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两千年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语文阅读答案

小编:

争吵两千年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

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耐人寻味的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秦初,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可是,西汉流行的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由习经生们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经学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一般来讲,解经时,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特别在西汉,今文经学家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解经时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他们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汉代的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今文经学研究的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本是马融的高足,属古文经学派,但他不拘泥于师说,也兼通今文经,并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从而使古文经学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在西汉时期,受政府支持,属于官学。古文经则是“在野巨儒”的私学。古文经学也要想争为官学,以期取得与今文经学相对等的地位,从而打破今文经学家垄断学术乃至政治舞台的局面,这自然为今文经学家所不容。在这里,今古文经学之争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术之争的范围,而成为政治统治的需要在经学领域的延伸。

东汉以后,今古文经学之争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东汉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经占据优势。宋代,以怀疑而著称的“宋学”兴起,宋学一反古文经学的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这一时期,正统的古文经学告衰。明代,经学进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经学复兴,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而达到全盛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古文经学进入尾声,今文经学却又兴起。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主张变法,他们吸取了汉代今文经学派主张改制的思想,极力提倡今文经学。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长达两千多年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1、下列对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古文经学之争是始兴于汉代的一场派系斗争,它在儒学内部进行,长达两千多年,终止于清王朝的覆灭。

B、今古文经学之争表面上看,主要表现为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

C、今文经学把经书说的神乎其神,解经时专门喜欢讲谶纬灾异,生硬地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用神学迷信羁绊人们,这种做法完全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喜好。

D、今古文经学之争发展到汉代,成为政治统治的需要在经学领域里的延伸,这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术之争的范围。

2、下列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所谓“经学”,就是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儒家经典深奥,经师们在讲授时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传授,使得人们对经书的理解各有不同。

B、“文”就是记载经典的文字,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靠经师口授相传,他们记载经书所用的文字,就是今文,之前的都是古文。

C、今文经学在汉代属于官学,古文经学是私学,到了宋代,一反古文经学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的“宋学”取代了正统的古文经学。

D、到了清代,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极力主张今文经学,他们吸取了其改制的思想,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消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古文经学之争旷日持久,如果只是学术流派之争,完全属于正常现象,但作为政治斗争,就值得我们对这段两千多年的历史进行反思,可见历史上的其他学术流派的争论现象的背后都有其政治因素。

B、虽然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不断完善古文经学,使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但在今古文经学之争中,两种学派也是不断相互借鉴吸收的。

C、秦始皇当年大搞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才促成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诞生,所以说,是秦始皇造就了今文经学。

D、今古文经学之争的进程中,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成的变化时起时伏,特别是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

参考答案:

1、C(不属于对“今古文经之争”的理解,只是今文经学的做法。)

2、D(A、因果关系错误;B、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属于偷换概念,或张冠李戴;C、“取代了正统的古文经学”错误。)

3、B(A、推断以偏概全了;C、不构成因果关系;D、“乾嘉学派的出现”只是古文经学复兴全盛的原因,强加给对哲学思想影响)

    相关推荐

    阅读答案:《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含答案解析)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阅读理解答案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语文阅读答案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终...”阅读理解答案 《经学文本的演变》语文阅读答案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数千年的历史不仅产生了经典···阅读附答案 《学会敬畏经典》语文阅读答案 《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 语文阅读答案 彭林《经学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语文阅读答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阅读答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原文 《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答案 2012福建高考语文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题答案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阅读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诗经》两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阅读:《山海经》 《经济动车与文化警觉》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漫游日记两则》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初访古隆中》 《语文教材的经典性与当代性》语文阅读答案 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阅读答案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阅读附答案 爱与宁静曾经来过语文阅读答案 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语文阅读答案 美丽《诗经》语文阅读答案 《语文学习与学术研究》阅读答案 “科学与人文似乎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文化”语文阅读答案 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过关训练(二)从经典到经验 2017中考语文 经典美文阅读及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黄河之水天上来》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语文阅读答案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秋雨》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纪元旦》 《浅议经典文化教育》语文阅读答案 少年阅历与文学 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南京》 《新儒学与书院讲学》语文阅读答案 “经典“新编,文化“啃老”语文阅读答案 《“谜”漫两千年的“西瓜雪”》阅读答案 唐宋两代文学复古的异同 阅读答案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阅读答案 “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语文阅读答案 盖古文所从来远矣,《六经》、《语》、《孟》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飞雪岩》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朝“武当”》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车窗外》 说明文《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阅读答案 蒋德均《网络与文学》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山湖草原》 综合性学习《“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阅读答案(2014年贵阳市中考语文) 《阅读经典的文化价值》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哈尔滨》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总复习 《争吵》阅读答案 《中国低碳经济》语文阅读答案 “经典“代读”热”语文阅读答案 《可怕的经验》语文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橡树之谜》(含答案) 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答案 《智慧与国学》语文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美学、艺术与宗教 心理学与文学阅读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解 浅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西湖秋意》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佛国初旅》 经学十二讲 阅读答案 文言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乙】古之学者必有师....阅读附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李汉荣散文赏析“今夜的泪水”附答案 学会敬畏经典阅读答案最新 学会敬畏经典阅读理解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语文阅读答案 《官场文学与正面表达》语文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文心雕龙》之学:“龙学”还是“文心学”阅读附答案 水之经典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长白镜湖记》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漂泊京都》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滇行短记》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伊犁河谷》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大理漫记》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啊,塞罕坝》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翠湖心影》 材料概括分析题: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悬棺”之谜解》语文阅读答案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阅读附答案 《天文学》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登蓬莱阁》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一朵小花》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黄山秋行》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在赣江上》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沧海日出》 小学语文(新课标)古诗赏析《梅花》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漫游小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