜学 阅读答案(2013浙江丽水中考试题) 望天树的境界阅读答案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 (2015临沂中考)【甲】余幼时即嗜学【乙】古之学者必有师阅读答案 余冠英先生传略阅读附答案 关于存在世界的把握,在中国哲学中,气论是一个基本的形态...阅读附答案 《我的中学时代》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