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

小编:

让我们读出自己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一篇现代散文。其作者刘亮程是近年来众多作家中独树一帜的作家。首先在于他的选材与众不同,他写的东西来自于远离城市的一个边远的乡村,不仅如此,他所写的乡村里的故事又大多是他青少年时的往事。这样就给今天的青年学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没有远离故乡生活经历的高一学生,更难体验。这一现实,导致了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了“畏难”心理。另外,本文是一篇感情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由于作者致力于深刻的思索,所以文章整体语言比较抽象,或者是文学性比较强,这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阅读难度,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必将成为难点。因此,我借助“读出自己”的阅读理念,从和学生探讨一些他们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章的深处……

[教学片断]

(一) 让我慢慢地靠近你——突破难点一

师:同学们,初读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啊?

生:一点也读不懂!(几乎齐声)

师:哦,什么让你们读不懂呀?

生:老师,文章的题目和开头部分就读不懂,“今生今世的证据”什么意思?感觉作者写得好玄乎!

师:哦,作者真的写得如此玄乎吗?玄乎得我们这么聪明的学生都看不懂啊?那这样吧,我们不读作者的文章,我们读自己好吗?

生:老师,什么是读自己呀?

师:关于“读出自己”这个问题,老师暂且不说,我只想先提几个问题可以吗?

生:老师还买关子哦,你问吧!

师:哪些同学原来的家在农村,而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已经随同父母搬到了镇上或者市里的新家的?有的话请举手。(十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们的老家还有亲人在生活吗?你们逢年过节的还要“常回去看看”吗?

生:要的。

师:哦,那么假如今天我们全班同学跟你回你老家玩,你会怎么给我们介绍你的老家?你将怎样来证明你确确实实在这里生活过呢?首先申明,光说我们可不信哦。

生1:我会把同学们带到还留存着我当年在上面涂鸦的老屋的墙壁处,指着告诉同学们,这是我画的。

生2:我会把同学们带到我老家门前的那棵老树,指着告诉他们,当年我曾经和我的小伙伴们攀爬的乐事。

生3:我会把同学们带到老家门前的那株种在泥地里的月季旁,挖出当年埋下的包着我胎发的那个塑料纸包,告诉同学们,这是我的胎发,不由他们不信吧?(众笑)……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他们确能让我们相信那是他们生活过的老家,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证据!(齐声)

师:对了,证据!因为他们都找到了能证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证据,是他们今生今世的证据。

生:(举手)老师,我现在似乎可以读懂文章了,因为文章开头几节作者也是在举出属于他的,能证明作者确实在这里生活过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对吗?

……

(二) 不识庐山真面目——突破难点二

师: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而这种“需要证明”的心理正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结——怀旧(回归)情结。

生:(举手)老师,什么是怀旧情结?为什么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师:对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苦苦思索。而且也一度找不到最好的答案。直到昨天晚饭后,在和妻儿出门散步的时候,被我偶然间悟得了,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呢?

生:想!(齐声)

师:昨晚我和妻儿一起散步,我儿子很顽皮,他一人跑到了前面去,叫都叫不住,一点都不如你们乖!(众笑)可是啊,我却发现我儿子有一个动作一直在重复,你们猜猜是什么?

生:(疑惑地)回头望?……

师:你们真聪明!对了,回头望!(强调),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

生:有(众答)

师:那么,假如我儿子回头望时,却发现我们没在后面跟着,你们觉得他会怎么样?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样?

生:害怕

生:哭

生:因害怕而大哭大叫

……(众笑)

师:大家想想,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这个例子呢?

生1:老师,我明白了,人都有回头望的习惯吧?

师:对,但似乎还没说到关键处吧?你们觉得呢?(面对全体学生)

生2:老师,我认为这种习惯背后还隐藏着深刻意思,因为我们人确实经常要回头望,现实中这样,内心深处也经常这样,但怎么解释,我还弄不懂。

师:很好,这位同学已经能把问题推向深处探讨了,值得表扬!还有谁能谈谈?(略等)

生3:我想谈谈我的理解,人们回望的习惯背后,是否是人们怀旧心理的外部表现?人们是在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吧?

师:很好,你的回答很精彩!

生4:老师,我也想谈谈!(师默许)在怀旧中,我们经常会想到一些具体的物,也就是说,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刚才同学说的那些东西吧?(征求的目光注视老师)

师:我真的很高兴,为这些很有头脑的同学而高兴,你们很会思考。我想补充的是: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成为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度过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三) 掀起你的盖头来——突破难点三

师:大家看看,文章中还有什么地方你觉得难以理解,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

生:老师,文章最后一句话我觉得很难理解。

师:对于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有谁能来帮助他稍作解释呢?

(巡视,但无人举手,沉默)

师:看来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这里,老师又要转换话题了,我又想问大家个不相干的问题,可以吗?

生:可以

师:大家听说过“失忆症”吗?

生:知道,知道,我在电视里看到过!(纷纷回答)

师:哦,看来大家对这并不陌生,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注意到患失忆症的人有些什么特点呢?

生1:这样的人整天显得恍恍忽忽的,像没了灵魂的人。

生2:这样的人眼神总是呆滞的。

生3:这样的人越努力想回忆起过去的事时,越显得很慌张,很恐惧的,因为他发现什么也想不起来。……

师:大家的观察很仔细哦!患了失忆症的人,当他试图努力回忆过去,却发现找不到任何能证明他过去的证据时,他们普遍会表现出失落、惶恐、虚无、精神涣散。那么这能不能对我们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带来启发呢?(巡视,期待)

生1:老师,我好像有点启发了。文中的“虚无”也是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是在“家园废失”后产生的,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内心找不到过去生活过的家园时,人们就会出现和患失忆症人一样的表现。

师:谁也想来说说?(期待)

生2:我认为这里的“家园”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它应该指精神家园,因为它是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了。(教师肯定)

生3:我赞同他的观点,精神家园很重要,人不能没有它。

师:哦,那么假如失去了精神家园,你认为会怎么样呢?

生:(支吾)没有家了,不就成了流浪儿了!(众笑)

师:哦,我们可不可以给它一个完整一点的名字?

生:精神流浪儿呗!(纷答,众笑)

师:很好,其实大家已经理解了文章最后一句话了,恭喜你们!

师:当烙上一个人生命印记的家园(故乡)不复存在(废失)时,他的生命、他的生存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空,他没有了精神寄托与精神归宿之地,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了,这正是现代人精神的一种通病——精神流浪。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能理解了吗?

生:纷纷点头……

[课后反思]

“难文浅教”是一种教学艺术。所谓“难文”,有时是篇幅长、文字多的现代文,有时是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有时是内容艰深的短课文;有时是看似优美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花的散文,有时是平白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总之,难以在规定的课时中上完的或者难以让一定年龄层次的学生理解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难文”。《今生今世的证据》完全可以称之为“难文”了。

面对这样的难文,有时需要“硬教”,因为课文中的那些“难点”不容回避;但大多数情况下,对难文应该也必须想出一些较好的方法来进行浅教,来进行有一定教学效果、一定教学情趣和教学氛围的浅教。《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教学时,有三个难点是无法回避的:第一,初读时,学生读不懂,心理上有畏难心理,教师需要解决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距离的问题。第二,“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一天“需要证明”背后是一种怀旧心理的体现,教师需要让学生能理解和体会。第三,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虚无”因何产生,它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如何理解,这同样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个难点无法突破,阅读的目标根本无法达成,学生等于没读懂。如何帮助学生较好地突破这些难点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于是,教学过程中,我避实就虚,采取迂回措施,避免让学生直接去“啃”这些难点,而是努力打通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文中“读出自己”,即读出共鸣来,在文中读出自己和作者之间相同的生活体验,利用这些共鸣,转而来理解和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寻找老家的生活证据”‘“儿子回头望”、“患失忆症人的表现”等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用这些体验,去引导学生去走进文本,去理解作者,去揣摩思想感情。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提出的要求中就明确含有“经验汇兑”一说。经验汇兑,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圣陶语),凭借读者自己的经验去兑换课文的思想感情,它是理解课文的通途。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可能就在于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鼓励学生读出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到文本的阅读理解中来,较好地突破了三个难点,学生的收获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有用的阅读方法。当然,这些生活实例,是否很正确,我也不是十分有把握,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似乎还可以。而且,教师的话似乎还比较多,有剥夺学生的话语权的嫌疑,这都需要改进。

这篇课文是一篇美文,又是比较难读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是个难点。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的体验,以此为突破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本深处。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挖掘文本的内涵,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

不足:1。对文本的理解不足。2。拓展不够。

    相关推荐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实录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教学实录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0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1 《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8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9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3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案2 《今生今世的证据》备课资料及教案 高一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设计 今生今世的证据检测试题(附答案) 《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想北平》和《今生今世的证据》“经济”上法 2016高一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同步练习题 《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2017高一语文今生今世的证据同步练习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阳光》教学片断实录及点评 《阳光》教学片断实录及点评 《学会合作》教学实录1(片断及点评) 《北京》课堂实录片断点评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教学实录 《察今》课堂实录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点评 《九寨沟》教学片断实录及评析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及点评 《麋鹿》教学实录4(片断及评析) 《北京》课堂实录片断点评教案 《影子》教学片断及点评 《世界多美呀》教学实录及点评 再塑生命实录及点评 《全神贯注》教学片断实录及评析 《察今》课堂实录1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教学实录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及点评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谈生命》课堂实录及评点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点评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点评 二年级教案:《北京》课堂实录片断点评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学弈》教学实录及点评 《春雨》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小山羊》课堂课堂实录片断及评析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阳光》教学实录及点评 《雷雨》教学实录及评点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马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精彩片断实录及点评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 《雅舍》教学实录及点评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纸船》教学实录及评点 《雨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阳光》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高中语文:《察今》课堂实录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实录 《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与点评 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评析 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月光曲》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丑小鸭〉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丑小鸭〉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