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从2007年高考看2008年高考古代散文备考

小编: :admin

古代散文阅读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因为古代散文的文字和结构因作者和写作内容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它不像纪传文那样有“套路”,读起来往往没有底,一看到就有点蒙。其实同学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心,下面以2007年北京高考语文卷文言文试题为例,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为同学们讲讲古代散文的备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1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2,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3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

1.镵(chán):刺、刻。 2.熙:光明、兴盛。 3.临:统管、治理。

(题略)

读完此文,可能会有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为什么呢?因为以往高考选材大多以史传文为主:什么人?什么事?人物之间什么关系?几件事表现某人什么思想品质?语脉清晰,易于把握。然而从近四年全国各地文言文选材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的散文陆续出现,散文较之纪传类文本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同学们不必惊慌,不论什么样的阅读文本,考查的内容都是以“考试大纲”为准的,也就是平常我们经常练习的内容。明确这一点,也就是扫清之前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

说实话,这段文字难点较多。比如,“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死不还踵”“经诽誉以导之”“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是什么意思?“善”“向”“踵”“经”又做何解?“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两句间是什么关系?“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非可刑而不刑也”分别省略了什么成分?“以”“而”“之”“为”等虚词的用法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离不开文言文实词、虚词、常用句式及文化常识等知识。如若掌握了这些的知识,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内容。

诵读文段,不难发现,本文论述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的道理,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弄懂了文章的大意,难句难词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意思为“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死不还踵”,意思为“至死不退缩”;“经诽誉以导之”,意思为“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意思为“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善”“向”“踵”“经”分别解释为“美好”“向往”“退缩”“区分”。扫除了阅读上的文字障碍,再回首看第8题的句式,B项为正确选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应该用“而”。其它三项补充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前3个题弄明白了,后2个题就迎刃而解了。

同学们若想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切切实实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一篇陌生的古代散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无外乎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150个左右;虚词18个;古汉语句式4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切记不要孤立的机械地记忆这些知识,而是要在具体的篇章中掌握。

 

    相关推荐

    白素云:从2007年高考看2008年高考古代散文备考 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要点 2007年高考作文备战方略 备考2008高考——现代文阅读实战技法 备考2008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点拨 备考2008高考——现代文阅读审题与作答 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 高考专家指导:从高考题看古文阅读题解答 2016届高考备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练 2009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 2012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 高考备考: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指引 高考名师手记:2017年高考复习备考(语文) 2007年高考上海卷点评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语文答题策略与技巧 山东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备考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技巧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评析 孙绍振评2007年高考作文题 点评2007年高考卷:湖北卷 高考语文备考—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点 从2004年高考作文看2005年命题走向 山东省2007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必备!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集锦 从2007年福建语文高考谈高三语文总复习的得与失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及解题思路 2007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备战2012年英语高考【十年高考五年模拟一年预测】--状语从句 如何备考高考语文呢 2017高考备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误区 2009年高考语用题备考策略 备战2012年英语高考【十年高考五年模拟一年预测】--名词性从句 从2016高考真题看现代文阅读出题特点 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译文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考点纵横]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 2013年高考散文阅读例说 点评2007年高考卷:全国卷I 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题汇编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 轻松拿高分 从1995高考看中学语文教学 关于高考语文如何备考 2008年语文高考大纲变化重点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解题指导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备考必看:高考语文文言翻译解题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易混高频多音字汇总 从统考历史存废看高考未来变革 高考新学期语文复习计划: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建议 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要点 2007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07年:语文高考复习思路与策略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建议 高考语文备考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复习备考指导 高考复习资料-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精编(3) 中考语文备考(现代文)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考查内容例说 高考复习资料-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精编-6 高考复习资料-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精编-4 2008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知识 高考语文考前备考需大量做题 高考复习资料-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精编-5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复习: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2017年中考生必看:从五步出发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高考状元备考经验:高考语文其实很简单 高三成语备考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导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备考计划 2008年高考语基知识题型综评 2007年新课程高考考向蠡测及备考策略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一览 从高考题看“句子仿写题”的应考对策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答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备考黄金策略 高考语文备考之答题技巧 2008高考诗歌鉴赏“十读”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语文课外名句解析 高考语文:历年高考文言、古诗体满分作文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4 2007高考作文命题全景观察 准高考生语文解题技巧:现代文阅读如何备考?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2)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3) 高考现代文阅读3 2007年高考各省市文言文题目汇编(1) 从高考看中学语文教学的出路 高考现代文阅读5 从高考语文命题看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 2016中考语文考前复习方法(高效备考) 高考语文备考策略:科学阅读提高素养 2016-2017高考一轮备考语文常见古诗词意象 17年高考语文备考答题技巧:文字表达题 2009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