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情境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以情感为纽带

小编: :admin

李吉林创建的“情境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维度的高度重视与凸显。这一点为多数专家学者所认同。从语文情境教学到整个儿童情境教育的近二十年的探索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对情感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发现、深化认识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李吉林的情感教育思想,其核心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以情感为纽带”。“纽带”说的实质,就是赋予情感以人性发展的本体、中介和目的的性质。在李吉林看来,作为教育出发点的“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最可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的纽带和驱动作用”。〔1〕这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带有本体论性质的陈述。它蕴涵着这样一个设定:儿童的情感不仅不是荒芜的沙漠或充斥着动物性的粗陋欲念,相反,它是一种蕴藏无比丰富而强劲的生命冲动的原创力量。

这一设定缘自李吉林与儿童朝夕相处而获得的最深切最内在的感受与体验,无疑比任何有关儿童本性的冷冰冰的理智性观点更可靠。

情感作为儿童内在世界的本体性的力量,首先表现在它是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内在动因。这是情感“纽带作用”的第一要义。“情感驱动”说就是这样提出来的。李吉林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就认知领域而言,李吉林完全赞同列宁的一个观点:“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2〕对于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3〕正因为如此,情境教育所创设的情境,首先注意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儿童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起了相应的情感,这样,儿童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投入认知活动。儿童的道德活动也是如此。李吉林指出:“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

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为凡夫俗子。’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4〕因而,道德教育“必须重视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而不是相反。〔5〕至于儿童的审美活动,当然更离不开情感的驱动,不仅儿童天生具有“爱美之心”,而且相对于成人而言,“美的事物是儿童最容易,也是最乐意接受的”。〔6〕在审美活动中,情感作为动因的本体地位比任何其他活动更为明显,因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

因此,诱发学生的审美动因,是审美教育成败的关键。既然审美活动是情感为核心的心理活动,那么,诱发其动因,就可从诱发学生的情感着手”。〔7〕

情感作为本体、动因,同时也就决定了它是手段〔中介),更是目的。这是“情感纽带”说的又一个重要内涵。李吉林在不断申述情感是“动因”的同时,也反复强调,“情感既是手段,又是目的”。〔8〕三者在她看来实际上是统一的。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虽然素朴但却相当彻底的情感本体观。

因为本体〔本源)、中介与目的是具有内在同一性的。本体作为动因性的力量,会努力去获得目的的实现。目的不过是本源动因的最终结果而已。与此同时,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中介或手段。中介或手段是目的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目的也是统一的。

总之,从动因〔目的的主观方面或本源方面)到手段〔目的中介方面或客观方面)再到目的的实现与完成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连续统一体。〔9〕李吉林虽然不是通过这种哲学理性的思辨,但却通过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对儿童学习生活活动的观照和体验,深刻地把握这种关系。这使她的情感教育思想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统一性。在她看来,情感既然是儿童发展的根本“内因”,就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教育或学习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她曾说过,“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才“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的。

〔10〕当然,以情为动因,为手段,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培养儿童情感的目的。不过,以情感为目的,并不是忽略儿童的其他身心素质的发展。李吉林认为,情感之所以既是内因,又是手段,更是目的,是因为它内在地蕴藏着、生成着人格的各个要素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因此,除非同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否则就无法理解“以情感为目的”的真正意蕴。李吉林明确地说过:“没有情感,儿童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11〕她将情感的这种生成力量归结为情感所特有的“弥散”功能。她说:“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步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由于这种“弥散”的作用,“儿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受到了很好的陶冶;而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是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基幢。〔12〕将情感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是李吉林的一个非常大胆、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思想。可以说,她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以情感为本体和核心的、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相关推荐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创设情境 以读为本──《比尾巴》教学反思 以境衬情 情境交融──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以读激情,以情感人 以情为帆,读中感悟,步入情境──《黄河颂》教学追忆 入情入境 感悟想象 创设文本情境,授之以渔场──对《天上的街市》一诗的情境设置 以情动情创设乐学环境 创设情境 感悟真情 《难忘的一课》的思想感情 《难忘的一课》的思想感情 以情感为纽带,构建生命课堂——《话别——写给XXX》作文评讲课教学与评析 以人物为中心 体验情感 以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 以读为主以情动人 传之以情 以情激情 《所见》表达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 《示儿》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境 情趣 情怀 以读为主 以情动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案例与反思 以读为本,唤发情感,放飞想象的翅膀——《杨树之歌》教学片段评析 把握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自读自悟论文精品 《渔歌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梦令》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 《渔歌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石灰吟》表达的思想感情 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基础:——谈班级管理中生本位的思考 以读感悟 体验情感 透视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五个焦点 创设情境感受美 创设情境感受美 创设情境感受美 两个问题 一个情境 ——我教《麻雀》 以读为主激发情感《草原的早晨》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感受真情,揣摩效果 ——以《背影》为例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想象中创新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以爱激情 以情促智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以读为主 以情动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以读为主 以情动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以读为本 体验真情——《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以人为本的语文素质教育 《秋天的怀念》教学札记 以情施教,知情共育 以“情”为话题作文(教案)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情境教育:儿童—知识—社会 感悟意境,涵咏真情——读《9、母亲的恩情》 香港地区基本情况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情境想像 角色扮演 走进文本《沉香救母(一)》教学反思 以情施教,知情共育——评官正华的《秋天的怀念》 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基本理念 简析《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情育情,激发学习热情——如何教学古诗《登鹳雀楼》 谈中学作文的情感教育 以读悟情以情激情——《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读中悟情 以情动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以情唤情,扩展导入《一夜的工作》 入境入情,读悟感知(第一课时) 以“情”为话题的作文讲评实录 以读为本,唤发情感,放飞想象的翅膀——《杨树之歌》教学片段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以读文本 感悟真情——《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以读文本 感悟真情——《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多情”的感悟,张扬个性 以读启思,读中悟情 情感教育——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不灭之火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新构想_语文论文 情境教学的启示 以经典诵读为纽带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以读启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_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功能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内容论文精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将心比心 以情换情──听《将心比心》教学有感 不宁静些许是为了爱情——《荷塘月色》情感再思考 情境与写作 情境创设的作用 将心比心 以情换情──听《将心比心》教学有感 程红兵:以人为本的语文素质教育 任学生的思维、想象与情感尽情飞舞──《斑羚飞渡》教后记 让课堂成为师生的情感场 李吉林:情境作文有情有境导童稚 读中悟情    以情动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教师随笔 以别样的方式解读文本——《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以美育智,陶冶情操_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以情促情 情情相融──《永生的眼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摭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抓对比 展想象 悟情感 《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