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刘禹锡与竹枝词

小编:

一、竹枝词的起源

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据《乐府诗集》载:“竹枝,巴歙也。”巴即巴郡,在今重庆市东部奉节至宜宾一带;歈即民歌。这种流传于渝东一带的民歌,古已有之,盛行在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的部落里。

巴人善歌舞,巴人民间的竹枝词,都是能唱能跳的,类似于今于的灯歌。每逢佳节喜庆,巴人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击鼓踏歌,联唱竹枝。今天,我们已无从目睹远古的竹枝歌舞,但从宋朝孙光宪所作的竹枝词中,还可依稀看到远古竹枝词的原貌。其中一首是:

门前春水(竹枝)白频花(女儿),

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撒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从这首涛中可以看到,竹枝词的原型在每句第四个字后衬以“竹枝”,每句句末衬以“女儿”。至于这两个衬词的确切意义,运用现在的汉语词义已无法解释。有学者考证认为,这两个衬词是唱竹枝时群相随和之声,其汉字记音已经遗失,但估计与唱竹枝时使用的道具和动作有关。竹枝词的得名,就缘于第一个衬词。

竹枝词一直在巴人民间流传,但到了唐代,竹枝词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诗体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将竹枝词从巴人民间引入文学殿堂并发扬光大的,当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可以说,竹枝词是经过刘禹锡的发掘、加工和创新,才得以广为传播并大放异彩的。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进士。刘禹锡曾和柳宗元等参加永贞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遭贬。公元822年,即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刘禹锡来到三峡,这期间,刘禹锡创作了《竹枝词九首并序》、《竹枝词二首》。刘禹锡的这十一首竹枝词,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诗人黄庭坚评价说:“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清代翁方纲评说刘禹锡“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

刘禹锡在竹枝词的序言中,曾说他的这些诗歌,是受了屈原《九歌》的启迪而作。“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竹枝词序》)然而,可能连诗人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峡竹枝词在他的倡导下,会在文学史上光芒大白,后世传唱不衰。

二、竹枝词的艺术风格

竹枝词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集曲、乐、歌、舞于一体,唐宋时期,在三峡一带相当普及,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曾在三峡为官的陆游,其诗中就有“通衢舞竹枝”的记载。从刘禹锡的《竹枝词序》中可以看到歌舞竹枝的大致情形。“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仟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竹枝词序》)刘禹锡采撷竹枝的地点是建平,即今重庆市巫山县,古属夔州,其时刘禹锡正任夔州刺史。

刘禹锡在建平看到乡中百姓联唱竹枝,有人唱,人有吹短笛,人有击鼓来和节拍,唱歌的人还边唱边扬起衣袖起舞。听听竹枝的乐曲,符合黄钟宫的羽调,结尾部分乐音激切好似吴地的民歌,虽然唱词杂乱分辨不清,但音乐跌宕宛转,犹如卫地民歌一样动听。

岁月沧桑,世事变迁,一千多年前刘禹锡所看到的竹枝歌舞已经不复再现,但步人文坛的竹枝词,却大放光芒,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竹枝词在内容上泛咏风物、歌咏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语言上,竹枝词通俗自然、清新活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竹枝词作为一种民歌,还继承了《诗经》、《乐府》的优良传统,广泛采用比兴、谐音、双关的手法,民歌韵味丰富典型。竹枝词的这些艺术特征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二

善用比喻是竹枝词的一个特点,特别是善于将身边物、眼前景拈来随时作比,而不象其它诗作中有一系列较为固定的对象。这首诗巧用比兴手法,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出了一个少女对心上人的依恋与担忧、挂念和忧愁。由愁而写恋、由忧而写爱,由对心上人的猜疑写自己的忠贞,感情细腻柔美,读来起伏有致、韵味悠长。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使用谐音双关,“晴”与“情”谐音。全诗以独白的口吻,唱出了在杨柳青青的春光里,一位船家姑娘对情郎的追问:东边太阳出来了,两边还在下雨,你不是说没有晴天吗?怎么还有呢?船家姑娘情思柔婉,神韵自然,毫无做作之态。

翟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七

此诗借瞿塘峡的艰险,抒发对人世的感慨。妙在比兴的运用,用瞿塘之险设喻人心之恶,并在设喻的同时层层深入,揭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刘禹锡当时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遭贬,辗转到了三峡,可谓食尽人间甘苦,不由产生愤世嫉俗、人不如物之感。这首诗即是文人仕途失意饱尝人间冷暖的写照,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竹枝词清丽宛转,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刘禹锡在三峡听到了竹枝曲凋,虽是依声作词,但在竹枝词的韵律上又作了一些改进。一是押平声韵,改变竹枝词原先的仄声韵,使曲子更加轻快悠扬。二是注意平仄的搭配,竹枝词首句以仄声起始,先造成激昂之势—次句以平声为首,使节奏转慢,化高亢为舒缓。第三句再以仄声起音,形成顿挫之势,又由轻柔转为昂扬。末句再以平声收束全篇,复使曲调再次呈现宛转之势。这样的平仄变化使曲子如行云流水,又似澎湃的海涛。明代董文焕评说竹枝词:“其格非古非律,半杂歌谣。平仄之法,在拗、古、律三者之间,不得全用古体。若天籁所至,则又不尽拘拘也。”

三、历代文人与竹枝词

竹枝词一直在三峡民间流传,到过三峡的历代文人,见到峡江巷里乡间的竹枝歌舞,无不受其影响,或在涛作中记录听闻竹枝的感受,或依曲填词,创作竹枝词。相传刘禹锡不仅能写竹枝词,而且能唱。与刘禹锡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涛人白居易,曾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常与刘禹锡一唱一和,人称“刘白”。白居易在诗中屡屡提到歌唱竹枝的情形,自己也写了四首竹枝词。这四首诗多为诗人聆听竹枝的感受,现选录其中两首。

其一: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其二: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中晚唐时期,国乐沦亡,外乐输入,在宫庭中是“太常雅乐,并用胡声”,在民间是“胡乐大盛于闾阎”。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胡夷之曲即外乐,里巷之曲即民歌。三峡民间情歌体的竹枝词,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走出峡江,步人大雅之堂。

在刘禹锡、白居易之后,文人们纷纷仿写竹枝词,从者日众。刘白之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元代的杨维祯,明代的杨慎,清代王夫之、孔尚任、郑板桥等都曾写下过许多竹枝佳作。竹枝词经过历代文人推陈出新,从内容和体裁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从前以抒情为主的旧竹枝,演变成以叙事、咏俗为主的新竹枝。三峡竹枝词这株峡江奇葩,在中华大地上灿烂开放,以至于后来须在竹枝词前冠以某地地名,如岭南竹枝词、台湾竹枝词等,以区别于其发源地的三峡竹枝词。

唐宋以后,到过三峡的文人,虽也涉足写作竹枝词,但也只是偶有吟咏,佳作不多,影响也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巴人后裔的土家族,其民族诗人创作的竹枝词更为丰富多彩,如明代土司田九龄、清代长阳土家名宿彭秋谭等,均在竹枝词写作方面很有成就,其中清代利川人吴子丹的竹枝词备受推崇,被载入清朝《利川县志》。其中一首为:

每逢路转见村烟,不羡桃源别有天。

扪虱老翁闲曝背,画眉啼到竹篱边。

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诗人笔端洋溢而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现代的三峡竹枝词,赞盛世、咏民俗,歌唱爱情、描写风光,在其发源的三峡本土,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在三峡区域,涌现出了一批创作竹枝词的现代诗人,如赵贵林、杨辉隆、冉晓光、唐刚等,在他们创作的竹枝词中,不乏佳作,试录几首。

千枝万条一夜红,醉了峡江三月风。

情有独钟巴乡女,佳期选在九月中。

──冉晓光《黛水竹枝·红樱桃》

唬亭兵溃滞夔州,夜夜三更听谯楼。

戎马生涯多感慨,暮年寒衾念情柔。

──赵贵林《奉节三国遗址杂咏·皇思楼》

白帝山下春光明,白帝山上飘彩云。

独倚西阁望江楼,多情最是桃花汛。

──唐刚《瞿塘歌十首之八》

春日携眷登山冈,满目新绿梨花香。

路遇红颜话不尽,娇妻扭头泪汪汪。

──杨辉隆《竹枝词二首·登莲峰》

令人欣慰的是,在三峡竹枝词走出峡江蓬勃发展之时,在其故里,也有了三峡竹枝词的结集。奉节赵贵林多年来潜心研究三峡竹枝词,收集了历代三峡竹枝词逾干首,并结集出版。竹枝词在其发源地,终于又一次得到繁荣和发展。

    相关推荐

    刘禹锡与柳宗元 咏刘禹锡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诗解析 刘禹锡 作家史料 刘禹锡《蜀先主庙》 刘禹锡《秋词》优秀教学设计 刘禹锡游玄都观 刘禹锡愤写《陋室铭》 刘禹锡诗里的苏州 刘禹锡的七绝和七律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诗词赏析:古诗词背诵《秋词》(刘禹锡)详解:原文、译文与赏析 竹枝词教学设计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和译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鉴赏 小升初语文试卷(古诗词解析):竹枝词 语文A版古诗二首《竹枝词》《江南春》教学设计 名人与竹 傅雷与刘海粟 《竹影》词语解释 遂公盨与大禹治水传说 “一枝”和“万枝” 刘绍棠与《蒲柳人家》 大禹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解释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解释 赞美刘老师的词语有哪些?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分析 《小小竹排画中游》近义词反义词 《竹影》导学案与答案 荔枝 大禹治水 大禹陵 荔枝 荔枝 荔枝 古典诗词欣赏课《竹里馆》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荔枝 《大禹治水》教后记 ——低年级解词策略 《剪枝的学问》教学片断与分析 大禹故里 大禹祭典 鲧禹简介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坚强的锡兵教案 《小小竹排画中游》好词好句 《小小竹排画中游》词语解释 荔枝蜜 6荔枝 备课 略备 古诗词背诵——《竹石》 《寄李儋元锡》教案 大禹治水 无锡市锡山区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夹竹桃》教学设计与实录 《阿长与〈山海经〉》《荔枝蜜》写法识同 刘克《琥珀》教学纪实与评析 荔枝蜜 荔枝蜜 荔枝蜜 荔枝蜜 《小小竹排画中游》词语造句 锡林郭勒大草原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禹铸九鼎 荔枝蜜 6荔枝 荔枝蜜 荔枝蜜 荔枝蜜 6《荔枝》 《荔枝蜜》 荔枝蜜 荔枝蜜 6荔枝 荔枝蜜 刘向 大禹遗址 无锡市《槐乡五月》 《大禹治水》练习 树枝发芽 14 大禹治水 读《大禹治水》 锡林郭勒大草原 坚强的锡兵教案 《快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