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教师角色定位

小编: :admin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书,就不知怎么讲;离开练习册,就不知考什么。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新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忽视了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能适应个别情况的需要。二是不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独特传统和优势,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据研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其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地域性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对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弥补了单一国家课程模式的不足,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教师必须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和形成课程开发能力,使开发出的课程能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和造就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教材应用的质量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界定。

四、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有赖于信息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教材立体化,从原有单一的纸质课本转向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向网络教材发展的教材媒介体系。文字材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多媒体、立体化的教材更生动、更形象、更活泼,更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更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更益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将网络上知识信息应用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教师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教师要有熟练的计算机、多媒体操作能力,能够将教学软件、互联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并且能指导学生进入互联网络检索信息获取知识。

资料提供者:jiao

    相关推荐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中心稿)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茶馆式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的再次反思──《狼》一文教后反思 浅谈教师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的角色地位 教师角色——大意不得 摭谈教师角色如何改变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期待 网络时代教师角色转换 亦谈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角度一定要小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新型老师应担当的角色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现代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 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 语文新课程和教师角色转换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定位 从做严师到做朋友——浅谈教师角色的转换 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要转变 班主任老师要扮演好四种角色 定位 ——《庐山的云雾》教学思考 重要的是语文的定位问题 阅读教学指向应重新定位 试谈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角色 定位真实层面抒发真实情感 让学生进入角色 让学生进入角色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法指要》教案 当下语文教学内容定位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角色”意识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三位名师看语文教学 角色扮演 激情展现 转换角色 当好“伙伴” 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素养 四年级语文《确定位置》说课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思考 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定位测试卷 “认识自我”活动四:定位你自己(粤教版)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_语文论文 《第八次》中的角色体验 《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浅谈创设角色的作用 《一路花香》中的几个人物定位和寓意 设立语文角 教师随笔 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应具有的五种角色 《师说》固定句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校长品格决定学校品位——读《一位“外来”校长的知行路》有感 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定位测试卷 培训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阅读教学“点”的定位思考──《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定位的思考 语文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应如何定位 课文《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课文《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案设计师生互动精选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活动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活动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活动 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定位测试卷(附答案) 找回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认识自我”活动四:定位你自己(粤教版)教学教案 转变角色 勇于实践_语文论文 探索新课程中新的学生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谈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语文论文 一位语文教师悄悄地走近数学 做一位会“偷懒”的语文老师 一位初入教坛的语文教师的心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能力GPs定位试卷及答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作特色 以教师为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 谈“忆江南”在《荷塘月色》中的地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浅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导演” 论作者、编者、学生、教师四位一体 换座位 怎样做一位学者型语文老师 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 教材解读很到位,课堂实施不到位──评瞿茂森老师的《掌声》 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雍里乡代课教师朱维娇 一位初入教坛的语文教师的心声 《烛之武退秦师》固定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