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寿命的阅读附答案

小编:

  文化遗产的寿命

  任继愈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无非是说他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 ,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他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他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释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的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是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 ) (3分)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它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C.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

  D.“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3分)

  A.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

  B.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C.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D.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3分)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C.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D.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答案】

  1.B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B( B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2.A(《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错。)

  3.D(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相关推荐

    文化遗产的寿命 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文化遗产的寿命 》(含答案)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阅读答案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语文阅读答案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阅读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答案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 阅读附答案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答案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理解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答案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理解 《保护遗产 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阅读答案 《石库门里弄文化遗产》阅读答案 《女儿的“遗产”》阅读附答案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阅读附答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阅读训练及答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阅读附答案 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 阅读答案 活着的遗产—关于民间文化传承人(节选)阅读答案 父亲的遗产金狐阅读理解答案 父亲的遗产阅读理解 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活着的遗产——关于民间文化传承人(节选)》阅读及答案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阅读附答案 《石库门里弄文化遗产》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阅读试题及答案 “我们的文化产业”阅读答案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语文阅读答案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含答案)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2021 寿命最长的灯阅读答案 《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13元“遗产” 阅读附答案 《“遗产”13元》阅读附答案 刘墉《“真”贵的遗产》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文化生产力》阅读附答案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 《13元“遗产”》阅读答案 13 元“遗产”阅读答案 13元“遗产”阅读答案 “女儿的“遗产”⑴那一晚”阅读理解答案 13 元“遗产” 阅读答案 “文化产业”阅读及答案 《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误区种种》语文阅读答案 《生命的化妆》阅读附答案 《阿Q正传》中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时,阿Q对革命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阅读答案 生命的化装阅读附答案 《河流的文化生命》语文阅读答案 关于论艺术的产业化原文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13元遗产阅读理解及其答案最新 13元遗产阅读主要内容 《长寿村的长寿秘密》阅读附答案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农耕文化发展较早....阅读附答案 《13元“遗产”(13分)》阅读答案 13元“遗产”凤仙草......阅读答案 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 阅读答案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功能”阅读理解答案 手工是一种遗产阅读答案 13元“遗产” 阅读训练及答案 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功能”阅读试题及答案 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 《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 13元“遗产”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煤的现代化利用—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统 阅读答案 “中国缺乏产生杰出人才的文化环境。”语文阅读答案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阅读附答案 《13元“遗产”(13分)》阅读训练及答案 《“绿色革命”的黑色副产品(11分)》阅读答案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阅读附答案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阅读附答案 《13 元“遗产”》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语文阅读答案 《河流的文化生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阅读附答案 文化的附加值的阅读附答案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阅读附答案.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阅读附答案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 》阅读附答案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阅读答案 遗落的种子阅读文章最新 遗落的种子阅读理解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阅读答案 母亲的遗画的阅读附答案 “绿色革命”的黑色副产品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阅读附答案 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 阅读附答案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阅读答案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阅读答案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 草容阅读附答案 河流文化生命 阅读答案 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阅读答案 “13元“遗产”风仙草,那一晚”阅读理解答案 生命的化妆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文化的附加值》阅读答案 《牌楼的产生》阅读附答案 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 阅读答案 树木长寿之谜的阅读附答案 《文化的附加值》阅读答案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