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匆匆之教材分析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匆匆之教材分析课堂实录 案例 教学反思 课文 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本课是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作品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2)对词语的理解。

确乎:的确。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获得的。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中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等句子的意思,感悟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又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作者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问而不答,而答案隐含其中,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文章还采用了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3.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第3题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几句话。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如,“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体现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学习过程。

4.本文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单纯把修辞手法作为语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判别各种修辞手法,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此句话用这种修辞好在哪里。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了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也流露出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的低沉情绪。在教学中对此时代背景不宜过多讲解,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6.“阅读链接”的《明日歌》是清代钱鹤滩著名的作品。这首诗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寓意深长,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明白“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道理,进一步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熟读成诵。

四、教学案例

片段:

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师: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美:“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用这些句子写出了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会再开,描写出了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读了这句话不仅感到很美,而且觉得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师:体会得好。的确如此,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书,看看还有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也写得美:“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用了比喻的句式,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的烟雾缥缈在眼前,可摸可触,而瞬间又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

生:我读了这句,感受到时间瞬息消逝,来去匆匆。

生:我还体会到用比喻的方法写句子,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有动感。

师:对,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用心体会,感悟到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非常好!

生:老师,我还觉得这句话也写得很美:“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动作的快速。读后时间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觉非常深刻。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最好?

生:“伶伶俐俐”“跨”和“飞”这几个词语用得好。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生:我发现,用拟人的方法,会使文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能打动读者。

师:对,作者正是运用了设问、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唤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时光宝贵,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切莫万事成蹉跎。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五、相关链接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其作品笔致简约,亲切自然,读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匆匆之教材分析,匆匆,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匆匆》结构分析 《匆匆》结构分析 《匆匆》结构分析 《匆匆》案例分析 《匆匆》教材理解 《匆匆》教材理解 《匆匆》简析1 《匆匆》简析2 《匆匆》预习解析 《匆匆》句子赏析 《匆匆》句子赏析 《匆匆》片断赏析 《匆匆》片断赏析 《匆匆》句子赏析 《匆匆》课外阅读材料 《匆匆》课外阅读材料 《匆匆》一课教学评析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教学设计之六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匆匆》教学设计之五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 匆 匆匆 匆匆 匆 匆 《匆匆》教学设计之四 《匆匆》教学设计之五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匆匆》教学设计之四 匆匆 匆匆 匆 匆 匆 匆 《匆匆》教学设计之七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教学设计之五 《匆匆》教学设计之四 《匆匆》教学设计之六 《匆匆》教学设计之七 《匆匆》之老师语录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教学设计之八 《匆匆》教学设计之七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1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教学设计之六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匆匆》说课设计之一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16《匆匆》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匆匆》说课设计之一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16、匆匆 来去匆匆 《匆匆》说课设计之一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感悟《匆匆》 16《匆匆》 16、匆匆 《匆匆》相关 《匆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