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小编: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说明文。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根据单元编写目的和课文文体特点,确定了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二是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重点是“弄懂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及奥秘”,一个难点是“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本文长近3000字,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基本弄懂有关克隆的知识,并且还要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出新课改的思想,把课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是我在设计这堂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我采取了以学生自学知识为主,老师指导自学方法、辅导解答疑难问题为辅的教学设计。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感觉基本上完成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上课前,为了便于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辅导学生自学,我把学生的座位做了一下调整:两排中间空出一排,这样老师可以观察到所有学生的自学情况。

一上课我采用谈话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一位生物学专家要到我们学校来做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希望了解哪些与克隆有关的知识?”

生:我希望了解什么是克隆。

生:我希望了解怎么进行克隆。

生:我希望了解克隆有什么意义。

我接着问:“你希望这位专家在做报告的时候注意些什么?”

生:我希望他能讲得通俗易懂。

生:我希望他能举一些例子。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导入。第一个问题,概括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介绍什么;第二个问题,就是本文的写法上──怎么介绍。这两个问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这样的导入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让学生理解的问题,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明白了,也为下一步自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我让学生跳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小标题,看看课文到底介绍了哪些与克隆有关的内容,是不是通俗易懂,并举了一些例子。

学生以前可能自己读过这篇文章,对于这两处问题可能没有思考过,有了刚才的导入,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

由于课文较长,让学生全部自学,时间不允许,自学效果也不会好,还会把交流、探究的时间挤掉。

因此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学一部分,并用多媒体打出自学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用横线画出你从这一段中学到的知识;

准备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讲授你学到的知识(讲授之前可以讨论),并想办法把知识讲清楚,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能够听明白。讲授时尽量不看课本,可以举例子、借助板书、图表等等。

3、在课本空白处用一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悟。(教师做示范)

4、自学过程中遇有疑难问题,可以查阅工具书,可以举左手向老师请教。不到讨论的时候不要问同学,以免干扰别人的学习。

学生对要求没有疑问,完全看懂之后开始自学。

之所以要把自学要求打出来,是因为,学生一开始自学掌握不了自学的方法和步骤,

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对照。

学生自学的过程,老师看起来轻松,其实是最忙碌的时候。一要观察自学的进度,了解自学的情况;二要对自学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纠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思维偏差;三要给主动提出疑问的学生解答疑问。这一步骤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学生边读边画边写。自由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自己想学习的知识,思考自己愿意思考的问题。

当学生自学得差不多的时候,我让小组交流,交流自己学到的知识,写下的感悟。由于小组成员之间自学的是同样的内容,他们自然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组内交流结束开始班内交流。

提出要求:

各小组的同学按刚才提出的要求,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写下的感悟,一同学介绍完之后,本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还要做好圈点、勾画和记录,学习别人的长处,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请求解答。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发言为主,老师只起到了一个主持人的作用。适当的时候,也提出一二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如“同样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克隆鼠没有多大影响,而克隆羊却震动了世界?”这是跨部分的问题,学生自己发现不了,教师提出来,可把思维引向深入。

克隆羊的过程,由于专业术语较多,初中生不容易看懂,于是我制作了一个动画课件形象直观地揭示出这一过程。

讨论结束我没有对课文的知识和写法进行总结,而是对这堂课的自学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我们在45分钟的时间里能学到这么多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首先感谢本文的作者,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更应该感谢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交流的同学,是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奉献给了大家。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热情地讨论。刚才我们是分段自学,然后在组内与班内交流的,我觉得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克隆知识还不够全面和牢固,因此,我建议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把课文的知识要点整理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我们在45分钟的时间里能学到这么多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首先感谢本文的作者,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更应该感谢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交流的同学,是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奉献给了大家。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热情地讨论。

并布置一个缩写练习:

刚才我们是分段自学,然后在组内与班内交流的,我觉得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克隆知识还不够全面,因此,我建议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把课文的知识要点整理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这一练习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合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的能力。

这节课是我参加章丘市课堂教学全员创优,在本市实验中学上的。这堂课从多方面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足之处,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这种方式的学习,可能还是习惯于接受性的学习,乍上这样一节课,不太习惯,不很适应,不过,我觉得我们不能因此牵就学生而墨守成规,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方式上,不去探索,不去追求,而是应该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相关推荐

    《奇妙的克隆》课堂实录 《奇妙的克隆》课堂实录 《奇妙的克隆》课堂实录 《奇妙的克隆》课堂实录1 语文《奇妙的克隆》课堂实录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及教后反思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2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说课案 《奇妙的克隆》中心意思 17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 28、 奇妙的克隆 17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说课稿 《奇妙的克隆》说课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案6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奇妙的克隆》说课稿3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学案12 《奇妙的克隆》导读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实录 《神奇的克隆》教学实录 《奇妙的克隆》课文简析 《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 《奇妙的克隆》教案4 《奇妙的克隆》教案5 《奇妙的克隆》课时训练 《奇妙的克隆》说课设计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奇妙的克隆》单课淘金 《奇妙的克隆》学案2 《奇妙的克隆》教案2 《奇妙的克隆》教案9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奇妙的克隆》教案3 《奇妙的克隆》学法导引 《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杂谈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7 《奇妙的克隆》词语解释 《奇妙的克隆》写作特色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3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10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A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B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3 《奇妙的克隆》原创教案 《奇妙的克隆》评选教案 《奇妙的克隆》有关资料 《奇妙的克隆》重点难点 《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 《奇妙的克隆》课后题及答案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4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5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