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赏析 文及翁 贺新郎·游西湖有感

小编:

贺新郎

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这首《贺新郎》,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殷忧。词的风格酣畅恣肆,显示了议论风生、壮怀激烈的豪放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为了振聋发聩,多用正论警俗的写法。

上片劈头三句,即作当头棒喝,揭露了宋室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子湖上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据《古杭杂记》载,文及翁是蜀人,及第后与同年在西湖游集,别人问他:“西蜀有此景否?”这就引起他无穷感触,赋此词作答。西湖面积并不小,作者为什么说只是“一勺”呢?或以为这是作者登高俯瞰时的一种视觉,其实不然。西湖代指临安,临安又隐寓东南半壁。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的河山范围之内,全然将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置之度外,作者有愤于此,故云“一勺”,亦犹昔人讽刺蜗角触蛮,井底之蛙,眼界狭窄,心志低下,明眼人不难看出选择这两个字中所寓托的讥讽愤激之意,接以“渡江来”两句,作者的用心更觉显豁。“回首”两句,由眼前所见遥想早已沦亡的中原故土。“洛阳”,借指北宋故都汴京,亦借以泛指中原。当年宋徽宗曾派人到南方大肆搜括民间花石,在汴京造艮(g︷n)岳,这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已矣,花石尽矣,如今只剩下了渺渺荒烟,离离禾黍。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惨痛,然而如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连在新亭哀叹河山变色而一洒忧国忧时之泪的人也找不到了。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说:“过江诸人(指晋室南迁后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三国吴时所建,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饮宴。周侯(周)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就是用的这个事典。“更不复、新亭堕泪”,语极沉郁。东晋士人南渡后,周等人尚因西晋灭亡,山河破碎而流泪,现在就是这样的人也没有,他们只知一味“簇乐红妆摇画舫”,携带着艳妆的歌妓,荡漾着华丽的游船,纵情声色于水光山色之中,还有谁人能像晋代的祖逖一样,击楫中流,誓图恢复呢?“千古恨,几时洗?”故意用诘问语气出之,其实则是断言当权者如此耽于佚乐,堪称千古恨事的靖康国耻便永无洗雪之日了。悲愤之情,跃然纸上,几于目眦尽裂。

换头三句转写自己和其他人才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既与上片歌舞酣醉,不管兴亡、毫无心肝的官僚士大夫作鲜明的对比,又同上片“问中流、击楫何人是”一句相呼应。“余生”句用《后汉书·范滂传》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作者在这里自比范滂。“更有谁”两句,用姜子牙、傅说两人的事典。相传姜子牙隐居磻(pán)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周文王发现他是人材,便用为辅佐之臣,后终于佐武王消灭了商朝。相传傅说在傅岩(今山西平陆)筑墙,殷高宗用为大臣,天下大治。姜、傅两人,在这里代表当代“未遇”、“未起”的人材。三句意为当今人材多的是,问题在于统治者没有发现、没有起用而已。国势危殆,人材不用,统治阶层凭借什么来抵御强大的元蒙军队呢?“国事”两句,自问又复自答:只是倚仗“衣带一江”罢了。朝廷不依靠人材,徒然凭借长江天险,甚至还可笑地说是“江神堪恃”!这里再一次对当权者进行了无情的冷嘲热讽。朝廷重臣颟顸昏聩,像北宋初期“梅妻鹤子”、隐居孤山的林逋那样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们又如何呢?“但掉头、笑指梅花蕊!”问他们救亡之事,他们却顾左右而笑道:“你看,梅花已经含苞待放了!”作者对这些人深表不满之意,与有澄清天下之志,有姜、傅之才具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对比。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揭露、对比,最后逼出“天下事,可知矣”六字收束全篇,在极端悲愤之中,又发出了无可奈何的浩叹,读之令人扼腕,使人发指。

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刻的危机感,揭示了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的现状,批判、讽刺了酣歌醉舞的南宋执政者和逃避现实的士大夫。这些揭露和鞭笞,是通过近乎议论散文的笔法,一系列的设问、发问,以及纵、横两个方面的反复对比,一层递进一层、一环扣住一环地表现出来的。明末张岱《西湖梦寻》康熙刻本王雨谦批语说:“宋室君臣不以精神注燕汴,而注之一湖。”南宋小朝廷的最终覆亡,其主要原因盖在于此。而词人处在宋亡之前,即已逆料到这一历史悲剧的不可避免,可见他在政治上还是很有预见的。

    相关推荐

    宋词赏析 蒋捷 贺新郎·吴江 宋词赏析 赵闻礼 贺新郎·萤 宋词赏析 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 宋词赏析 蒋捷 贺新郎·兵后寓吴 宋词赏析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 宋词赏析 陈亮 贺新郎·老去凭谁说 宋词赏析 陈亮 贺新郎·离乱从头说 宋词赏析 蒋捷 贺新郎·甚矣君狂矣 宋词赏析 辛弃疾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宋词赏析 韩淲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 宋词赏析 辛弃疾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词赏析 叶梦得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宋词赏析 刘辰翁 西江月·新秋写兴 宋词赏析 贺铸 画眉郎·雪絮雕章 宋词赏析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子华填真州 宋词赏析 辛弃疾 贺新郎·用前韵赠金华杜叔高 宋词赏析 刘辰翁 柳梢青·春感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原文、题解与赏析 宋词赏析 贺铸 生查子·西津海鹘舟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原文、译文与赏析 宋词赏析 贺铸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宋词赏析 张熙妻 菩萨蛮·西湖曲 宋词赏析 哀长吉 水调歌头·贺人新娶 宋词赏析 李钰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宋词赏析 陈德武 水龙吟·西湖怀古 南宋·周密《西湖游赏》阅读及答案 宋词赏析 辛弃疾 生查子·独游西岩 宋词赏析 魏了翁 朝中措 宋词赏析 贺铸 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 台城游 宋词赏析 张孝祥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宋词赏析 吴文英 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宋词赏析 许棐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宋词赏析 贺铸 凌歊·控沧江 宋词赏析 岳飞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词赏析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宋词赏析 贺铸 薄倖·淡妆多态 宋词赏析 贺铸 天香·烟络横林 宋词赏析 贺铸 子夜歌·三更月 宋词赏析 辛弃疾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宋词赏析 贺铸 行路难·缚虎手 宋词赏析 贺铸 捣练子·收锦字 宋词赏析 贺铸 捣练子·斜月下 宋词赏析 贺铸 石州引·薄雨收寒 宋词赏析 贺铸 捣练子·边堠远 宋词赏析 贺铸 芳草渡·留征辔 宋词赏析 贺铸 捣练子·砧面莹 宋词赏析 刘辰翁 宝鼎现·春月 宋词赏析 贺铸 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词赏析 贺铸 点绛唇·一幅霜绡 宋词赏析 贺铸 鹤冲天·鼕鼕鼓动 宋词赏析 贺铸 水船·芳草青门路 宋词赏析 张绍文 酹江月·淮城感兴 宋词赏析 贺铸 清平乐·阴晴未定 宋词赏析 贺铸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词赏析 贺铸 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宋词赏析 贺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词赏析 贺铸 人南渡·兰芷满汀洲 宋词赏析 贺铸 惜余春·急雨收春 观书有感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宋词赏析 贺铸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 宋词赏析 陆游 卜算子·咏梅 宋词赏析 刘辰翁 忆秦娥·烧灯节 宋词赏析 王埜 西河·天下事 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阅读答案及赏析 宋词赏析 刘辰翁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词赏析 陆游 钗头凤·红酥手 宋词赏析 贺铸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宋词赏析 贺铸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词赏析 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 宋词赏析 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词赏析 贺铸 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 宋词赏析 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词赏析 徐伸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宋词赏析 刘辰翁 永遇乐·璧月初晴 宋词赏析 宋江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 宋词赏析 吴文英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宋词赏析 贺铸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宋词赏析 贺铸 罗敷歌·自怜楚客悲秋思 宋词赏析 贺铸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词赏析 贺铸 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 宋词赏析 周邦彦 望江南·游妓散 宋词赏析 贺铸 将进酒(《小梅花》)·城下路 宋词赏析 贺铸 怨三三·玉津春水如蓝 宋词赏析 陆游 鹊桥仙·夜闻杜鹃 宋词赏析 曹豳 西河·和王潜斋韵 宋词赏析 吴泳 上西平·送陈舍人 宋词赏析 董颖 薄媚(排遍第九) 西子词 宋词赏析 贺铸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词赏析 贺铸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词赏析 潘希白 大有·九日 宋词赏析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宋词赏析 赵企 感皇恩·骑马踏红尘 宋词赏析 贺铸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词赏析 赵孟坚 朝中措·客中感春 宋词赏析 陆游 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词赏析 秦观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宋词赏析 吴文英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宋词赏析 贺铸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宋词赏析 贺铸 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