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表格教案合集:第13课-25课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资兴市三中201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表格教案合集(第四五六单元)

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 13 课 第 1 课时 课型:阅读赏析 总序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括号的内容在讲解时展示]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评价归纳:

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过渡: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评价]

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请看下面的练习:

1、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 4+9=? 5+7=? 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2、你来评一评:

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

(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

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3、学习评价: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思考、评价]

4、教师小结

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不要丧气,换一个角度,你会看到另一个答案--成功在不远处微笑。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因为有另一个答案,等你发现它时,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六、课后学习拓展

1、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课后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我想发明创造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 14 课 第 1 课时 课型:阅读赏析 总序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1: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导语2: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小结。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第1-3单元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教案合集(表格式)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各课教案合集(表格式)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教案合集(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学案设计合集(全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翻译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文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教案合集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3课《黄河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5课《桃花源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论语》十则课文全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夏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穷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卖蟹》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山中访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习题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S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课文 25 矛和盾的集合|课标教材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空城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课文文翻译合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夏感》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导学案 苏教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复习:第12-13课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花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合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式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25词五首(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生》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操场上表格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7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集体备课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文教学研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生》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文教学研讨 《桃花源记》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