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下)

小编: :admin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类似的主题前面几册教材已有编排,要注意前后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学生分析

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小故事大道理类的文章都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但是对于蕴涵的道理,学生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如何增强行为的自觉性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能抓住关键词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对话。熟读课文,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链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寓道理于实际行动之中。

3、拓展。搜集有关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进一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思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投影。

2、师生搜集的小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有关的小故事,交流之后让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或者在你身边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吗?

3、深入挖掘教材,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你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些什么?

三、教学建议

(一)《寓言两则》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1、回顾导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或者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2、熟读课文,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然后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体会蕴含的道理。

如《亡羊补牢》中的那个人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读完后你明白了什么?

《南辕北辙》中如果你看到那个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如果遇到了,你该怎么办?

(二)《惊弓之鸟》

这个成语故事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是课文的一大特点。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提示语“真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引发学生思考,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1、学生自主读书:你有哪些疑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2、从哪里看出这是只受伤的鸟?更赢是怎么分析的?同桌讨论交流。

3、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三)《画杨桃》

这篇课文语言朴素,真实感人。运用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

1、实物导入。出示杨桃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能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结合提示语,提出更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小组内互相研讨。

3、精读课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

4、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四)《想别人没想到的》

这篇略读课文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小事,真实可信,很有说服力。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研讨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力。

1、细读课文,深入思考。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对比讨论三幅画的不同。

2、读读画师说的话,你有什么收获?

3、创设情境;你有哪些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

1、学习完这组课文,组织学生召开一次“小故事大道理”的故事会,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2、把学生搜集到的故事编辑成册,汇编为《智慧背囊》,人手一册。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名人的故事》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下册第三单元指要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解读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建议 第四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峡》整体把握 第四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数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心中的秋天”整体教学设计 七册八单元:“科技成就”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第1、2课时 六年级第六单元《古诗词背诵》整体教学设计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指要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指要 [初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下卷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1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新课程七下第三单元测试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2017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教科版) 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 2017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下) 语文 三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三下)第三单元检测题 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长春版语文一年下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三单元考试卷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卷 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上卷 语文版九下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7初一下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初三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