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潘新和教授主持在线讨论整理稿

小编: :admin

问:我读过一些大学教授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些建议或理论,我觉得他们大多数的建议都具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这些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语文教育建议或理论如果真的应用到现实教学中去面对高考往往都行不通。我想问一下潘教授,您是否估计过您的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理论对现实下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面向高考)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呢?对我们现在处于一线的语文教师哪一些可能是可行性建议,哪一些还得等待应试不再成为语文教学障碍时方可实行呢?您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灵感源自何方呢?是从中学教育现状中获取的灵感还是从对人之本体的观察中获取的灵感呢?

答:看得出您是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谢谢您的提问。关于您提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据我所知,许多一线的老师和这位老师的想法是相似的,有的甚至还要激烈,类似《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文章,都被老师们视为“阳春白雪”,自然是曲高和寡。广大的语文教师认为,他们需要的是“拿来就能用,用了就能得分”的语文刊物。这些年,可以说我已经习惯了语文老师们这种对待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老师们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被“大纲”“标准化”“教参”“统一考试”打磨成同一型号的教学机器,他们的思考大多集中在辨别什么对于考试“有用”,而对“无用”的不屑一顾,对“无用之用”不是大惑不解,就是嗤之以鼻。我也听说我的学生自从当了教师后就不看理论著作,不读专业书籍,甚至不看文学作品,对写作了无兴趣,现在我已不会感到惊讶。但是每每看到我亲自教过的风华正茂的学生,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就开始学会孜孜不倦的捧阅“优秀教案”,如获至宝地从语文刊物中搜寻“模拟试题”,我还是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哀和痛楚。

在我们看来,应用层次研究——“教法”研究必须以正确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前提,但是很多老师却认为仿佛是多此一举,大可不必费心。请问,一线老师热衷阅读的所谓“教法”研究,如果没有对学科性质、目的和任务的正确认识,能研究出什么来呢?连“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都弄不清,究竟语文 “教”什么呢?“效果”“效率”都是对特定的目的和任务说的,不知道目的和任务是什么,纵然研究出了这“法”那“法”又会有什么价值呢?对“语文”二字不同的解释,对语文课程、教材和教法的认识,势必就全然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样,不研究何谓“语文”怎么“不会影响实际工作”呢?虚和实是辨证的,没有形而上的思考,没有对事物本体的把握这个“虚”,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实”。

语文教育遭遇世纪末的尴尬,恰是语文本体论研究受抑和理性失落的必然。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同样,语文学科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也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首先是对对象的本体论思考,应对语文教育学作“学理”的思考,“教法”一类的应用理论研究不是不重要,而是它必须在正确的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所谓的“教法研究”就成了没头苍蝇似的瞎撞。不论“教法”怎么花样翻新,也难见成效,甚至未见正效先见反效。对此,如果我们没有清醒的认识,仍悠哉游哉地徘徊在“教法主义”老路上,语文教育昨天的噩梦必将重演。

关于我的灵感来源:我的灵感来源可以说既来自中学教育现状又来自对人之本体的观察,正是对二者的深入思考才诞生了我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起先触动我思考的是学生们不喜欢写作,写作能力低下的现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弄清不喜欢的原因,而要知道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今天,多数学学生不喜欢写作,写作能力低下,固然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不能不归咎于应试教育,归咎于应试教育严重背离了人对写作的实际需求,背离了人类为自己建构精神家园这一言语表现的终极意义。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写作是为了应试这个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对“为什么写作”、“写作与人生有什么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此,语文教学首先便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奠定踏上“言语人生”之途的动力学基础。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会运用语言文字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表征,写作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写作使人成其为人,成为有存在价值的人,写作使人拥有了精神的家园,写作使人的个体生命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西尔称“人是符号动物”。海德格尔说:“人们坚信,与动植物相区别,人乃是会说话的生命体。这话不光是指,人在具有其他能力的同时也还有说的能力。这话的意思是说,惟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作为说话者,人才是人。……无论如何,语言是最切近于人的本质的。” 写作,是语言文字的表现与创制,是更高级的“说话”。人在通过写作建构精神家园的同时,写作也塑造、健全了人本身。会写作的人,才是真正的发展的人、健全的人,因而也是幸福的人。

可行性:我们应该看到,语文新课标已经打破了以往教学中奉行的知识、能力本位,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与方法,无疑的也将随之做出重大的调整,更加注重对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对言语动机和言语人格的培养,对学生做人生发展方向上的导引。这是带根本性的变革。而在高考中,这种观念已经有所反映,阅卷标准更加多元化,对于题材和体裁限制更少,都是在鼓励学生放手写,写出个性;此外,树立言语生命教学观,对于实践最有价值的指导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找到学生写作的动力,使学生不再对写作抱有厌学情绪。

    相关推荐

    刘正伟老师主持在线讨论整理稿 曹明海教授主持“语文课程文化”在线讨论整理稿 何更生教授参加在线讨论整理稿(一) 何更生教授参加在线讨论整理稿(二) 何更生教授参加在线讨论整理稿(三) 王荣生老师:“关于实用文章的阅读教学”在线讨论整理稿 与王尚文教授在线讨论:语文教改的变与不变 与王云峰教授讨论:新课程与中考 薛川东在线交流文学教学整理 3月29日巢宗祺教授在线交流精华整理: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读书 线头、主线与穿插_语文论文 授鱼 授渔 创渔——课程新理念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在线语文”:语文教育新概念_语文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创新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设计 新课标,新理论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关于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整合目标──课堂的主线──《白杨》教学有感 讨论──上课活动最主要的方式 《纸船和风筝》课文在线朗读 《纸船和风筝》课文在线朗读 《数据的分段整理》说课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雪陵(本站论坛稿) 相关讨论 《直线、射线和角》说课 《讨论》导学案 “以实践为主线”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浅论 2011年中考语文9月最新整理试题汇编:议论文 《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_语文论文 根们的讨论 研究性作文教学在网上的讨论(2) 表达《学做主持人》教学设计 关于组织学生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关于语文发现与创新教学的讨论 《小石潭记》创新设计及相关讨论 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一句话怎样理解? 《拿来主义》主题的再探讨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教案 《中彩那天》 主旨 线索 《氓》之“讨论”一束 《风筝》问题讨论 持之以恒地坚持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沪教版《姆潘巴的物理问题》教学建议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山东省“以学为主”研讨会所得(本站论坛稿)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作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亟待整合的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氓》之“讨论”一束 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也谈《出师表》主题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南》(本站论坛稿) 试论盘古神话之来源及徐整对神话的加工整理 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 云裳实录《理想》(本站论坛稿) 潘涌老师简介 在教学中以读书为主线的阅读过程怎样进行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秋游》课文在线朗读 研究性作文教学在网上的讨论与发展(1) 课内比教学之《论语》八则授课案 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海燕》说课稿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教案8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教案2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教案9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学案 用直线的思维探求曲线的美_语文论文 抓感情的主线(节选)《林海》 抓感情的主线(节选)《林海》 教科版《讨论》教学设计 站在单元起点(下)(本站论坛稿) 《理想》整体感知 《我们来讨论》教学设计 《胡同文化》教案(讨论课) 中学生写作规律探讨和指导_语文论文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学案2 2011年中考语文9月最新整理试题汇编:其它混和分类 《项链》主题的新思考_语文论文 独立自主,促成创新_语文论文 优美情境为主线 阅读积累为手段 自主创新为核心──《荷花》创新型教例点评 内蒙访古方法主线导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整体--部分--整体”教学谈_语文论文 站在单元起点(上)(本站论坛稿) 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上) 在整合中超越 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席慕容诗集》在线阅读 找准交点 突出主线 有效整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例谈 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下) 授鱼不如授渔 提问和阅读理解_语文论文 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教《月光曲》 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教《月光曲》 七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论坚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