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30课《诗词五首》教案 课件 教案

小编:

30《诗词五首》教案
《观刈麦》教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收集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刈:收割。
?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己亥杂诗
一、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
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 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四、堂上练习:完成下发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相关推荐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5课《诗词五首》课件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达标训练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词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 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 30.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五册30课诗词五首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6课《纸船》课件 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课《海燕》课件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30课《诗五首》教学教案 第30课《诗五首》课文简介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课《石榴》课件 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4课《乡愁》课件 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4课《鹤群》课件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2课《陋室铭》课件 教案 30诗词五首 30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6课 强项令 课件 教案 30 诗词五首 诗两首课件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四首》学案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0课《诗五首》之《望岳》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7课《第一千个球》课件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五首》达标训练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9课《列子二则》课件 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5课《鲁迅自传》课件 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0课《诗五首》之《观沧海》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0课《地毯下的尘土》课件 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下):第30课 诗五首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9课《骆驼寻宝记》课件 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8课《桥梁远景图》课件 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学案 30 诗五首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0课《诗五首》之《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语文版:诗词五首 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9课《洲际导弹自述》课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学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8课 少年爱因斯坦 课件 教案 第30课《诗四首》课文简介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2课《蟋蟀在时报广场》课件 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第30课: 诗五首 之《饮酒(其五)》教案0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学案 九年级课文《诗词五首》教案 第30课: 诗五首 之《饮酒(其五)》教案0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6课《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课件 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唐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诗五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三《诗词三首》学案及课件 七年级语文诗词八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课件 教案 30 诗五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教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文简介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15课《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课件 教案 30诗五首 30诗五首 九年级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诗词五首 语文版七年级上《诗五首》教学案 30诗五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诗词曲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 九年级语文教案五册诗词五首 九年级语文教案五册诗词五首教案 初中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初三下):《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两首》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词三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