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槐乡五月》说课稿

小编: :admin

一、说教材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2课。这是一篇清雅隽永的美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行文如流水,语言诗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值得学生诵读的好文章。它素洁高雅,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园诗,值得学生背诵积累。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五月槐乡的景美、花香和童欢。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主要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五月槐乡的景美花香和童欢。

为了配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主要以图片文字和音乐为主要构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原则和手段:

情境创设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幻灯课件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

朗读体验法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情读、分角色读,情境中对话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理解、感悟课文的点滴妙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板书“五月”)

同学们,五月是百花盛开的日子。五月,在一个地方,那儿的槐花开得最美,开得最盛,那就是槐乡(板书,提示写法,齐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槐乡五月。(齐读课题)

槐乡,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因为槐花多而拥有了这个美称。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沐浴着柔和的暖风,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二、初读指导

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老师要看看大家的读书水平。

1、检查初读情况。

A:(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肩头挎走摆出一顿蒜泥味咸

niàngchúncùsǎnxuàn

炒芝麻酿出醇香陈醋披散旋儿

qiàojīnxūnjìnwēng

俊俏衣襟熏醉浸泡嗡嗡嗡

liēliewāgǎngruìjiàng

大大咧咧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

B:你能把这些词语都读好吗?自己读读,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白茫茫甜滋滋喜盈盈白生生傻乎乎香喷喷

2、解决了学习课文的“拦路虎”,让我们一起去五月的槐乡漫步。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他那支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槐乡槐花盛开的美景。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你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放声读课文,也可以默读,读的时候划出你觉的写得最美的句子或者比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师巡视指导,了解大概并渗透学法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留下思考的痕迹)

3、简单交流: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体说说,相机板书,多,美,香)

4、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印象了,很不错,如果

再读读,印象一定会更深刻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吧,把你体会到的感觉都读出来。

三、再读感知。

1、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2、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4、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此处再次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观察并说说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情导入,诱情激趣。

师:(引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槐乡五月。

师:今天我们再次沐浴着轻柔的暖风,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课件展示,整体感知槐乡五月之美。

(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槐乡的美。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品读赏析,沐浴槐香。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反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感受槐花之美。

3、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句子,体会槐花的婀娜多姿、芬芳四溢以及槐乡孩子的能干。

a、“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花多、白……)

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花形态美……)

c、“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的可爱、能干……)

d、“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花香……)

4、感情朗读。

三、情境对话,其乐融融。

过渡:来到槐乡,看到了美丽的槐花,闻到了迷人香味,感受到孩子们的欢乐,这真让我流连忘返。如果你们就是这槐乡的小主人,你们准备怎么招待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呀!请读读课文第2小节,想想你准备怎样做、怎样说。

生:自由读书,自由练习。

师:指名交流(师生在情景中对话。)

过渡: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作者情不自禁地拿起摄像机拍下孩子们和槐花游戏玩乐的镜头。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第3节,感受他们的欢乐。

1、互相交流小姑娘与小小子的可爱之处

2、有感情地读书——男女分角色读。

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赞叹——(出示最后一节)。

四、课外延伸、读写结合

1、小组共创《槐乡歌》。

2、为槐花节出点子。

3、共读美文,表达对槐乡的爱。

(当孩子们对槐乡美景流连忘返,为槐乡风情所陶醉时,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策划一个槐花节,鼓励学生写写邀请函,设计广告词会欢迎标语,也可以介绍槐乡风情等等,这样,巩固和提升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语文能力。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

五、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槐乡五月说课稿 《槐乡五月》说课稿之一 槐乡五月说课稿之一教案 22《槐乡五月》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五月说课稿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 《槐乡五月》课文原文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 槐乡五月反思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五月》资料 赏析《槐乡五月》 《槐乡五月》教案 《槐乡的孩子》优秀说课稿 无锡市《槐乡五月》 槐乡五月练习题 《槐乡五月》教学谈 《槐乡五月》教案(第二课时)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 《槐乡五月》教案之二 槐乡五月补充习题 槐乡五月教学实录 《槐乡五月》教学实录 《槐乡五月》教案之一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原文教案 槐乡五月阅读练习 《槐乡五月》 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设计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五) 《槐乡五月》教案之三 《槐乡五月》教材解读 《槐乡五月》练习评测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 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实录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 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优秀教案 《槐乡五月》教案之四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教学案例 《槐乡五月》教学评析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二)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一)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四)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六)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七)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三) 三年级上《槐乡的孩子》说课稿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三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之一教案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思路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四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之四教案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之三教案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之二教案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之二 槐乡五月 教案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之一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之三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之四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之一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四教案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教案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教案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教案 21槐乡五月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槐乡五月》 教学设计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乡愁》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 《乡愁》说课稿 《故乡》说课稿 《故乡》说课稿 乡愁说课稿 小小道具作用大——感受《槐乡五月》 槐乡的孩子试课稿教案字条 《故乡》说课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