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小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代诗歌五首》(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第一次“遇到”的古代诗词,因此,该组诗歌的教学,对落实诗词教学的课程目标,显得尤其重要。

这里推荐荆州市刘海源老师《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例。刘老师对诗歌教学有他自己的领悟,他谈到,优秀的古代诗歌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对学;仁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会起到尤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古代诗歌的学习,他强调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并尽可能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提出要根据诗歌的意境、诗情、诗昧、诗节、诗眼、诗律、诗韵进行诵读创造。我以为,这都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当然,“诗无达诂”,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如此。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刘海源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

《观沧海》

师:同学们,有谁能讲一点关于曹操的故事?

生:我知道,他是一很坏的人,他逃跑的时候杀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想篡位当皇帝。

生:他多疑,而且很凶残,杀死华佗,自己脑颅里长毒瘤死了。

师:看来,曹操在同学们的眼里没有好的印象。其实,曹操是一位大英雄,而且是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并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我们现在开始一起学习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谁知道的信息最多。

(学生读书三遍。)

生:我从诗句知道这首诗写了如下内容:碣石、沧海、山岛、树木、花草……

生:不是花草,而是百草。还有秋风、洪波、太阳和月亮、银河。

生:老师,我认为还有歌,好像曹操在唱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曹操是什么时候看沧海,是白天还是夜晚?

生:肯定是白天,哪有漆黑晚上去看大海的事?

生:不对,是白天和晚上都看过,因为诗中说“日月之行”,就表明两个时候都去过。

师:看来曹操真是一个诗人,很有雅兴的。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暂且不评价。我还有疑问:太阳和月亮是从哪里出来的呢?银河又从哪里出来的呢?

(学生沉默。)

生不太清楚……

师:假如诗中有答案,你能找出来吗?

生:(读课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和银河都是从沧海中来。

师:同学们,你们对宇宙有了解吗?日月和银河都是从地球的沧海中出来的吗?

生:不是的,诗中说沧海能装下日月和银河,是错误的。老师,您说曹操是一位诗人,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师:是的,诗人连常识也不知道,是有些名不副实吧!不过,我们知道有一句熟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你们思考一下。

生:是宽宏大量的意思,就是不怕别人说闲话。

师:这句熟语中,把“宰相肚”比作了什么?

生:我想宰相肚可能比作“江河湖海”,因为只有江河海洋里才能行船。

师:既然能用“江河湖海”来比喻人博大胸怀,那么,涛中是用什么来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的?

生:日月和银河。

生:不对,应该是沧海,因为诗中不是说日月银河出自于沧海吗?既然沧海能吞吐日月银河,沧海就比日月银河大,所以,诗中用沧海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

师:看来,我们前面讨论的问题就有办法解决了,争辩白天与夜晚,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四句诗根本不是诗人眼前的景物,那又是什么呢?

生:是诗人的感觉。

生:是诗人的想像。

师:分析不错,哪些又是诗人所见到的实在景物呢?请渎课文。

生:(齐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这首诗既有实景也有虚境,虚实结合。全首诗条理清晰,一日了然。读到这个时候,我们也解决了最后两句诗的问题。

生:因为课文上有说明,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师:请同学们读背这首诗。

(点评:这首诗不太难,就要求教师用最经济的手段传达最丰富的内容;,就这首诗来看,教学目的明确,探究问题深刻,学生活动充分。教师在这一堂课中,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理出总问题,这既疏通了诗的疑难点,也抓住了主线,产生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次北固山下》

师:离愁别恨,自古有之,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事淹蹇,音书滞阻,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由此乡愁成了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现在学的这首诗,就是写乡愁。我们要学习诗歌的朗读方法,在读中去理解诗的意蕴。请同学们先读诗,扫清一下字词。

(学生读书,老师板书题目。)

生:我对第一句的意思不太懂。

师:我们先弄清“客路’、“青山”的含义。

生:客路是旅途的意思,青山指北固山,就是“外”这个字不大理解。

师:不懂不要紧,读后一句就可以有些眉目了。诗人这时在旅途中是步行,还是乘什么交通工具?

生:诗人是乘船在江中,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师:很精当,读懂了诗的意思,而且也理清了诗的特殊的结构形式。而且把“外”和“前”的意思也说清楚了。我有一问题不懂,想请问一下同学们,诗人的家乡在何方?

生:是洛阳人,课文下面的注释已经说明了。

生:(补充)老师,其实诗中就有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师:看来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途径去解决。看注释,是学会查资料的方法;读诗句,是学会深读课文的方法。孤身一人在南方,远离家乡,你们能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因为与“乡书”、“归雁”遥相响应。

师:感悟颇深,说出了诗中的妙处。我想问一下,诗人行船江上,又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读一下诗吧!

(学生读诗,并且讨论。)

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风平浪静,帆端端正正地挂在桅杆上。

师:说得多么有诗意,同学们能指出这两句诗中哪几个字用得好?

生:我想有这四个字:平、阔、正、悬。因为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文章注意动词的使用。

师:我们知道了船行江上的情景,诗人行舟又是什么时间呢?

(学生读诗讨论。)

生:有些糊涂,里面点了几个表时间的字:日、夜、春、旧年。好像有些矛盾,不好回答。

师:我们先疏通一下几个词。“海日”和“残夜”是什么意思?

生:“海日”是海上的太阳;“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际。

师:那么,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生:夜将尽未尽之时而东力·海日已经冉冉升起,当旧的一年还没有逝去而江上已呈露出春意了。

师:对于刚才不懂的表时间的词,我们应该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了。同学们能从这两句诗感受出代表美好的事物吗?

生:过年。因为诗人是在年夜里行舟到天明。

师:有道理,不过谁还有自己的看法?

生:准确地说,应该是这两个字:“日”和“春”,它们才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人”两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意志和情思。其实,诗人并不是太苦闷,而是乐观的积极的。

师: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行驶。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人。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下面我们学习一点读诗的知识。五言律诗按音节划分,形成“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奏。

(老师板书,听录音范读,教师指导划分音节,找韵脚。)

(点评:教学这首诗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诗的内容。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在岁残腊尽之际怎没有思乡之愁呢?老师在导入语里已经给这首诗定了感情基调。教学中的读、品都是围绕这条线进行的。第二,从诗的形式。这其中抓了两个宇:读与品,读中有品,品中有读。品字眼,也是为了理解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一个环节,划音节找韵脚,弄清楚格律诗的特点,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

《钱塘湖春行》

师: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让人醉心于西湖美丽的景色,心向往之,去领略一番她的神韵。现在,请同学们读《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写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色?

(学生大声朗读诗。)

生:春天,而且是初春。

师:我们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

生:“水面初平”,初春的雨水还不大。

生:“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莺争着栖集在朝阳的树枝上。

生:“啄春泥”,燕子才回来筑巢。

生:“没马蹄”,草还没有长深。

师:下面,我们听录音读,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

(学生听录音,并且模仿朗读。)

师:我们听出春天的什么景色?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出小孩子欢快的叫跑声,估计他们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到了湖面上划船戏水的喧闹声。那时候的船应该是木制的,船上应是一对对情人在谈恋爱。

(笑。)

师:想像丰富,不过那时的人们还不能如现在这样自由。还能够听出什么来?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与三两个好朋友,迎着风在湖堤上欣赏湖光山色,好不惬意。

生:我听出几个小燕子在树上争食,老师,您听,燕妈妈还在轻声地说:“孩子们,小声点,别急嘛。”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春天的花的香气进了教室。

(笑。)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想像,又切实际,同学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很强啊!不知谁能用耳朵听出色彩来?(学生笑。)我们从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

生:有绿和白。

生: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所以也是色彩。

生:“冰”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师:愿你们用美丽的画笔去描绘多姿多彩的春天吧!我们接下来,看多媒体画面,请先用口头表达,然后用笔去写。

(略。)

师:七言律诗从音节上划,形成“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的节奏。请同学们划一下这首诗的音节。(学生听录音,再由一学生范读,学生竞背。)

(点评:这节课从“听”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其实,这个“听”字,不仅仅是听觉方面的活动,而且是心灵感官的互动。这个“听”是回忆的过程,是叙述的过程,是想像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想诗”的过程。这节课从“看”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写作能力。最后出现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先看画面说,说出画面的诗情来;然后写,写出画面的诗味来。 )

《西江月》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首诗,体裁各异,有古体诗,有近体诗(即格律诗);内容不同,有描写景物,有抒宏愿壮志,有叙个人情怀。下面我们要学一首词。词作者是南宋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与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作,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上饶黄沙岭的途中,所看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所感受的情绪。请同学们先读词。

(学生读词二遍。)

师:我们先说说对这首词的总体印象。

生:这首词不是写战争,也没有反映政治斗争,而是在写农村夏天丰收的景象。

生:我认为回答不太准确,因为词中没有说亩产多少,而只是说了“稻花香”,这应该是稻谷打苞扬花的时节,根本没有收割,哪里又谈得上丰收呢?

生:词中不是有“丰年”二字吗。

师:读书要注意细节,其实这两个同学的观点都有道理。如果把“丰收的景象”加一个词,你们认为加一什么词呢?

生:在望。

师:好,即将丰收的喜悦表现出来了。你能从某一个视角说出一个画面吗?

(学生读词。)

生:皓月当空,清风徐来,乌鹊惊鸣,蝉噪静夜,远处传来一片青蛙咕咕声,那乘凉的农夫在相互说着今年的收成。这是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

师:用诗的语言去说词,真正了解其中的滋味。

生:我认为还有一幅,茅店躲雨图。

生:我认为都不对,因为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时间流程,它是由多组镜头组合而成的,如果我是影视导演,应该由多个画面去表现词中所写的内容。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思路开阔,还想到了影视技术。好,我们再来读词。

(学生读词两遍,老师放录音。)

师:清一个同学示范读一下,老师再范读一遍。看谁能把这首词背下来。

(师生先后范读,学生再读,背词,检查,并教学生划分词的音节。)

师:课后留一个作业。请你用优美的语句来叙述这首词的内容。

(点评:说画面,是这节课的特色。说画面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内容、体会其中的情趣的过程。先是说总印象,在说总印象时,师生共同探研,教师引导,理清词的内容。再从多角度去说画面,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描述一个画面:“皓月当空,清风徐来,乌鹊惊鸣,蝉噪静夜,远处传来一片青蛙咕咕声,那乘凉的农夫在相互说着今年的收成。这是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用词简洁,四字词读来很易上口,表现了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说画面,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从导演的慧眼去拍摄美丽的画面。)

《天净沙》

师:下面我们开始学一首散曲。请同学们先读曲。看谁能够在3分钟之内把这首散曲背下来。

(学生读书5分钟后检查背诵。)

师:同学们3分钟就能把这首散曲背下来,说明这首28字的小令易于吟诵。你能说说对这首小令的感受吗?

(学生读书,分组讨论。)

生:从题目就能感受到一种悲戚的景象,秋天百草凋谢,万物肃杀,毫无生机,这是秋的意思;“思”呢?不外乎有相思、愁思、哀思、思念、思乡、思亲等意思。

生:这首小令表现的是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因为曲中有一句说:“断肠人在天涯。”

生:有些词语写得很凄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生:有些词语写得很温馨:小桥、流水、人家。

生:凄苦中有暖意,悲愁中有喜悦,清冷中有温馨。

生:老师,我认为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其实是那流浪天涯的断肠人所幻想的情与景。

师:想像奇异,不同凡响。

生:那不应该是想像的虚景,我们可以叙述他的情感流程: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归巢了。旁边,小桥流水的稀疏村舍,已是炊烟袅袅。骑着瘦马的游子还在荒凉的古道上,疲惫地走啊走。唉,夕阳西下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愁肠寸断啊。

师:同学们,展开你的想像,构思一段游子思乡的情景,作为课外作业。我们学完这五首诗歌,我想通过对对联的形式考考大家,请你们作好准备,明天进行。

(点评:因为《天净沙·秋思》仅28字,短小精悍,所以采取了先背再品的教法。在教师的引导和调动下,品析也很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能感觉出诗句两种不同的物象,再体会出其中的意象。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学习的热情,学习方式有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发现、探究。)

【与教者的对话】

史:刘老师,据我了解,你对古代诗词的教学还是独有心得的。学诗,古人尤其强调吟诵,课程标准也强调“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里,我想请你先谈谈你在这方面的认识,最好结合你平时的诗歌教学来谈,这样有利于把话匣子打开。

刘:的确如您所说,古代诗歌教学中,应该十分注重诗歌的吟诵。我认为,吟诵是诗的兴味的发端,也是对古代诗歌欣赏的第一步。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不下一番苦工夫,不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我们学习古代诗歌向来注重背诵。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变化,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宇、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它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现代的中学生虽不能完全了解诗的声调、平仄、押韵,没有“韵”的观念,但他会从背诵里觉出一些细微的分别,吟出诗的好处来。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积累语言,增添文化积淀。

诗歌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汉语修辞,都有各自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排列组合,组成动听的乐章。阴平、阳平给人以高昂、热切的感觉,上声、去声给人以深沉寂寥的感受,延伸开来,产生出各种情绪,诸如:开阔、遥远、悠久、明亮、孤单、冷落、阴暗、悲凉,不一而足。古诗词又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正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更不能什么几步法。须懂得:学生是有个性的,每名学生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拿什么腔读什么调都可以。只要真正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物、诗中情、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

史:“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这是不错的。但是,你这里的“放手”,应不应该有“度”的把握?或者说,你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循着怎样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诵读”的呢?

刘: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开拓学生想像,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外物和诗人内情猛烈撞击或交融时,就会形成动人的诗篇,就会产生千古绝唱。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不能把秀气、灵气教丢了。如果把灵动的、活泼泼的诗词教僵了,教呆板了,就使它们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教学时应整体把握,朗读吟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像,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人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史:所谓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这个意思。不能为读而读。

你注意到了诗的灵动,也很注意学生想像的拓展,特别是强调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发展。这应该是抓住了诗歌教学的“牛鼻子”。这里,我还想知道你个人对《古代诗歌五首》的把握。因为即使是强调学生个体在诵读中对诗歌独到的感悟,但作为“引导者”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仍是至关重要的。

刘:诗言志,所以要弄清楚诗歌的抒情性原则,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如《观沧海》表现了曹操昂扬奋发、积极进取、胸怀远大的精神。《次北固山下》全诗透露出一缕缕思乡的情绪,怀念亲人,怀念家乡,离愁别绪,纷至沓来。《钱塘湖春行》赞美西湖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色,仿佛真让人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使人心醉神迷,去领略一番她的神韵。《西江月》勾画了一幅江南农村夏夜图,抒发了农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达了天涯断肠人的孤寂凄苦的愁思。学生在阅读时,要潜心贯注于诗中,体会诗是怎样表现情感的,而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内容。

史:我谈到了,《古代诗歌五首》是学生在初中最先接触到的古代诗歌。这一组诗歌的教学,对整个中学阶段古代诗歌的教学,尤其具有意义。那么,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你认为,作为一个初中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准备?古代诗歌教学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

刘:教古代诗歌,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古典文学功底,自己脑子里要储存一定数量的诗词,讲起来就不至于单调乏味。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使我们的文学修养不深,对古典文学缺乏应有的敏感和兴趣。而我们的前辈们,他们大都功底深厚,讲起来游刃有余,任意遨游。不仅讲诗能解人颐,而且都还会吟诗作对,相互唱和,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基于语文教师底子薄的原因,就要求我们平常下一点苦功夫,钻研一下古代诗歌。

“三分诗,七分读”,说明诗歌朗读的重要性。我们常常把古代诗歌课变成高深的不懂不通的解析课,因为自己昏昏的教师,也教得学生满眼迷雾。所以,教古代诗歌时,务必使学生读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来,读出诗的轻重缓急来,读出诗的悲欢离合来……朗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配音朗读、配画面朗读、配剧情朗读等。像曹操的《观沧海》还可以利用电视,去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

    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五首》重点难点 古代诗歌五首 15 古代诗歌五首 15 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重难点突破 十五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建议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学法指导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4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古代诗歌五首》教法建议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5 《古代诗歌五首》词语解释 《古代诗歌五首》典题例析 《古代诗歌五首》生字注音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2 《古代诗歌五首》有关资料 《古代诗歌五首》复习设计 《石壕吏》等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问题研究 《古代诗歌五首》课时训练 《古代诗歌五首》课题研究 《古代诗歌五首》中心意思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简析 《古代诗歌五首》复习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原文阅读 《古代诗歌五首》结构分析 《古代诗歌五首》写作特色 《古代诗歌五首》问题探究 《古代诗歌五首》课标解读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导读 《古代诗歌五首》整体把握 古代诗词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七上15课)1 《古代诗歌五首》多音字辨析 古代诗词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七上15课)2 《古代诗歌五首》多音字辨析 七年级上教参: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背景知识 《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训练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达纲练习 古代诗词曲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达纲练习 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案 《古代诗歌五首》字词综合运用 古代诗词曲五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15古代诗歌五首 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古代诗词曲五首2 古代诗歌五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5古代诗歌五首(人教版七年级上) 《古代诗歌五首》关于诵读的教学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初一古代诗歌五首语文家庭作业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设计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五首》教材理解 《观沧海》赏析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实录范例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考点知识 《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材理解 《钱塘湖春行》赏析 古代诗词五首(教师中心稿) 《诗词曲五首》课文评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材理解 《次北固山下》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诗歌五首 《诗词曲五首》课文评点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15课 古代诗歌五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