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14三峡之秋

小编: :admin

一、教材说明

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描写同一景物的变化,可以用许多方法,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准备三峡风光的图片、资料、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

2.可先播放三峡风光的录像带、多媒体课件,或请一两位去过三峡的学生谈谈看到的三峡景色,或引导全班学生背一两首与三峡有关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情境。课文的时间线索非常明显。分别用“早晨”“中午”“下午”“夜”这些词语交待时间,并且用这些词语作为段落的开头。明确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读读、想想、画画,对文章的线索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2)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3)读一读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接下来,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适合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朗读的时候还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慢速默读,自由吟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参考资料

方纪原名冯骥,河北束鹿县人,现代作家。1919年生,1936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延安,曾在文协、马列学院、《解放日报》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任热河省文联主席。解放战争时期到前线任随军记者,在冀中文联、《冀中导报》等处工作。解放后任《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长诗《大江东去》,评论《学剑集》,散文特写集《挥手之间》。

《三峡之秋》写于1956年10月。同年,还写过《长江行》《枇杷山公园即景》等跟长江有关的文章。《三峡之秋》约万字,分三个部分,主要是写人事,写秋景只是一个“引子”,由秋景引出人事。但这个引子有相对的独立性,选为教材,也很完整。

 

    相关推荐

    14 三峡之秋 14 三峡之秋 14 三峡之秋 14《三峡之秋》 14 三峡之秋 14《三峡之秋》|人教版 14《三峡之秋》|人教版 14《三峡之秋》|人教版 五年级教案:14 三峡之秋 14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 4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课文 《三峡之秋》课文 《三峡之秋》的“美” 三峡之秋教案设计2021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说课稿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材理解 《三峡之秋》片断赏析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习题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材理解 《三峡之秋》片断赏析 《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 《三峡之秋》片断赏析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片断赏析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指南 《三峡之秋》探究感悟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之二 《三峡》教学设计14 《长江三峡》教案14 《三峡之秋》说课设计之一 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小学语文:《三峡之秋》说课稿 教科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长春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五年级《三峡之秋》教学实录 4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14秋天 14 秋天 14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