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阅读附答案

小编: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释】: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B 

A.骏马飞奔,如风驰电掣,战士们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B.“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

C.汉地拉弓,匈奴地搭箭,表示射箭动作持续时间长。拉开弓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说明战士们臂力很强。

D.用“星芒尽”“海雾消”,用星芒已尽,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既写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战争的结束。

E.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

(2)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你觉得太白用“独”字,表达“有感”,有哪些思想感情呢?试结合原诗分析。

【考点】58:边塞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中的重要诗句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描绘的核心内容进行思考,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C、不是表示拉弓时间长,臂力强,而是表示战争持续时间短,写出了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D、“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错,这里用的是比喻,其实是大漠,胡地哪来的“海雾”呢?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E、“破敌艰难”在诗中没有表现.诗中恰恰相反,表现的是破敌之速也.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的情节进行具体分析,再就是要把握诗人的生平.太白用“独”抒发的情感是令人震撼的,尤其是诗人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独有霍嫖姚”表现出的是一种英雄主义气概,彰显的是民族情怀,“功成画麟阁”则是对其建立功勋的肯定与赞赏,“独”却极为巧妙突出其贡献的伟大.

答案:

(1)AB

(2)①心中不平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上“麒麟阁”的“只有”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②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或自豪和满足之情).战士们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③对建立功业将领的赞美之情.虽然战将如云,却“独”有少数上麟阁,可见此将领的指挥艺术的高超.(每点3分,答对任意两点6分)

赏析: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旧唐书•李靖传》).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安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然其言又何婉而多风也.”(《李太白全集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相关推荐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附答案 《塞下曲四首(其一)李益》阅读附答案 塞下曲(其六)阅读答案 塞下曲四首·其一 阅读附答案 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苏佑《塞下曲》比较阅读附答案 戎昱《塞下曲》(其六)阅读赏析 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 李益《塞下曲(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白《塞下曲》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两首诗《塞下曲》阅读答案 《塞下曲 李 颀》阅读答案 塞下曲 (其一) 诗词阅读答案 《塞下曲 李益》阅读鉴赏答案 两首边塞诗“塞下曲”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 《塞下曲(其二)》《湖上晚归》阅读答案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阅读答案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战城南》《塞下曲·其二》比较阅读及答案 《塞下曲 戎昱》阅读附答案 《前出塞九首(其八)》阅读附答案 塞下曲诗词阅读答案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阅读答案 王建《塞下曲》阅读答案 杂诗六首(其一)阅读附答案 《杂诗六首(其一)》阅读附答案 苏佑《塞下曲》阅读答案附赏析 《塞下曲》《边上闻笳》阅读附答案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阅读附答案 秋兴八首(其三)阅读附答案 杂诗六首(其一)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阅读训练附答案 华清宫三首(其一)阅读附答案 秋雨叹三首(其二)阅读附答案 唐诗比较赏析“战城南”“ 塞下曲·其二”阅读试题及答案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阅读附答案 《唐诗三百首》(六):乐府之一 王建“塞下曲”阅读试题及答案 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三)》阅读答案 《梅花诗九首(其三)》阅读附答案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阅读答案 夏日三首(其一) 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阅读附答案 遣悲怀三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诗词阅读答案 李白《古风(四十六)》阅读答案 《塞下曲 玉帛朝回望帝乡》阅读答案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诗词鉴赏答案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阅读答案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阅读答案 奉使道中作三首(其一) 阅读附答案 得雨四首(其三)诗词阅读答案 夏日三首(其一)诗词阅读答案 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阅读答案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阅读答案 《夏日三首(其一)》阅读鉴赏答案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阅读附赏析 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一)》阅读答案 《拟古十二首》(其三)诗词阅读答案 苏轼《南堂五首》诗(其三)阅读答案 李白《行路难(其一)》阅读答案 “江间作四首(其三)”阅读试题及答案 张仆索《塞上曲》戎昱《塞上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塞下曲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阅读附答案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塞下曲 玉帛朝回望帝乡”阅读试题及答案 村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阅读答案 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 杨万里阅读附答案 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阅读答案 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训练六则附答案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八)》阅读答案 《青楼曲二首》阅读附答案 水塔上的小白杨 ( 李首峰)阅读答案 《荔枝叹》《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塞下曲特色 戴叔伦《塞上曲》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阅读附答案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阅读附答案 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一)》阅读试题及答案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 阅读答案附赏析 《在金日作三首(其一)》《不眠》对比阅读答案 《永王东巡歌①[其二] 李白》阅读答案 《夏日三首(其一)长夏村墟风日清》阅读答案 李白《东鲁门泛舟两首》阅读答案及赏析 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原文、译文与赏析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阅读附答案 古诗文阅读理解:塞下曲与春夜洛城闻笛(含答案) 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解析 李白《行路难(其一)》原文、注释及解说 高考古诗阅读试题及答案:《江间作四首(其三)》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阅读答案 《上李邕 李白》阅读附答案 《第六条白裙子》阅读附答案 《舟中二首其一》阅读附答案 《吴门昆曲六百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