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虎丘记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体会公安派散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特点。

2、分析“丘积”“云泻”“晚树”等词语的运用。

3、分析描写中比喻、夸张、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别具一格的写作方法和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

教学设想:

1、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翻译全文,教师点出重点。

2、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方法,体会本文独特的个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文学常识;疏通文句。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及公安派: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著有《袁中郎全集》。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曾为反对复古(王世贞、李攀龙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性灵”为“个性”“真情”)。其主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其作品大多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

2、虎丘与虎丘记:虎丘,又名海涌山,在苏州西北七里。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三日而虎踞其上,因而得名,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作者曾任吴县(现在江苏苏州)知县,在任两年,游虎丘六次。而后写了这篇游记。

二、疏通文句:重点指导阅读第一、二节。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要点词语。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

而中秋为尤胜(尤其超过平时)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借代)

莫不靓妆丽服(与“靓女”比较)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像丘那样,像云那样)

布习之初,呕者百千(讴,唱歌)

一切瓦釜(比喻的说法)

属而和者(注音)

竹肉相发(借代)

(10)、月影横斜,荇藻凌乱(互文)

(11)、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学生翻译一、二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修正。

分析第一节:

本节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虎丘游览盛况)

分几层来写?分别写了什么?(两层,以“而中秋为尤胜“为界,之前总写,之后以中秋为例,具体写。)

前后两层分别从何角度来写?(第一层,从时间“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和空间“游人往来,纷错如织”两个角度来写。第二层,从“概况”(“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长卷”(“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和“全景”(“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三个角度来写。

“概况”“长卷”“全景”分别抓住了哪些特征来写?(“概况”是“面广、人多、场面大”;“长卷”是“人多、乐器多、酒多”;“全景”是从“形、色、声”三个角度比喻夸张。

本节文字所写场面可以用哪个字概括?(“乐”)。表面上写游览之盛况,实际上是在写什么?(“民之乐”)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

小结:本节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虎丘游乐图。

分析第二节:

本节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月夜斗歌)

是如何来描写场面的?完成课内练习,填写表格。

时间歌者情形环境效果

布习之初呕者百千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数十人摇首顿足

已而三四辈属而和┅竹肉相发明月浮空,石光如练清声亮彻,听者销魂

比至夜深一夫登场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刻月影横斜,荇藻凌乱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3)本节文字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哪种思想感情?(与民同乐)

(4)小结:本节文字层次清楚、引人入胜地描写了斗歌场面。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分析第三节、第四节;欣赏公安派的特点。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简要指导阅读第三节:

学生翻译第三节,教师及时纠正。

最可觞客(适合)

晚树尤可观(暮色中的树)

仅虞山一点在望(修辞方法分析)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用……的方法)

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建祠供奉)

而病寻作(不久)

分析:

本节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简介了虎丘的四个景点:剑泉、千顷云、文昌阁‘平远堂)

各抓住了其什么特点来描写?(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远堂之“旷”)

表达了何种感情?(本节文字写了“景之美”,抒发了钟情山水之情)

二、简要指导阅读第四节

1、翻译第四节,教师及时纠正。

吏吴两载(做官)

迟月于生公石上(等待)

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官吏)(差役)

分析:

本节文字作者发了怎样的议论?(乌纱之横、皂隶之俗)此议论缘何而发?(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厌恶、鄙视官场)

三、引导学生体会“公安派”散文的特点。

1、“不落格套”“个性”:

(1)并非某次游览的记叙,而是六次游览的总记。景点是介绍性的。

(2)不是先写自己之游览,而是先写民之游。游览主体在第三节才出现。

自己的感受于百姓的快乐之中。

2、“真情”:

依据第一、二节体会作者对百姓“游览、斗歌之乐”的由衷赞美之情,自己“与民同乐”的渴望。(“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竞以新艳相角”“摇首顿足”“听者销魂”)

依据第三节体会作者对虎丘美景的赞美之情,自己钟情山水的人生追求。(“最可觞客”“晚树尤可观”“仅虞山一点在望”)

依据第四节体会作者对官场的厌恶、鄙视之情,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心。(“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余幸得解官”)

此文与一般“公安派”散文有所不同,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内容。(“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的揭示)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给下列词语的用法归类:

冠B、蔀屋C、樽罍D、新艳E、瓦釜

F、竹肉G、荇藻H、乌纱I、皂隶

(七)板书设计:

“个性”“真情”

游览之盛乐与民同乐

公独抒性灵斗歌之乐

安景色之美美钟情山水

派不落格套游后之感憾鄙夷官场

    相关推荐

    《虎丘记》课堂实录 高二语文虎丘记教案 虎丘记高二语文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笔记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笔记 《李广射虎》教学札记 陈太丘与友期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译文(含原文、注释、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 陈太丘与友期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记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6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7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记实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1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和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评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3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5 25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的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1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2 《陈太丘与友期》改写成诗 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第25课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简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教学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2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2 华南虎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及翻译 25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公开课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3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上册) 语文寒假作业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译文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虎旅行记》教学 28.华南虎 《虎门销烟》 华南虎 《华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