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29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9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_课堂实录_案例_课文_教学反思_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材简说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的相关文章,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也可以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可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下面的提示供教师参考。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一定的了解(详见参考资料)。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4要重视学习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习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习做准备。

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

四、参考资料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牛郎织女的传说和诗歌 有条件可参阅叶至善创作的《牛郎织女》,因篇幅过长,这里从略。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如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公元441—513年)曾拟作了《织女赠牵牛》诗,王筠(公元1784—1854年)又拟作了《牵牛答织女》诗。庾信、谢眺还作过《七夕赋》。最有名的要算一首汉代无名氏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关于乞巧节: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民间《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种多样,各有趣味。如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关于奔月成仙 《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代张衡《灵宪》中写道: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记载: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9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古诗两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21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20 古 诗 两 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05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二教学案例反思 17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案例 29古诗两首教案一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29古诗两首教案二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三下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案例 29古诗两首练习题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29掌声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29 寓言两则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01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5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25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04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23 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教学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反思 02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精品推荐 古诗两首教学片段赏析案例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教案二案例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案一案例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说课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材简析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5 古诗词三首之教材分析 20古诗两首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9 儿童诗两首之教材分析 09寓言两则之教材分析案例教学反思 20古诗两首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20古诗两首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20古诗两首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5争吵之教材分析案例教学反思课文 16*绝招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课文案例 在读中感受古诗的美──《古诗两首》案例分析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4检阅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案例课文 18盘古开天地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句子分析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5 猫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句子分析 《古诗两首》结构分析 09古诗两首练习题案例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5古诗两首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结构分析 21古诗两首练习题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案例 22月球之谜之教材分析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学反思案例 30 西门豹之教材分析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后反思 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3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2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4.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4.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案例 24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5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10风筝之教材分析案例反思教学 27乌塔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13花钟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14蜜蜂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16* 母鸡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草》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13 白鹅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草》教学反思 4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5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