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小编: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学习这种写法,说上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联系实际说说感受。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匆匆》一文中,朱自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在哪几个自然段?读、勾。

板书:

时间匆匆 永不复返

二、品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过渡:时间匆匆,永不复返,可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却有再来的时候。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⑴ 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

⑵ 师:一个排比句,用燕子、杨柳、桃花这些美好的事物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轮回。可是时间呢?男生读。

⑶ 在作者反反复复的追问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读出这种感受。

抽读、齐读:“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体会作者无奈、焦躁、茫然的心情。)

⑷ 关于时间永远不会回来,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与时间赛跑》中有这样的话。

课件: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⑸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有过这种感触吗?

⑹ 师:时间匆匆、永不复返。

再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⑺ 诗情画意与痛苦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是文字的奥妙!著名作家王蒙这样赞美。

课件:

朱自清的作品有一种迷人的气息,有一种如诗如画的体贴,有一种从生命的粗暴艰难中透露出来的细腻的美丽。

──王 蒙

2、第四、五自然段(感受对生命的追问):

⑴ 文字的美远不是第一自然段可以涵盖的。继续品读第四、五自然段,感受作者在反躬自问中对生命的追问。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师生合读。

课件: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⑵ 再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第一个“赤裸裸”……第二个“赤裸裸”……意思是……反问自己怎么能这样虚度年华,虚度此生……

⑶ 你觉得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才算没有白白走这一遭?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说明。

⑷ 你们从伟人、名人、普通人身上看到了人生的价值。朱自清只活了50岁,可他却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学遗产。

课件:

朱自清的照片和简介。

朱自清:著名诗人,散文家。在 “五四”浪潮的推 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的,直至逝世。著作27种,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作。

师:朱自清的人生无疑是有价值的!

3、第二、三自然段(对生命的追问):

⑴ 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追问由始至终。第一自然段是对世间万物的追问,第四、五自然段是对自身生命的追问。这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感触呢?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二、三自然段。

课件: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的确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⑵ (二自然段)“八千多日子”放进时光大海里,仅仅是—生: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这针尖上的一滴水有多大?一个词形容。

生:渺小、微不足道、沧海一粟……

师:它滴在时光的大海里会怎样?一个词形容。

生: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师:这微不足道的一滴水滴在时光大海里,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指课件读)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为什么?

生:作者回顾八千多个日子消逝得无影无踪之后的感觉。猛省到日子过得太快,日子已经从身边溜走,不由得紧张、惶恐得热汗直流。

生:“泪潸潸”?为自己浪费了许多光阴而惭愧、懊悔和痛苦。把作者因时光飞逝所引起的强烈感触表现出来了。

⑶ 是啊!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学生引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

天黑时……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我掩着面叹息……

⑷ 作者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叙述,告诉我们宝贵的光阴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流失,我们却浑然不觉。想一想,你的日子是怎样逃去如飞的?仿句式说。

三、由“一朵小花”悟人生流逝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忙忙碌碌的人生中,别忘了用细腻的心去感受生命中细小而美好的东西,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珍惜生命!读读普希金《一朵小花》会感受到人生流逝。

一个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小花(普希金)

在书中我发现一朵小花,

它早已干枯,失去芬芳;

于是我心中得到启发,

产生了各种奇怪的想象。

它开在何处?哪一年春天?

它开了多久?谁把他摘下?

是朋友的手指?旁人的刀剪?

夹在这里又为了什么?

是为了纪念温情的会晤,

还是纪念命定的别离?

或者回忆孤独的漫步,

在凉爽的林荫,寂静的田野?

他可还活着?她是否健在?

如今他们在什么地方?

也许他们早已枯萎,

像这朵神秘的小花一样。

2、师:他可还活着?她是否健在?也许像这朵小花早已枯萎。一朵失去生命的小花,让诗人产生时光流逝、生命消失的感悟。同学们,(板书)珍惜时间 珍惜生命。

过渡:同学们,你热爱生命吗?

一个学生读课件: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四、由“人面桃花”引发的深层思考

师:同学们,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燕子是去年的燕子,杨柳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已不再是去年的桃花!世间万物,时光一样的公平、一样的慷慨、一样的吝啬,一样的一去不复返。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悟吧。

    相关推荐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5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匆匆》(两课时)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匆匆(全课目标及第一课时设计) 《匆匆》(两课时)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匆匆(全课目标及第一课时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匆匆》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匆匆》教学设计二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匆匆》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1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 《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