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

小编: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豪放词风。

2.感受词人抒发的豪壮情调,掌握烘托和映衬的手法。

[教学方法]

在读中赏、在赏中读。

[教学用具]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1]课前名句识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翠。(《蝶恋花》)

[互动设计2]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吟诵的是柳永的词作名句,领略了婉约词感情的婉转缠绵,深沉幽怨。柳词在宋元时流传很广,当时是“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尤其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吟咏。现在让我们来做一回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一曲“大江东去。”

学生齐声朗读(投影显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说:课前识记,费时不多,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互动设计3]解题

学生口述:我所知道的相关背景。

教师小结:

CAI:苏轼生活的仁宗至徽宗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合,屡被贬官,甚至在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奉禄,而且还受到监督。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CAI:关于“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表中的一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jiè)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CAI:“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互动设计4]在赏中读①:古人评价这首词不同凡响,请大家在观看《三国演义》片头后听老师诵背全词,体会这首词的磅礴气势。

CAI: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解说:《三国演义》片头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词的风格、词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对词豪放的风格和词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得学生能很快进入词境,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

[互动设计5]在读中赏②:CAI播放全词激情朗读,学生感受意境。

[互动设计6]在读中赏③: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一遍,了解大意。

诵读点拨: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互动设计7]在读中赏⑥:男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CAI: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

点拨: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互动设计8]在读中赏④:女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忆的是什么?慨的是什么?

CAI:所忆雄姿英发周郎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所慨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点拨: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解说:激情诵读,初步感知词风——在读中赏。字面是理智的,声音才是情感的,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之后就指导学生放声朗读全词,从自己有情感的声音中初步感受这首词的风格。]

[互动设计9]在赏中读①:学生思考讨论:(1)能否将开头三句幻化成一幅画或一组镜头?

CAI:(蓝天,明月。巍巍群山。群山中江如白练蜿蜒。江边,诗人朝江兀立,望着江水出神。江水滔滔,后浪推前浪,气势磅礴。孔子、屈原、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曹操、诸葛亮、周瑜……,依次随波浪高低而后移。人物渐渐虚化,消失。)

(2)这三句与以前学过的描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CAI: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子罕》)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如有其他名句,则随机板书)

点拨:这些名句,都气象开阔,辽远雄伟,写出了江水的汪洋恣肆。但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在这里,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妙合无垠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解说:在形象的镜头启发下,让学生较好地领会:“浪”字既是长江之浪,又喻历史长河之变幻,勾联起长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让人联想起滚滚历史长河,忆起千古风流人物的业绩。一个“淘”字,形象地表露出诗人的感情。]

[互动设计10]在赏中读②: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拍”、“卷”几个字的妙处,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CAI:(江边悬崖上现出两个大字:赤壁。岩石参差突兀,怒涛汹涌翻滚,浪花如雪千叠,声如雷鸣。)

点拨: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海与岸搏击的力度;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大,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这三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互动设计11]在赏中读③:思考讨论:辛弃疾曾唱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苏轼为何偏偏只想起了“公瑾”,而且是小乔初嫁的“公瑾”?

点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

苏轼之所以偏偏只想起了“公瑾”,而且是小乔初嫁的“公瑾”:一是周瑜娶小乔的事实人所共知,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妻,所以周瑜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弃我去者”,周瑜小乔不可追;“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诗)。长江滚滚东入海,这一对英雄美人也被“浪淘尽”了啊。但这江上的月,今日照着我,过去也曾照着他们。这也是作者之所以“偏偏只想起了‘公瑾’”的原因。

[互动设计12]在赏中读⑤:探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现的情感。(学生讨论:见仁见智)

点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反拨形式。(张翼语)

CAI:“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入世”——渴望建功立业

[解说:含英咀华,反复诵读——在赏中读。通过激情诵读,学生初步把握了这首词的气韵,这首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磅礴的气势?词人借描绘的形象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其中的词句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研读、赏析词的具体内容,品味语言,含英咀华,准确地把握词的意境,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总结:CAI:俞文豹《吹剑录》载:“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对苏词作了形象精辟的论述。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雄伟奔放,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

[互动设计13]拓展延伸:赏析《江城子》

CAI: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拨: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跟他的妻子王弗伉俪情深,而王弗不幸早逝,故有此作。上片先说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次说孤坟相隔千里,欲话凄凉而不可得;末说由于自己变得苍老,即使能够相逢,对方也认不出来了。如此层层推进,自然引出梦中相逢一节。下片前五句述梦境,夫妻重聚,一切宛似生前,而又相顾无言,泪落如泻;后三句写作者梦醒后浓重的哀思。情词凄切,感人至深。

课堂训练

CAI:1.“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意思是说:。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梦幻虚境,作者这样写意在表现什么?

答:

3.试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词(不超过150个字)

答:

[参考答案]1.十年来活着的和死去了的隔绝在两个世界里,谁都不知道谁怎么样。2.极写十年生死之“凄凉”痛苦心情以及双方怜爱的夫妻感情。3.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感情。语言质朴,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揉进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能将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得深婉而真挚,感人至深。

[解说:把诵读与鉴赏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读中去赏析,在赏析中去读,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自己去体悟诗歌的内涵,避免课堂上游离于学生感受之外的毫无诗味的理性分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相关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五) 《念奴娇·赤壁怀古》(六) 《念奴娇·赤壁怀古》(三)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参)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8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6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3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7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7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9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9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0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3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要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6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7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7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6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注释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之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3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之三 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教学设计34 ·优质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