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五册27课岳阳楼记

小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全书的思路。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警句的作用。

3.领会文中骈散结合的句法。

(=)能力训练点首先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字音正确,停顿合理,注意语调高低抑扬,把握记诵的思路,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在反复诵读中,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

(三)德育渗透点

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美育渗透点

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结构艺术及古仁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学法引导

《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录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正确理解难词、难句,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来完成。语言文字的美感,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警句的深刻内涵,宜在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下理解。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应该如何评价,是学习的一个疑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作者所处的特定社会阶段,进行正确地分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影碟机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自学文章,理解难词、难句,领会文意。2.学生结合听范读,看碟片和自由诵读,一边领略岳阳楼美景,一边感受本文语句错落有致,富于音乐美的特点。

3.教师设计讨论题,在边读边议中领会文章主旨及作品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写作动机。2.感受本文语言美的特点。3.理解1、2节文意。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今江苏吴县)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仁宗时,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主张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但这些改革多少触犯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便告失败,他也被贬官外放。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唐代张说(yue4)建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时,应好友滕子京的请求写一篇散文。其时,滕子京重修是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悚(曲)篆额(用篆字书写匾额),一时传为“四绝”。<岳阳楼记》先略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事,交代作记缘由,然后着力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或“喜”或“悲”),由此直接过渡到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表达了不向旧势力妥协的决心,并以此来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放“岳阳楼胜景”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指导朗读。听录音,要求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的高低抑扬。

3.教师强调读骈句的一般规律,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本文语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极富音乐美的特点。 ‘

完成课后练习二。在复习骈句知识之后,强调读骈句的规律。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名,骈句以外,统称散句。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节奏。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必须有稍长的停顿。

4.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理解1、2节文意。着重理解下列语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概括两节大意,理解它们在全篇中的作用。

(四)总结、拓晨

本节课,着重体会了本文语言的骈散结合、凝练形象有特点。为加深认识,可以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四,体会文章遣词用字的妙处。

1.洞庭湖本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易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并领会到洞庭湖气吞山河的壮阔景象。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图。波澜也是无生命之物,用“惊”则易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并领会“春和景明”的平和气氛。

2.说洞庭湖“气象万千”,可联系上文“衔远山……朝晖夕阳”,领会到景物变化无穷之意。

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虚写,宜理解为登楼者在特定氛围中所产生的幻觉。既渲染出环境的恶劣。又烘托人物的悲凉心情,可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意思。

在理解文中难词难句,体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文中哪些段落以骈句为主?哪些段落有较多的散句?

2.本文在什么情况下多用骈句?在什么情况下多用散句?

3.纯用骈句的语段和骈散结合的语段在朗读时会产生哪些不同的语言效果?

小结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一般地说,一篇文章中仅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本文首段全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起结均用散句而中间写景则用骈句。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的景象,所用骈句最多,语言也高度凝练。结尾起结全用散句,过渡句“然则何时而乐耶?”也是散句,其余又全是骈句。总之。记叙、议论时多用散句,描写、抒情时多用“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骈散交错,节奏不断的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易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2节。

2.预习3、4、5节,思考本文是如何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第3、4、5节文意,领会本文表现自勺主题思想及融记叙、写景、议论、抒情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二)整体感知

岳阳楼景色之美,世人公认。范仲淹受朋友嘱托写作《岳阳楼记》,其目的却并不限于展示胜景,更是为了借题发挥,抒写自己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尤为突出的是,作者在文章中能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地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疏通第3、4、5节文意,着重强调下列文句: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分析领会本文的写作意图,即本文表现的主题思想:

明确:课文第一节交代写人背景和作记缘由。字里行间反映了作者的积极的政治态度。接着作者从空间、时间不同角度描定写岳阳楼的美景,由“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使我们读者不由联想到,作者是为了由景,写人们的览物之情。第3、4节,作者把形式多样的览物之情概括为极有代表性的两种,即物暗己悲,景明则喜。这两种,看起来“异”,其实是本质相同的集中议论,两次设问,层层推进地揭示了写作目的,即本文的主题思想——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分析体会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明确:课文第2节是叙事,第2节主要是写景,第3、4节先写景后抒情,第5节议论。其间的联系在于:既为一名胜古迹作记,就不能不叙写缘由,不能不描写景物。抒情是由“览物”而来,可谓情由景生。议论是对前面叙事、写景、抒情的总发挥,但更直接的是由抒情生发。因此,它们相互联系,浑然一体。

(四)总结、扩晨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从中了解了,这篇“记”是作者借写景、抒情,进而发挥抒写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全文围绕“如何对待贬谪”展开,事、景、情、理融为一体。

为加深理解本文的主题,可以启发学生开拓思维,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该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答:古仁人之心应是“不以物喜……则忧其君”,古仁人的可贵在于“忧”——忧君忧民不忧己,由此自然而然地概括出古仁人的宽大胸襟和高尚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主张国君应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思想虽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

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以后能关心民间疾苦,以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他们一生都

在实践这个伟大的抱负。

(五)布置作业

1.分析理解下列问题

(1)写岳阳楼的哪些景色?在写景之后又转入什么意思? 。

答:“予观夫……备矣”写景,写出岳阳楼前壮阔的景观;“然则”以下转入写情——每个人的遭遇不同,览景的心情也会不同,作者用“反问”的形式强调登楼之人“览物之情”的“异”。

引导学生概括第二段段意:写洞庭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2)作者着接着怎样写出不同的情?

答:先写景渲染悲的气氛,并扣住迁客骚人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心情,后写景渲染喜的气氛,并点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心情。两段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下文埋下伏笔。

2.背诵第3、4 5节。

    相关推荐

    27.岳阳楼记 27岳阳楼记 27岳阳楼记 27、岳阳楼记 27 岳阳楼记 27、岳阳楼记 27岳阳楼记 27 岳阳楼记教案 27 解读《岳阳楼记》 第27课《岳阳楼记》课文简介 27 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 第五册岳阳楼记 27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27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2 岳阳楼记3 岳阳楼记10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12 岳阳楼记说课稿 岳阳楼记4 岳阳楼记6 岳阳楼记8 《岳阳楼记》备课札记 岳阳楼记9 岳阳楼记1 岳阳楼记5 岳阳楼记13 《岳阳楼记》备课札记2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说课稿3 《岳阳楼记》说课稿5 解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课文评点 《岳阳楼记》课文翻译 《岳阳楼记》说课稿2 《岳阳楼记》课文翻译 岳阳楼诗文记 《岳阳楼记》之“忌” 《岳阳楼记》解词 《岳阳楼记》教案 美哉!《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反思 《岳阳楼记》译文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学案 《岳阳楼记》课文评点 《岳阳楼记》说课设计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说课稿4 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 《岳阳楼记》探美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鉴赏 解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的立意 岳阳楼记7(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读后感 《岳阳楼记》通假字 《岳阳楼记》通假字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学案3 《岳阳楼记》学案18 《岳阳楼记》学案2 《岳阳楼记》课文背景知识 岳阳楼记导学案(三课时)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获奖) 《岳阳楼记》的文体 读《岳阳楼记》有感 读《岳阳楼记》有感 岳阳楼记读后感 《岳阳楼记》有关资料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