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说课

小编: :admin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相关推荐

    三下数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 连加 、连减和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案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之众数与中位数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数法教案2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数法教案1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四位数的写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四位数的读法教案 一位语文教师悄悄地走近数学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读与写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写法课堂练习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四位数的写法课堂练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认识多位数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练习 说话算数教案 《说话算数》教学设计 换座位 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 《说话算数》教学设计 两位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傅聪与朗朗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浅谈换位的作用 给一位小朋友的信 还备课应有的地位 唐代几位诗人的誉称 老舍《茶馆》的独特地位 《说话算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数字 数字歌 数字:数字歌 庄子的思想和地位 六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法试卷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 《短文两篇》自学评估 短文两篇•自学评估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人教版2022年优质三篇 位置与顺序---上、下 六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竞赛试题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风是一位画家教案 一位关心他人的同学 语文教育传统的“错位” 倒数 唐代几位诗人的誉称 重要的是语文的定位问题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高一数学教案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外国诗两首》自学评估 关注每一位学生 紧扣重点训练到位 夏县:司马光故里位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词语教学中的生本位思考 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语文趣话:有趣的语言易位 追怀一位民间艺人 同样的教材 不同的定位 数鸡 数鸡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 三位名师看语文教学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说话算数》教案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定位 古典小说中的错位艺术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故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试卷 《傅雷家书两则》自学评估 诗中的数字 语文小知识:有趣的语言易位 三年级上册《说话算数》教案(语文S版)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学案 夏县:司马光故里位 紧扣重点训练到位 教材解读很到位,课堂实施不到位──评瞿茂森老师的《掌声》 校长品格决定学校品位——读《一位“外来”校长的知行路》有感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数字歌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练习题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设计 巴金的人格精神与文学品位 “半吊子”位梦华:我的历险之路 一位古稀老人的爱鸟情结 《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 《数字歌》 《数星星的孩子》 做一位会“偷懒”的语文老师 “克隆作文”成因的换位透析 “克隆作文”成因的换位透析 《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 定位 ——《庐山的云雾》教学思考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本位思考 二次函数的性质九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