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练习集锦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八上 人教版课课练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作业一

课前热身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 ) 歼灭( ) 督战( ) 芜湖( )

签订( ) 取缔( ) 对峙( ) 要塞( )

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

课上作业

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等句,回答问题。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对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其作用是( ) (多项选择)

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 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 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 D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8.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___________情绪。

9.文中写两个方面情况,后者详前者略的理由是( ) (多项选择)

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所皆知,故可略过

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

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课下作业

10、中国开始研制原子弹前,对于要不要接受外国技术的支援发生了争论。A派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无法独立完成核弹研究,必须首先接受技术支援,然后自己再发展;B派认为,要搞就自己独立搞,不要别人的支援。两种意见最后拿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看后,大笔一挥,写了这么一个批语:先练好楷书,再练草书。聪明的你认为毛主席支持哪种意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⑴⑵两题。( 分)

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⑴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让步?

⑵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不得改变原意。

作业二

课前热身

1. 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瑰(guī)宝 荻(dí)港 芜( wú)湖 B. 殷(yīng)家汇高屋建瓴(lǐng) 锐不可当(dàng)

C. 绥(suǐ)靖 阻遏(è) 歼(jiān)灭 D. 杜聿(lù)明王凌(léng)云 白崇(suì)喜

2.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 。

3.“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4.“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

5.根据下面的别称填出相应的省名: 鄂、豫、皖: _____、_____、_____

6. 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谈谈理由。

课下作业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 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 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 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①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2分)

答:

②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3分)

答:

中考链接

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知名科学家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来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斯蒂芬?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

江泽民首先向霍金及在座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江泽民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科学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同时强调:中国政府十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科学规律的发现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祝“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取得成功。

霍金说,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等会见时在座。

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和将于明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外国专家丘成桐、爱德华?威滕、大卫?格罗斯和安德鲁?斯特罗明格等也参加了会见。

8新闻结构:

导语:

主体:

9读了这段新闻之后,你觉得中国政府对科技持什么态度?

10针对科技发展,外国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宝贵意见?

1、新闻两则

作业一

1、kuì jiān dū wú qiān dì zhì sài 2.B 3、D 4、比喻;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5.消息 西路军渡江的情况 6. ”一方面……” “另一方面……” 突出我军所遇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 7.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B、D 8.泄气 厌战 9.B、C、D 10、毛主席的批语用了比喻的修辞,先规距的学习模仿别人的楷书,才能自由的写好草书。很显然赞成A派意见。11、(1)美国对中国作出让步。(2)华盛顿对北京施加压力。北京对华盛顿的压力采取坚定的立场。对于北京的坚定立场美国作出惊人的让步。

作业二

1.A 2.导语 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3.“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4.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

5.湖北 河南 安徽6 (一).因为发电时百万大军并未全部渡过,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二). 因为“横”字形象的展现了百万雄师昂扬的斗志、磅礴的气势、锐不可当、顽强拼搏,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而“胜利渡江”太平淡,只是告诉了人们一种结果。7、①(2分)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国揭幕。(“世界和平女士神像”、“在法国”“揭幕”为三个得分点,只答一点不得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

②(3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8 导语:第一段 主体:第二段 9 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中国政府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资源。10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

2、芦花荡

作业一

课前热身

1、给加点字注音。

疟( )子 寒噤( ) 仄歪( ) 阴惨( ) 泅( )着 飒飒( ) 悠闲( )

2 《芦花荡》的作者是 现代作家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 (《风云初记》 《荷花淀》)。

3.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4.“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课上作业

阅读《芦花荡》“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至结尾。

5、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6、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7.以上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8.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一英雄事迹更深层的说明了什么?

9、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0、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为后,会怎样重新认识老头子?

课下作业

11. 提供原句和仿句的开头或结尾,要求仿写出与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____________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___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_______ ____。

12. 下面语句有语病,找出并修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无数英雄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

13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5.1%,其中一般餐馆的食品浪费率为3%,饭店的食品浪费率为15.7%,结婚宴会的浪费率竟达到23.9%。严重的食品浪费现象让人瞠目结舌。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日本制定了《食品再生法》。

日本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自去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行《家电循环法》,节约资源已深入人心。 以《家电循环法》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日本政府又顺理成章节地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日本生产的名牌汽车销往世界各地,国内市场也很大。全国拥有七千多万辆汽车,每年淘汰上百万辆,如果驱车前往东京郊区,经常可以碰到废汽车堆积而成的小山。《汽车循环法案》的目的就是要变废为宝。

作业二

课前热身

1. 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句:( )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在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 ,奔向东南去了。

A. 像一朵荷花B. 像一条鱼C. 像一片苇叶D. 像一只鸟

2.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

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A. 夸张 夸张 引用 比喻B. 比喻 拟人 反问 比喻

C. 比喻 拟人 反问 没有用修辞手法D. 比喻 夸张 设问 比喻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此段表现了老头子什么心理状态?

课下作业

4、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1)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

(2)黑格尔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在几年之内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废墟。”

(3)普希金:“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一无所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 一件小事

今年春节,我正在东京。便邀了两位日本教授一起去富土山。不巧的是,车刚开出东京,就开始下雪了。富士山去不成了。我们只好折道去箱根看看。当年鲁迅留学日本时,也曾到箱根去过。那是日本最著名的风景地之一。

同行的两位日本教授,一位是国学院大学的芦田肇先生,他负责开车。另一位是中央大学的前田利昭先生,他曾在华东师大住过两年,而我们同校竟无缘相识。不过,这次旅途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却使我们彼此认识颇深,至少在我是这样。

长途行车是免不了要吃东西的。我们除了停车喝咖啡以外,在车上也吃了一些点心。这是为了节约时间好赶路。东西吃完,免不了会留下一些废弃的纸袋之类。对于这种生活垃圾,日本人一般是在事后丢弃在专门的垃圾袋中。

但这一次前田先生似乎不太愿意这样做。他把几个纸袋捏成一团,摇下车窗,一边把纸团扔向窗外,一边说:我也学习学习中国人。

我这个中国人正坐在车上,当时所受到的被侮辱的冲击难以名状。我想我是不能沉默的,便对他说:你对中国人的批评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作为一个日本人,你的这种行为恐怕是对日本人的侮辱吧。大概听出了我的语气中含有明显的不愉快,芦田先生在一旁赶忙说:他太失礼了,太失礼了。

前田先生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我和他既是同行,也算是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谈天。可惜,我们互相之间并不真正了解。倒是通过这一件小事,我这一方面不能不对他有了切实的认识。那天的雪越下越大,但我们终于慢慢地上到了一座山的山顶。举目四望,白茫茫的一片。如果天好,站在这里是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现在,一切都被大雪遮蔽了。

日本的气候变化无常,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尴尬的事。所以,每次外出总得有遭遇意外的心理准备。

5.对一件小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讲卫生的。 B在异国他乡,须时时保持心理戒备。 C. .认识到知人之难,即使是常在一起的同行、朋友也一样。

D.作者不仅谴责那些不友善的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倨傲态度,也期望中国人能自省、自强。

6.本文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肖像描写

7.概括前田先生的主要表现及其性格特征_____

8.最后一段只是讲天气吗?你如何理解?结合文章中心谈谈。

芦花荡

作业一

1、yào jìn zè cǎn qiú sà yōu 2. 孙犁 《荷花淀》3、A心理 B外貌 4.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 自信,自尊。5、白洋淀孤身杀敌。6.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7.抗日救国英勇无畏的孤胆老英雄形象8.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9、把战争的紧张气氛与白洋淀的诗情画意结合起来,表现了作者想极力淡化战争的惨烈而突出白洋淀的诗情画意的纯艺术美的追求。解恨的战斗必然会在内心萌发出一种愉快的情绪,此情此景,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的美丽。 10、比如①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② 真是足智多谋呀。 ③ 不用枪,一个人对付十几个,了不起。④ 老同志不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他! 11、略12.(1)在“血与泪的代价”前加“付出了” (2)把“英雄”改为“英勇”或“勇敢”13、日本很注意节约资源,注重物资的再生,重视环境的保护,能用法律的手段强化执行。

作业二

1. C. 2. C.3、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责任心非常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伤心到极至,内疚到极点,他的心在受伤,他的心在流血。他强烈地自责,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4、【参考要点】:(1)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2)电视连续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壮士”、英雄。(如从其他角度有独特发现,也符合要求。)5.A6.B7.随便扔拉圾,挟枪带棒的讥讽中国人。 8.既指迷蒙的大雪,又指在日本不时会遇到尴尬的事情,因此要时时保持心理戒备。

3、蜡烛

课前热身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 fú 晓( ) 揣在怀里( ) 颤巍巍( ) 鞠躬( )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讴歌了 的深厚感情。

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5、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课上作业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

A、壳 (1)qiào 地壳 脱壳 (2)ké 贝壳 甲壳

B、颤 (1)zhàn 寒颤 颤栗 (2)chàn 颤抖 颤巍巍

C、劲 (1)jìng 强劲 劲敌 (2)jìn 用劲 劲头

D、食 (1)shí 日食 猪食 (2)sì 食品 食言

7.选出衔接最为连贯的一句 ( )

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______,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A.后来炮火把楼下也毁了 B.楼下后来被炮火毁了 C.炮火后来把楼下也毁了 D.后来楼下也毁了

8. 揣摩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阅读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回答问题。

9.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10.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11.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12.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课下作业

生存的地方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个好地方。”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18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老友过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说起变荒岛为乐园的经历时,更是神采奕奕。最后老友指着整个岛说:“这一切都是我双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小岛。”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顿,但他奋斗了,他是生活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适、再富足,但他缺少艰难的创造和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12.第二段的“他们”指哪些人?“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中“花园”是什么意思?

13.第三段“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句承上启下,照应了上文什么语句?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14.老友说“这是我的小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5.来访者过得很惬意,为什么听了老友的经历什么话也说不出?下文为什么又说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16.结合文中两个人的生活道路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寻找自己人生的立足点,开创全新的人生。

中考链接

生死攸关的烛光

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⑵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⑶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⑷ 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⑹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⑺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7. 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 严谨 B. 严峻 C. 严密D. 严厉)的搜查。

18 第⑸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 。(2)______ 。

19. (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的态度。

20. (1)“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夫人此时既______又______的复杂心理。

(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

A、态度之蛮横凶恶 B、态度十分友善 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 D、眼神十分专注执著

21.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① 伯诺德夫人 , 。 ② 小女儿杰奎琳 , 。

22. 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质。

1、砾 竭 拂 chuāi chàn jū 2、A 3、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4、(1)表现了战争间歇时短暂的寂静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残酷。(2)“想”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矛盾,“摸”“揣”“爬”突出了老妇人动作的迟缓,年龄的衰老。这几个动词的使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妇人身上特殊的勇气,使人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5、参考答案:最后一段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凝结而成的,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是人类永恒的、最美好的感情。6、D 7.D 8.句子运用博喻手法,由本体+两个喻体组成。9.表明蜡烛是老妇人的心爱之物,突出她对战士的爱。 10.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显得庄严肃穆。11.插蜡烛、点蜡烛、做屏障。12.老妇人的心理:对战士的哀痛,对敌人的仇恨。12.指18世纪海盗的后裔意思是像花园一样美好的地方13.照应了“无人的荒岛”,引出了“高大的房屋……活泼的孩子”14.虽然这岛是无人荒岛,但我亲手把他建成乐园,我骄傲自豪啊15.与老友亲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经历相比,他深感惭愧,因而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富裕,却只是别人的雇佣,在小岛的主人老友面前,他当然自豪不起来16.略

17. C。18. (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遭破坏。(2)她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19. (1)你可以不用蜡烛。(2)粗暴(或:凶狠、凶恶)20. (1)夸张和比喻。紧张(或:担忧,惧怕)憎恨(或:仇恨)(2)A。21. ① 取出油灯,吹熄烛蜡;② 推说睡觉,拿走蜡烛。22. 机智 勇敢(或:英勇,勇于牺牲)镇定(或:沉着)。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前热身

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chóu( )缎 晨xī( ) 箱qiè ( ) 瞥见( ) 赃物( ) 缀满( )

2、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4、本文作者雨果是19世纪 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 》和《 》。

课上作业

5、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6.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电视机里传来了雄壮的国歌,屏幕上显现出那样鲜红的五星红旗。啊,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终于站起来了。它不再是那任人践踏的小草,而是一株苍翠挺拔的大树,它不再是 ,而是 。它不再是 ,而是 。

7、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阅读“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回答问题。

8、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

① ②

9、“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态

10、本段文字的中心是( )。

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

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

课下作业

端 午 节 这 天 , 村 里 来 了 一 个招 工 指 标 。

老 李 头 合 计 了半 天 , 决 定 采 取 行 动 。 晚 霞 将 尽 , 他 拿 了 一 个 红 包—— 200元 钱 , 去 拜 访 姚 书 记 。 路 上 , 他 在 心里 骂 起 了 自 己 : 你 个 老 东 西 瞎 了 眼 , 去 年 为 啥 怀 疑 姚 书 记 挪 用 公 款 , 带 头 告 人 家 状 ? 最 后 水落 石 出 , 人 家 没 有 那 回 事 ,这 仇 ,人 家 能 不 记 ?

姚 书 记 开 门 迎进 了 他 : “ 李 大 哥 , 我 刚 要 出 门 去 找 你 , 可 巧 , 你 来 了 , 明 天 让 你 儿 子 去 卫 生 院 体 检 , 咱 支部 决 定 让 他 到 化 工 厂 上 班 。”

“ 我 儿 子 ? ”

“ 对 。 今 年 春天 你 住 医 院 花 了 一 万 多 块 钱 , 全 村 数 你 日 子 紧 。 ”

老 李 头 眼 圈一 红 , 手 一 松 , 红 包 落 在 了 地 上 。

11.请 各 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出 这 篇 短 文 故 事 情 节 的 开 端 、 发 展 、 高 潮 和 结局 。

(1)开 端 : (2)发 展 :

(3)高 潮 : (4)结 局 :

12.这 篇 短 文 衬 托 人 物 思 想 性 格 的 事 物 是

13.这 篇 短 文 的 写 作 意 图 是

中考链接

雅 贼

我独自住在一套公寓里,因工作关系,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一日,半夜归来,发现写字台上有一便笺,内容如下:

朋友:贸然闯入贵府,发现家徒四壁,是个读书人。仅借《金瓶梅》一套(二卷本)一阅,打扰了。另,在厨房炒了五枚鸡蛋吃,喝葡萄酒两杯。抽油烟机坏了,环境有所污染,抱歉。

我身上的汗当时就下来了;急忙扑到书架前,那套《金瓶梅》果然不翼而飞,而35厘米的彩电完好无损,禁不住吐了一口长气。抽油烟机坏了有年余了,看看空酒瓶和碎蛋壳,真以为撞见了鬼。第二天一大早就买了一把防盗锁,这贼人若有书癖,我这几千册的宝贝还不让他给捣腾空了,到了单位跟同事一讲,众人皆笑,说我够幸运的,这贼心眼不坏,以后出门,在上留50元大洋,人家也不容易。

经济拮据,大洋自然未留。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写字台上凭空多出一摞书,顿时头如斗大。贼人果然来过,照例修书一封,全文 如下:

朋友:二卷本《金瓶梅》完璧归赵,是洁本,甚无趣。贵单位书记李恒家也有一套《金瓶梅》五卷本,竖排,台北版,精华一览天余。看你喜藏书,请笑纳。李书记家还有美元8000、存折6本、各种有价证券数目惊人,除美元外,其余已寄检察机关,反腐倡廉,人人有责。另:换锁实属多余,防君子,不防小人,老话了,知识分子,应该知道这个。

第二天兴致勃勃赶到单位,四下探访,书记果然已停职审查,原因不详。于是笑个不停。同事问我,仍笑而不答,同事便以为遇上了痴,随我疯去。

14、阅读作品,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两次全文引用贼人的书信,几乎占了全文三分之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2)书记停职审查的原因是什么?

(3)贼人再次到“我”家后,“我”为何“兴致勃勃”赶到单位“笑个不停“?

15、印证作者特别爱书的心理描写的一句是 “ ”

动作描写一句是“ ”(2分)

16、结合本文,谈谈“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含义。(2分)

17、看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写出来,不超过100字。(3分)

18、本文题目“雅贼”,从全文看对“雅”理解不正确的三项是( )(3分)

A、贼人很讲礼貌,偷了书还说“借”,而且还“完璧归赵”。

B、贼人偷吃了主人的鸡蛋和酒,还调侃地留下便笺,很有些文人的雅趣。

C、尽管是贼人,但对书有特别的研究和爱好。

D、对书有一定的了解,对读书有尊重,对腐败者有揭露的行动,是有文化品位的“贼”。

E、相比于社会上某些为官者的腐败,贼人的行为高雅多了。

1绸 曦 箧 piē zāng zhuì 2、(1)文明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何来“文明”?野蛮人饱受文明人的欺压与凌辱。两相对照,自诩为文明人的英法联军何来“文明”?类似反语的用法,是雨果对侵略者的愤怒谴责。(2)这正是雨果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不是人民,而是治人者——政府。鲜明的立场,表现了雨果是人民的雨果。(3)好一个“我证实”,其凛然之气、无畏的精神,让人折服。3、D 4、 法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5、指圆明园的价值之高是任何建筑物都比不上的 6、略 7、略 8、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9、C。10、C。

11(1)开端:村里来了个招工指标。(2)、发展:老李头去给姚书记送红包。(3)、高潮:姚书记决定把招工指标给老李头的儿子。(4)、结局:招工指标给老李头的儿子。12、红包 13、歌颂农村基层干部不计恩怨、秉公办事

14、(1)是叙述情节的需要,更是突出贼人“雅”的需要。

(2)他家美元、存折和数目惊人的各种有价证券,深感反腐倡廉人人有责”的“贼人”将所窃的证据寄到检察机关。

(3)有多种原因:a贼人的留言和行动让“我”感到有趣;b“我”并没有损失什么;c“我”急于想看书记的结果;d“我”了解书记被停职审查的原因,但又不便说出。(只要能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15、心理描写“这贼人若有书癖,我这几千册的宝贝还不让他给捣腾空了”。

动作描写的“急忙扑到书架前”。

16、象“书记”那类小人,不管采取什么措施他都 依然能占国家的便宜,岂止一把防盗锁就能解决问题吗?真正的君子,是无需防备的。 言之有理即可。

17、抓住两点(1)揭露的主题方面,(2)自己的实际行动方面。

18、A B C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前热身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瞭乱 不可明状 荒谬 憧憬 B、响彻云霄 头发班白 屏障 屹立

C、杀戮 荡然无存 赃物 荒谬 D、憧憬 月明风清 寒襟 张皇失错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3、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4、仔细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上作业

5、知青作家梁晓声接受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请仿照记者发问的句式,代梁晓声拟一句答词。

阅读“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回答问题。

6. 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

7. 安格尔的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8. 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

9.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这表明了什么?(“他”是指西德作家明赫白)

答:

10. 从这段文字看,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

课下作业

1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B.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

C.对社会深刻的观察,使他的批判往往独抒新见。

D.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12. “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置在下面文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 )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③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 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是我遭殃?”

A.①②句间 B.②③句间 C.③④句间 D.④句后

中考链接

家书

①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②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③“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我都好,务必立刻寄钱来!”菊一字一顿念出,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④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⑤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大学念书很忙,没功夫写许多话。”

⑥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又喝一盅,瓶里的酒浅了些,延叔脸上也生动了些:“菊写,我说。”

⑦菊趴到桌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⑧“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九只猪仔。今年价好,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仔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⑨“上个月,那只老黑母鸡被隔壁仔崽打断了腿。我心痛了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⑩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哥在学校要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⑾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对你哥说说。”

⑿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⒀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⒁“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归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式样还挺流行,城里都时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⒂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支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⒃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⒄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⒅信收到。钱就寄。

13.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14.⒄段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的心理是怎样的?

15.⒅段与前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16.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

17.小说中的大学生是怎样一个人?试作简要分析。

18.“我一切都好,务必立刻寄钱来”,一句话是否得体?为什么?如果不得体,请修改之。

1、C; 2、B;3、B;4、全是”一词说明纳粹杀害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市民,强调了作者的悲愤之情5、示例: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二战内容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6、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7、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屠杀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屠杀的发动者的憎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全句的意思: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8、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日本作家是自私的狡辩。9、大家因为明赫白的态度非常诚恳,握手表示对他的谅解、宽恕和尊重。 10、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11B. 12、C 13、景物描写 烘托和渲染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春节前的喜庆气氛;和下文对比。14、动作描写 儿子的做法让延叔感到非常失望,心里难受,吃饭也味同嚼蜡。

15、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16、因为延叔感到儿子不体谅父母,有点气愤,想用短信教育一下自己的儿子。17、那位大学生出身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乱花钱,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关心家中的事情,只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钱。18、不得体。因为读信的是父母,儿子的信的语言决不能够用命令的口吻“务必立刻寄钱来”。可以改成:如果可能的话,请给我寄些钱过年。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作业一

课前热身

1、本文选自散文集《 》,作者鲁迅,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2、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 ) 惧惮( ) 粗拙( ) 哀悼( ) 震悚( )

chuāng( )疤 孤shuāng( ) jié( )问 pī( ) 雳 渴mù( )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得那么热。

A. 张开 摆开 压 烤 B. 伸开 摆成 挤 烤 C. 张开 摊成 挤 烘 D. 伸开 摊成 压 烘

4、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课上作业

阅读“但当我哀悼隐鼠……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

5、写叔祖 “疏懒”,别人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何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作业

9.以“草萤有耀终非火”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作为与它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灯火万家水中央 B、木石无意岂有情 C、荷露成团岂是珠 D、落日楼台一笛风

10.根据语镜,仿照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里摘花捡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籍,肮脏不堪。歌唱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却无济于事。过不了几天又让人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违者重罚”的牌子,园林还是遭到践踏和破坏。后来,歌唱家让人做了个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的写着:“ ”这一招可真奏效,此后再也没有人闯入园林。

想一想,立在路口的牌子上写的是一句什么话呢?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明和父亲在谈论电视广告,他父亲说道:“现在的广告老拿词语开涮,做蚊香广告,叫‘默默无蚊’;做女帽广告叫‘一戴添娇’;做止咳药广告叫‘咳不容缓’。这种滥用词语做广告的现象是有害的,对中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是一种误导。说不定哪天做香肠广告会出现个‘ ’。”

小明摇头晃脑的笑着说道:“老爸,你就落后了,其实这种广告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别有情趣,增强了广告的艺术效果。比如 。”

①根据上面材料的语境和内容,在第一段画横线处补充出小明父亲说话的内容。

②请你替小明列举某一具体的广告进行简要分析。以说服他的父亲。

作业二

课前热身

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疮疤(chuānɡ)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ɡ)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粗拙(zhuó) 烦琐(suǒ) 陆玑(jī)

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

3试在文中找出一个议论句,一个抒情句。

4.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

课下作业

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100字左右的语段。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放进了垃圾桶,被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脚踏车,小弟除将车修好,还把车擦拭得漂亮如新。车主将脚踏车领去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当了领班。——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中考链接

2004龙岩市 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

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女孩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心愿:喊您一声‘妈妈’。” 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老师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忧郁起来,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6.“心中立刻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3分)

7.小女孩临走时,老师“特意叮嘱”她再来看书的用意是什么?(4分)

8.“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4分)

9.“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句中教师的“笑” 有何含义?

10.标题“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谁的“闪念”?文中“老师”的行又告诉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4分)

11.当“教师”把小女孩带回家后,她“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如果当时“教师”对其批评教育后再让她走,其教育效果有无更好?请申述理由。(5分)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

作业一:1、《朝花夕拾》, 《狂人日记》2、wù dān zhuō dào sǒng 疮 孀 诘 霹 慕

3、B 4、实在不大佩服她 特别的敬意 产生新的敬意。5、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6、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7、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8、“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9、C 10.示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11、可以这样写:“如果您被园中的毒蛇咬伤,请速到医院救治。医院在顺此路往东50公里处,乘汽车一小时即到。”原因是:看似善意的提醒,其实是令人害怕的警告。12、①吃心不改(所改词语符合语境要求即可)

②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就将打字机的特点和俗语“不打不相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效果很好嘛!(只要回答能列举一运用了谐音双关的广告,并简要分析就行。当然,也可自己设计广告语,符合要求即可。

作业二:

1.B(zēnɡ)2.(1)益 (2)测 (3)种 (4)顽 3、略4.这与课文内容直接相关,文题就叫《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感情发生变化也是由于《山海经》。5、略6.(3分)指一个小女孩因偷书被售货员抓住,而她又不肯让家人知道,所以就胡乱说了一个电话号码,不巧就打到“这位教师”的家里。(言之成理即可)

7.(4分)用意:①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

②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应该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远背在身上。(每小点2分)

8.(4分) ①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②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教师妈妈”的教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每层意思2分)

9.(4分) ①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②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式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每小点2分)

10.(4分) 指老师的闪念。(2分) 道理: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2分)

11.(5分)例①不好的理由: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

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受到极大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内疚中解脱出来。

例②好的理由: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

一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再巧巳类似的或其他的错误;如果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会使她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

7、背影

作业一

课前热身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

差使( ) 交卸( ) 赋闲( )踌躇( )迂腐( )栅栏( )颓唐( )

琐xiè( ) 蹒shān ( ) zhǔ( )托 狼( ) jí chān ( )扶

2、根据后面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词语。

①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 )。[失业在家]

②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 )的笑。[神色、态度不自然]

③他死时,前来( )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④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 )了一会。[犹豫不决]

3、读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的意思或作用。

(1)“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混入”这个词用得好,因为 。

(2)“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往日”在文中是指 。

(3)“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的意思是 ,运用了 修辞方法。

课上作业

(一)阅读“到南京时,……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回答问题。

4.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2分)( )

A.因为“我”不聪明 B.因为他有点“迂” C.因为他爱子情深 D.因为外人不可信

6.“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和作用是

7.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_____ ___。

8.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句。

(1)“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

9.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作业

10、亲爱的同学们,你在人生的路途中,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旁,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3分)

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境,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话,诉一片真情。

(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两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字数在40字之内(含标点符号)。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10000户居民所做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62.7%的家庭,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一项,超过5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然而对重金消费中的教育质量是否感觉物有所值呢?在调查中,只有25%的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教案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成语集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学案设计合集(全册)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案汇总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台阶》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说屏同步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老王同步练习: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教案(教学设计)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学研讨资料汇总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词汇集萃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重点成语集锦(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练习题精编: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桥之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教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案汇总 八年级上册语文桥之美同步练习(人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全册)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走进纽约课后练习:上册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集(选择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同步练习(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勇气练习题与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小溪流的歌练习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2011年中考古诗词欣赏复习训练集锦: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教案合集(表格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集锦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文背影预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雨》课后练习(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习题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课后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课后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试卷集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试卷集 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蜡烛》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试卷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 2017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设计集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长春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老人与海》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