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文章讲解

小编:

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的意图,以下是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文章讲解,请同学们学习。

一、课文内容说明

本文旨在从人生境界的角度去论述哲学的任务。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二、质疑思辨

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觉解与否?

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

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

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5.“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道惟有道德境界中人才了解社会的存在,而功利境界中人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

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6.儒家所提倡的“正其义不谋其利”,将“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冯友兰先生又将这一套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是否合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是把义和利结合起来,求得二者的一致才现实?

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正其义”就绝对不能“谋其利”,反而使某些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口是心非,导致人格分裂。还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说得合情合理:“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7.“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这里所说的“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宇宙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说“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这就是,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即使只说地球吧,社会整体之外,还有自然界,而地球在宇宙之中,又只是一个小小的整体。从“天地境界”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宙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宇宙之中,除了社会利益之外,确实还有自然界的利益,宇宙的利益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9.“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何谓“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于宇宙有利。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10.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

11.“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也称“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指个人的某种道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

12.什么是人与宇宙同一?为什么说在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他到了理智世界,他的行为完全符合宇宙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天人合一”。

宇宙是物质的,人与宇宙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达到天人合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

13.冯友兰先生认为,天地境界的人,“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这样说来,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实际上还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有什么意义呢?

人不但有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人有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精神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人生有了最崇高的意义。另一方面,人生境界高,他做事,当然比别人做得好,更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宇宙。

14.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人世。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表现。

这里所说的“未来的哲学”是指世界未来的哲学。作者认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这样,中国哲学就可能对世界哲学的重构有所贡献。

15.冯友兰先生把哲学的任务单纯地界定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是不是过于简单了?

冯友兰先生一再提到“中国哲学的传统”,确实,“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用世界眼光来看,中国哲学的内容也不能说不偏狭。拿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提高人生境界确实是哲学的一个任务,但是把哲学的全部任务说成惟此而已,恐怕也不行。所以,说“哲学的任务之一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似乎才适当。

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文章讲解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成绩。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原文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生的境界作者简介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人生的境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孔孟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人是什么作者简介 总结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知识重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谈中国诗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之齐人有一妻一妾知识点 高三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词语解析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过秦论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庄暴见孟子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 高二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词语解析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蜀道难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将进酒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兵车行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变形记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之弈秋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百年孤独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登岳阳楼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琵琶行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等待戈多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墙上的斑点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五课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归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2016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客至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知识点 2016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阿Q正传知识点 高二新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句名段 解读人教版语文一年级第五单元知识复习纲要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五单元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一年级第二单元下册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6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峨眉山月歌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人生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的空中楼阁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集锦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原文阅读之《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知识点(第六单元)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六单元知识点讲解 2016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旅夜书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花未眠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4年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归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五单元 新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字词复习 初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人教版) 鲁人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劝学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字词解释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册第六单元师说原文及注释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闺塾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陈情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之登高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五单元)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字词复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师说白话译文分享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初二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人教版) 精编语文一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重点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创作背景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寓言四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五单元 总结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高一下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师说创作背景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6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春夜洛城闻笛知识点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荷塘月色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地坛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