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力之“想象力”培养
阅读,是离不开想象的。想象不外两种,一是再造想象,即根据文本中的语言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二是创造想象,指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文本内容,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某一新形象或新场景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阅读中的再造想象:
没去过庐山,但只要我们读了别人写游庐山的诗文后,就可以根据那些诗文的描绘,在脑海中创造出一幅幅秀丽的庐山图来;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洪抢险的搏斗,没有亲自到过战火纷飞的前线,但依然可以根据别人语言表述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情境……这些靠的就是再造想象。具体来说,阅读中的再造想象有如下表现:
1、诗歌散文中的意境重现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我们都可以通过再造想象,来复现意境。如何复现呢,即抓住意象,按照诗人和散文家的意脉与思路,融入情感,构筑画面。
不妨来看古诗《清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我们可以捕捉到其中的十一个意象,它们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通过再造想象,将这些意象互相补充,让静止的意象流动起来,形成如下动态场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迈过缠满枯滕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接下来看现代诗《再别康桥》如下诗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我们也可通过再造想象,将“金柳图”形象地还原出来:
夕阳斜照,晚霞灿烂,康河水面明净而沉静,而纤纤杨柳,在金色晚照中似娇羞的新娘,倒映在康河里,艳美极了,成了“我”心中荡漾的美景。
最后来看吴伯萧散文《记一辆纺车》的如下几段:
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那有节奏的乐音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急得人满头大汗。性子躁一些的甚至为断头接不好而生纺车的气。
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
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不,阵容相似,热闹不够。那是盛大的节日赛会的场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飞的气势。那哪里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
如上语段,本身就可形象的,在读的时候,我们还可伴随着思维流动,运用再造形象,获得更多更细的收获:
第一段,我们想象劳动者在纺线时在愉快而有节奏的劳动中悠然自如、怡然自得、兴趣盎然、陶然欲醉的神情举止。
第二段,我们可以想象初学者纺线时的情貌。
第三段,我们可以想象熟练纺手月下纺线的和谐而静美的场景。
第三段,我们则可以想象纺线比赛时最为壮阔的劳动场面。
读像这样美的散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让学生让学生细读后,静下心来,闭上眼,想象一番,这种“慢”,是有形有貌,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这种再造想象是必要的,也是极有意义的。
2、小说中的情节“完型”
小说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作家有意识留下的“空白”。这于我们有着完美心理的人看来,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小说中的“缺陷”和“空白”,以达到内心平衡。这便是情节“完型”训练。
如《孔乙己》共写了孔乙己的两次出场,最后一次与第一次情形大不相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坐垫着蒲包,“用手走来”,“用手爬去”。小说没有继续写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的情形,只在文末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读到这里,我们心里往往会泛起一个疑团:孔乙己是怎么死的?阅读中我们可利用学生这种心理,以《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后》为题,续写一个尾声,以再现在当时那个凉薄的的社会里象孔乙己这样的自命清高、迂腐透顶、好喝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必然的人生结局。
又如《项链》中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也可以让学生“完型”,从而深度把握玛蒂尔德的多样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
再如《祝福》也有多处可“完型”的地方,如“我”答复了祥林嫂“有无灵魂”三个个问题后,小说没写祥林嫂的表情与心理,我们可进行补白。又如祥林嫂捐门槛的前后心理,也有发掘的必要。通过“完型”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祥林嫂内心深层的痛苦与悲哀,从而增加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深透认识。
三、戏剧中人物潜台词的“破译”
戏剧中,再造想象的天地是广阔的,既有简单舞台布景的“丰富”,还有戏剧潜台词的“破译”。
下面我们来欣赏《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客厅相遇后的一段精彩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周朴园的话,仅从字面义上讲,是乏味而苍白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周朴园的身份地位、性格思想来思索,捕捉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旨”。“你来干什么?”的言外之意是说“你是不是要敲诈我?”“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之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怎么样呢?”问话一句比一句凌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周朴园的无情与冷酷。至于鲁侍萍的两句据理力争的回答,我们可联想她一生的坎坷、不幸,体会她内心的痛苦、悲伤、怨愤。对戏剧中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的“破译”,实质上也是一种“完型”。
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对话,我们要特别留意那些看似简单而内蕴丰厚的叹词,它也算典型的空白语言,很值得发掘品味。如《雷雨》中的多达17个“哦”,就值得认真研究一番。“哦”这一简单的应答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表苦痛,有时表惊讶,有时表醒悟,有时表恐惧,有时表失望,有时表愤恨。对周朴园来说,暗含内心的沉重、恐惧和虚伪,对鲁侍萍而言,则满含冷静、沉稳和刚强。一个“哦”字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再来看阅读中的创造想象。
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有创造的成分,前者是“有中生有”,后者是“无中生有”,后者更为突出。阅读中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与“写”联系在一起,前者主要是续写、扩写、改写等;后者最突出的是“故事新编”。
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
这天,愚公找到了老朋友智叟,告诉他想移山的事,智叟听了笑笑,摸着胡子想了想,摇摇头,愚公啊,你可知道,纵使你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一起搬又有何用呢?大山终究是大山,要多少年才能搬走呢?人力、物力是统统投放了,效益呢?不行!智叟坚决反对。愚公想想,山不能搬,那该怎么办呢?智叟不愧是智叟,一会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告诉了愚公。愚公一听连声称好,于是愚公就回去了。
回到家,愚公召集家人开了一个会议,会上提出了智叟的办法,全家人听了都觉得十分妙,第二天便各自行动了。原来,智叟建议利用这两座山进行资源开发,引入资金,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有经济效益产生,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吗?怪不得愚公一家都叫妙呢。
随后的几年中,愚公亲自上山进行了资源勘探,查明了山上居然有很多珍稀动物。于是智叟又进城申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愚公的独生子又进城请了工程队,修筑了通往山外的大路,一切都准备就绪,你该知道了吧,他们是开一个天然公园。最后得给它起个名了,智叟想愚公的知名度很高,不如就叫“愚公园”吧,于是名字就定了。最后智叟又请广告公司帮忙做广告,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愚公园”终于开园了,这回智叟真的功不可没啊。
城里人听说愚公居然利用王屋、太行开了公园,都觉得很惊讶,全都想去看看,到那一看,果然不同凡响,巍巍青山,高耸入云,飞禽走兽,让你可以随意接近。愚公和智叟亲自迎接游人,与他们合影留念。大山再也不是过去的沉寂样了,城里和山里连到了一起。愚公不禁感叹:其实不移山也真的很好。像现在这样有了大路,有了“愚公园”,还怕什么呢?
愚公移山,的确显示了他的坚忍不拔,但事情要多角度想,像我们故事中的愚公,不移山不是也达到了目的吗?
这个故事,人物“愚公”和“智叟”和相关的山“王屋、太行”,均源自《愚公移山》,只是人物关系变了,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没变,但不善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不足却出现了;社会环境变成了现代社会。实际上是借旧壶装新酒,对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进行讽谕。
阅读是慢动,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注意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唤醒学生的思考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展开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取得语言的、情感的、思想的、精神的多样的收获。
上一篇:“大雅之堂”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