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山羊兹拉特》教学设计

小编: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情感的内容

2.赏析情感的表现

3.探究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人与羊之间情感的内容

教学难点:赏析情感的表现方式,探究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说你与动物接触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小说情节,谈谈初次阅读后的感受

三.理解情感的内容:

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场景描写,进行品读评析

四.赏析情感的表现:

1.概念:情感的节制是适度控制情感现得含蓄、委婉

2. 小说中哪些地方的描写将情感含蓄、委婉的表现出来?

五.探究情感的作用:

情感在这篇小说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六.情感的共鸣

请同学们将下面几个关键词连缀成一段话【关键词】悲悯真情人性

七.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山羊兹拉特

内涵:告别互助对话团圆(升华)

情感表现:含蓄委婉

作用:文章线索、推动情节、深化主旨

篇二:

一、导入新课:

有一类小说,既不是以阐明思想为目的,也不是以讲述故事为乐趣,它们所追求的是“以情动人”。从情节设计到人物命运的安排,从人物纠葛到环境布置,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感动”做文章。本单元的话题关键词是“情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山羊兹拉特》(板书),看看这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作者又是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的。

二、相关介绍: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辛格15岁就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共创作了30余部作品。代表作:长篇《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卢布林的魔术师》,短篇《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78年,辛格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的充满了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处境。”辛格的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三、内容探究:

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问1:根据情节内容,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小说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写了怎样的内容?(12字以内概括)

明确:开端(01-04)——犹豫再三,节前决定卖羊 发展(05-10)——卖羊途中,遭遇强风暴雪

高潮(11-27)——巧遇草堆,互助战胜饥寒 结局(28-33)——安全回家,从此不提卖羊

研读中间部分,感受“情感”内涵。

问2: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雪?

明确:“天气突然由晴转阴,乌云很快盖满了整个天空。天黑得如同夜幕降临前的黄昏。不一会儿,下着的冰雹竟又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顷刻间整个大地被白雪覆盖。”雪来得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迅猛,如此的恐怖。这真是一场猛烈的、罕见的暴风雪!

问3:(学生齐读9、10两段)阿隆和兹拉特的处境怎样?

明确:昏暗的天空、凛冽的寒风、漫天的雪花,让12岁的阿隆迷路了,他进退两难,手脚鼻子都冻麻了,而兹拉特呢,“再也走不动了”。摆在阿隆和兹拉特面前的道路似乎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被活活冻死。这两段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阿隆在冰天雪地、饥寒交迫时所遭受的困难。

问4:阿隆和兹拉特是凭借着什么战胜死亡的威胁的?

明确:草堆(抵御严寒、提供食物)、羊奶(阿隆充饥)、取暖(阿隆御寒)。雪地开路、草堆挖洞、干草封洞、捅开天窗,没有阿隆的兹拉特无法完成;提供羊奶、散发体温,没有兹拉特的阿隆也无法活下去。可以说,正是人与羊的相互帮助、相互依赖才让他们最终战胜了死神,赢得了生机。

(师)说:阿隆和山羊之间有几段对话,但山羊都是用一声声的“咩——”来回答阿隆的。山羊其实也有自己的语言和心理,小说中就出现过揣摩山羊内心话语的描写。

问5: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这样的描写?

明确:第5段——它用疑问的目光,似乎在问:“你要把我带到哪儿去?”

第8段——它那温和的眼睛似乎在问:“这么大的风雪,我们为什么不回家?到底要到去哪儿?”

这两处描写,都写出了山羊兹拉特对主人的行为(“带着它走上陌生的道路”“带着它在暴风雪中前行”)感到迷惑不解。

问6:人羊对话中“咩”字后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明确:破折号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所以,读的时候“咩”字要稍微拖得长一点。你尝试着读一下。

让一位男生、一位女生读“人羊之间的对话”。其余的同学同桌讨论,揣摩“咩——”的内涵。

(师)说:老师不才,尝试着写了一下——

阿 隆:“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

山羊①:“都怨你,都怨你,不好好呆在家里,非要往外跑,这下好了吧?”

阿 隆:“如果我们没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山羊②:“岂止是冻僵,小命都没有了!”

阿 隆:“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山羊③:“你怎么尽说好听的,但愿不是那样。”

阿 隆:“‘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山羊④:“这还不明白,真是不善解‘羊’意。”

阿 隆:“你是说,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山羊⑤:“没有我,你早就饿死了。”

问7:大家觉得我写的怎么样?(老师故意显出很得意的样子)

明确:改得不好。老师的改写部分表现了兹拉特的怨恨和不满,既不符合兹拉特的形象特点——一向温顺可亲,对主人充满信任,也不符合它与阿隆之间的亲密关系(舔手、摇脑袋)。

问8:你是怎样翻译“咩——”的内涵的?

明确:点四组学生展示答案(略)。教师再展示(学生齐读阿隆的话语、教师读山羊的话语)——

阿 隆:“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

山羊①:“很不幸我们遇到了暴风雪,但也很幸运,我们在一起。”

阿 隆:“如果我们没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

山羊②:“没有关系呀,我们找到这个草垛,我俩现在不是很好吗?”

阿 隆:“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

山羊③:“那也还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在一起。”

阿 隆:“‘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

山羊④:“你可能听不懂我的话,但我还是要说,因为我们在一起,所以我们会活下去的。”

阿 隆:“你是说,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山羊⑤:“是呀,就是这样子。”

(师)说:试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所写内容却有一个评判优劣的标准:1、要符合上下文的对话语境;2、要符合兹拉特的性情特点;3、要符合人、羊之间一贯的亲密关系;4、要体现出对阿隆的鼓励,流露出战胜困境、走向光明的乐观精神。

问9:你认为作者把山羊的话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为什么?

明确:不写出来会更好。原因在于:1、这样处理可以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把她的双臂补全反而丧失了她的艺术魅力。2、这样处理还可以充分表现人、羊之间的心灵默契和情深意厚。

(师)说:看来大家都是带着“心灵”去阅读文本的。同学们,我们试着想一想——在绝境中求生,最基本的物质支持固然很重要,但精神的依靠同样不可或缺。这使老师想起了“王家岭矿难”,在又黑又深的透水矿井中,矿工们在生死关头的不离不弃、相互鼓励。一个获救的矿工说:“如果我们当时分开了,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别说能活8天8夜,单是恐惧就能让人完全崩溃。”可见,兹拉特这一声声的“咩——”对阿隆来说是多大的安慰啊!

品读首尾部分,体味情感变化。

问10:(学生齐读开篇4段)决定卖山羊的时候,勒文一家的情感是怎样的?

明确:全家人对兹拉特都有依恋难舍之情(“卖羊”是长时间犹豫后做出的决定、母亲泪流满面、阿隆的两个妹妹也哭了起来、阿隆的“只得听从”、全家人都出来告别),但因为贫穷(或“迫于生计”)又必须要卖掉它。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态度,就是“忍痛割爱”。在困境与难舍的矛盾冲突中,最终还是“物质战胜了情感”。

问11:(学生齐读结尾6段)阿隆安全回家后,勒文一家对待兹拉特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吗?

明确:经过暴风雪中的生死考验之后,山羊兹拉特才真正成为了勒文家平等的一员(孩子有的鸡蛋煎饼兹拉特也有一份、夜晚让兹拉特进屋睡觉)。小说正是通过生与死的考验将勒文一家和兹拉特的情感推向顶点的。

问12:我把结尾部分中两句话的语序调换了一下,大家体味一下其中传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原文表述:“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特的那件事。现在,寒冷的冬季终于降临了,村民们重又需要硝皮匠来勒文帮忙。”

改后表述:“现在,寒冷的冬季终于降临了,村民重又需要硝皮匠来勒文帮忙。”“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特的那件事。”

明确:情感不一样。第一种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因为兹拉特救了阿隆,所以不卖它了;第二句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因为生活有了好转,所以不卖它了。课文的表述体现了硝皮匠勒文一家对待山羊兹拉特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即“情感战胜了物质”——无论生活贫困与否,他们都不会再卖兹拉特。文字是心灵的跳动,语序的不同,思想情感就截然不同了。

(师)说:勒文家对山羊兹拉特经历了三个阶段——忍痛割爱必须卖掉、阿隆决定与它不再分开、回家后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人与羊之间的情感逐步酝酿、渐次深化,那种“真挚的情、融洽的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问13:谁能概括一下《山羊兹拉特》这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山羊兹拉特》通过叙写勒文家从决定卖羊到经历生死考验后把羊当作家庭中平等一员的故事,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相处、深厚的情谊,而这种“爱”可以超越任何物质的贫困与窘迫。

篇三: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

3.了解小说中对于情感的处理手段。

【教学重点】

1、 体会小说所力图展现的情感。

2、 课本89页课后习题第三题。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谈自己与所养宠物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

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O4-1991),美国作家。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庄园》《卢布林的魔术师》等。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过10余部短篇小说集,此外还有 2个剧本、3部回忆录、11部儿童故事集。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三、研读课文:

1、读课文,复述一下,这是个什么故事?

明确:文章讲述的是一只老山羊和一个贫困家庭的亲情故事。

开端——阿隆受命卖羊

发展——卖羊途中遇暴风雪

高潮——风雪中相互救助

结局——安全回家不再卖羊

2、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山羊?

明确:生活所迫,坚持卖山羊兹拉特是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少”;②家里急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

3、找出课文中表现阿隆一家生活遇到困境的语句来,想一想,这些语句除了暗示阿隆一家遭遇困境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往年冬天与今年冬天的对比,暗示了这个冬天将要下大雪,为后文阿隆卖羊途中遭遇暴风雪作铺垫;②天气的晴朗暗示了阿隆所穿衣服所带干粮都不够,为风雪中的又冷又饿作铺垫。

4、为什么又不卖呢?

明确:共经患难,同时生活压力也解决了。

5、假如家里经济再陷入困境,会不会宰杀兹拉特呢?请找出阿隆全家前后对羊的不同反应进行比较。

6、我们来研读卖羊前的段落,这时候阿隆一家对山羊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找出课文中描写一家人表现的句子来。

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 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 阿隆的妹妹安娜和米丽昂也哭了起来 阿隆只得听从父命,无可奈何……他们的表现都突出了对兹拉特不舍和依恋

7、在这个部分中,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情节?

人类的情感在物质面前显得如此脆弱。这是物质困乏时期情感与生存危机的较量,为了缓解一时的贫困人们选择牺牲山羊的性命,它显示了人类在物质与情感之间的选择,人们对兹拉特的情感只是人对动物的情感,主动权操纵在人的手中,关系是不对等的。

8、指导学生阅读88页“蓄势待发”部分。

9、卖羊未成,回来以后,全家人又是如何对待兹拉特的?

学生朗读第31自然段,找出要点。

10、小说一直处在物质与情感的冲突中,情感是如何战胜物质的呢?

契机:遭遇暴风雪困境中相互救助、相互慰藉

11、找出表现人与动物相互救助、相互慰藉的地方,并加以体会。

(1)阿隆牵着兹拉特上路了,在卖羊(风雪)途中,一贯对主人充满信任的兹拉特情感上有了怎样的变化?请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有何效果?

明确:“对主人充满信任”——“它用疑问的目光,似乎在问……”——“惊讶地看看阿隆,用它那温和的眼睛似乎在问……”——“它固执地把蹄子牢牢扎在地里,咩咩的叫了起来,仿佛请求主人带它回家”此时的兹拉特显得那样茫然、不安与无助。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人格化的手法来写山羊。效果:①形象地写出山羊兹拉特对人的情感的变化,以及它意识到失去了人类的亲情时的苦痛与不安;②山羊疑问、惊讶以及求助的眼神牵动着读者的心,引发了对羊的命运的关注与同情,激发了读者的悲悯情怀;

(③表现了作者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境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

(2)暴风雪中陷于进退两难的阿隆与兹拉特,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草堆”。 “草堆”不仅成了阿隆和兹拉特的避难所,也是山羊命运的转折点。躲在“草堆”中的“人与山羊”开始了他们的亲密接触和独特对话。(与邻座配合朗读对话部分,要求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山羊的话补充出来)。

思考:作者为什么不象我们一样写出兹拉特想要表达的感情?

明确:意识到山羊不会说话却依然耐心地说,充分表达了他在情感上对兹拉特的依赖。

你认为对话中最能体现人与动物此时此刻情感关系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明确:“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 人与动物互相需要互相依赖。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山羊需要阿隆的智慧,找到草堆,为它提供食物和御寒的场所;②阿隆需要兹拉特为他提供的奶水和温暖,使他挨过寒冷与饥饿;③阿隆的问表达了人在情感上对兹拉特的依赖,兹拉特的回答表达了羊对人类的亲情,处于孤独中的他们在精神上互相慰藉。

草堆中的互相需要,相依为命,使人与羊在情感上跨越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从而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3)被风雪整整困了三天三夜的阿隆,终于钻出了草堆,站在广袤的星空下。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十七段,品味所写环境的特点和阿隆的心情。

明确:描写的是一种静谧,和谐、阔大的景象,很好的烘托出了绝处逢生的阿隆的欣喜与幸福之情。

12、小结主题:

作者写了勒文家想卖山羊兹拉特到最终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通过情感在山羊和主人之间的双向流动,不露痕迹地传达出人与动物之间彼此的深情厚谊,描摹出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亲情状态。这种深情厚谊和亲情状态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与窘迫,成为物质匮乏的世界里的人与动物之间温情的慰藉

四、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情感表达所采用的方法:

(1)蓄势待发

在小说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借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爱的双向性。这种爱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卖山羊时--不舍(人流向动物)

天降大雪时--维持生存(双向)

历经“生离死别”和失而复得的情感淘漉之后,才终于让勒文全家与山羊兹拉特的情感超越了简单的人与动物这一有着内在等级关系设置的阶段,进而真正具有了平等的可能。

(2)节制胜于放纵

指导学生阅读88页“节制胜于放纵”。

比较阅读:兹拉特便用犄角搔搔脖子,摇晃着白胡子“咩”一声。这个单纯的声音表达了山羊兹拉特的全部的思想,全部的爱。

(3)拟人手法的使用

一方面使小说的空间显得更为广阔,另一方面也避开了人与人之间可能的利害关系,从而可以使用大量温情脉脉的词汇,为小说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

五、拓展提升:

以《山羊兹特拉》为例,说说为什么那么多的小说喜爱以人与动物的关系来完成感情题材的书写。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酷爱动物,人与动物的感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因此,在文学殿堂中,以“人与动物”和“动物与动物”为主要题材的小说创作一直不绝如缕。

这首先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因此在一些生理属性上,和动物就有着相通的一面,只不过在进化的链条上先行了一步、社会化程度更高而已。

其次,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复杂,动物的“纯洁性”更能满足人类的某种情感需要。大多数情况下,人与动物的感情主要是单向的,从人到动物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情流向中动物是被动的,它们只能接受人的爱抚和照顾。因为语言等交流方式的限制,动物无法表达自己更丰富的感受,所以,动物对人类情感上简单的回报,就足以令人惊喜。更重要的是,因为不想人类那样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中,所以动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单纯,没有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负面因素,如尔虞我诈、利益冲突之类的。就像我们在《山羊兹拉特》里读到的那样,人可以为了缓解一时的贫困而牺牲山羊的性命,而山羊却不会把人类卖掉换取自己的生存。所以,人类可以尽情投入地对动物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忧伤、欢乐与悲哀,而不用担心受到动物的伤害,这是作家喜欢写、读者喜欢读这类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人与动物的世界开阔了文学表达的空间。一是题材领域上的,一是表现手法上的。

比较阅读: 咬舌自尽的狗

□ 林清玄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

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开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人用力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讶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入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

经过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呀!”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

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孽……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相关推荐

    《山羊兹拉特》学案3 《山羊兹拉特》导学案 《山羊兹拉特》导学案2 公开课《山羊兹拉特》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小山羊》教案 《厨师小山羊》教学设计之二 高二语文下册《哈姆莱特》的教学设计 哈姆雷特高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小山羊》 山坡羊·潼关怀古艺术特色 高二语文《道山亭记》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方山子传》教案设计 小山羊 教案教学设计 山羊 高二语文《哈姆莱特》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 《厨师小山羊》教学设计 《厨师小山羊》教学设计 《狮子和山羊》 教学设计 《狮子和山羊》教学设计 《山坡羊·骊山怀古》教学设计2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之二 《小山羊和小熊》教学设计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山羊 小山羊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教学设计精选 老山羊当医生 教学设计 《小山羊和小熊》教学设计 小山羊 《小山羊》 厨师小山羊 教案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二 《登泰山记》高二语文教案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龟兹国王金花考 小山羊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小山羊》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山羊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二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之二 《厨师小山羊》教学设计之三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之二 《山坡羊·骊山怀古》译文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厨师小山羊》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厨师小山羊》教学设计之一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高一语文 二年级语文《狼和小羊》教案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沙田山居》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分析 9小山羊 二年级语文《狼和小羊》教案设计 《羚羊木雕》课文写作特色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二 山 羊 过 桥 9小山羊 21 小山羊 长春版语文第一册《小山羊和小熊》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二) 《祁黄羊》教学设计之二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二 《冬不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山 羊 过 桥 高二语文封锁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马拉松的由来 高二语文《边城》教学设计 小山羊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拉萨的天空》 《特产》教学设计之二 祁黄羊设计二教案 《拉萨古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2021 祁黄羊教案设计(二)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山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骆驼和羊》教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设计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沙田山居》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骆驼和羊》教学设计资料 《小山羊》实录 《马拉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厨师小山羊 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 《老山羊请客》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案例 《拉萨古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拉萨古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之二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之二 高二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