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课外知识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

小编: :chenlongji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雕像的先祖是北美印第安人?

在约占地球表面积1/3的浩瀚太平洋上浮现着个30000大小不等的岛屿。它们星罗棋布在这片蔚蓝色的洋面上,群岛套着群岛,千姿百态。但是,与辽阔的太平洋相比,它们是那么渺小,以致人们航行在太平洋上几个星期也看不到任何陆地。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小岛为太平洋增添了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色彩。

1722年荷兰海军司令雅可布·罗杰文指挥舰队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时,在波利尼西亚的东端、距南美大陆约3000千米的海面上,发现了一座海洋孤岛。罗杰文率部登上该岛时,当天恰好是复活节,于是这位司令顺口将这座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

这座面积仅有179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处处充满着神秘色彩。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几百尊环立在岛屿四周的巨大石像。整座整座的山都被改造过,坚硬的火山岩像黄油一样被切开,上万吨重的大石被移到原来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约230尊巨大的石像中,许多高达10米~20米,重达50t,它们今天仍然张大眼睛凝视着到此度假的游客,像是一个个等待人们去重新开动的机器人。这些石像全都是长脸、长耳、高鼻、浓眉,犹如同胞兄弟,虽然十分相像,却又各具特色。有的头上还顶着十多吨重的由红色火山岩制成的石头“帽子”,与黑色火山岩制成的躯体交相辉映,显得更加威武、庄严。另外,还有一些石头“帽子”散落在石像附近,而这些“帽子”本该是高高地戴在石像头上的。

那么,这些巨大石像何时由谁雕刻的呢?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又何以突然停止制作?复活节岛的岛民从何处迁来?在没有文字的波利尼西亚,何以只在复活节岛上留下文字?而据语言学家推测此种文字与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印度文字极其相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者,从建造这些石像的技术来看,当时岛上居民应具有相当的文明,后来又怎么衰亡了呢?

几种猜测

围绕着复活节岛巨石雕像之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约在120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把南太平洋上拥有灿烂文化的古大陆和她的几千名居民一起葬入海底。当时古大陆的东南角幸免于难,成了一座孤岛,现在岛上的石像很可能是古大陆时代的遗物。但是从最近的测试来看,石像的历史充其量只有600年,因此这种看法已被否定。

另一种意见如冯·丹尼肯在《众神之车》一书中所述。复活节岛远离任何大陆与文明,在这样一座小得可怜、连一棵树都没有的火山岛上,要把如此巨大的石像搁在滚木上移到安放地点是难以想像的。况且岛上最多只能提供2000名居民的食物。今天生活在复活节岛上的土著居民只有几百人,而通过海上运输给岛上的石匠运来食物和衣着,在古代也是不可能的。据此,丹尼肯设想古代一小群外星人因为技术故障,被迫降落在复活节岛上。为了给岛上土著居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更主要的是给前来搭救他们的朋友以明确的信号,外星人就在火山熔岩上,以自身的相貌为模特雕刻了巨大的石像,并把这些庞然大物放置在海边上,使远方的人能够看到。突然间救援者翩然降落,外星人扔下手中未完成的雕像,仓促登上飞船离去了。

当然,这种说法富于想像但太过离奇,缺乏科学依据,难以令人信服。目前,关于雕像的起源,最有影响的要算是南美起源说与波利尼西亚起源说。双方各有充足的论据,但又难以说服对方。最早提出南美起源说的是挪威人类学家兼探险家海尔达尔。首先,他发现岛上的雕像与在南美洲高地所发现的文物有相同之处,例如该岛的古墓建筑中垒起的石墙和能够看到连接缝隙的垒石,其建筑技术之高超只有秘鲁安第斯山区印加帝国的古石墙可与之媲美;其次,在玻利维亚的蒂亚瓦纳科发现了与复活节岛上巨大雕像一模一样的石像;最后,复活节岛上的文化极具南美特色,如苇船、红薯、鸟人仪式等。因此,他推断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南美印第安人。为了证实这一想法,他仿造了一艘与古代秘鲁一模一样的用巴尔沙木造的筏子,取名“康·迪基”号,进行了一次试验性航海活动。1955年他从秘鲁出发,由东向西漂流,最后到达靠近塔希提岛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土阿莫土群岛。

波利尼西亚起源说

尽管海尔达尔提出石像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有充分的证据,但是有的学者仍然认为把握石像起源的关键应是连结复活节岛、新西兰以及夏威夷三角区域内的诸岛。在这个海域分布着许多高耸的小火山岛与低洼的珊瑚岛。而火山岛具备人类移居的最低条件,即如果岛中央有高山,则周围产生的上升气流能够制造云,提供人们生存所需的雨;而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又十分肥沃,适合农业耕种。

但是,在热带海域的火山岛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逃脱不过最终沉入洋底的命运。于是定居在火山岛上的人们一旦面临岛的沉降,必须再迁移。这样就从海路迁移到几百千米乃至几千千米以外的其他岛屿上去了。当然迁移还有其他别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在部落争斗中失败而逃亡,也有的是因为人口过剩而出外寻找新的天地,还有的是由于火山、地震、气候等引起的自然灾害而不得不迁移。

迄今为止从南太平洋各岛遗址出土的文物可知,波利尼西亚人在海上进行民族大迁徙的最佳进程是,从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由东南亚或印度等欧亚大陆迁移到印度尼西亚;公元前1300年左右又从那里到达汤加、斐济、萨摩亚群岛,自那以后到公元2世纪的1500年间,波利尼西亚的文化逐渐发达起来;接着他们又向塔希提岛或马克萨斯群岛迁移,进而迁移到夏威夷、新西兰和复活节岛。

提出上述说法的根据之一是,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拉皮塔遗址出土的一种特有的拉皮塔陶器遍布以美拉尼西亚为中心,东边一直到斐济、汤加的西波利尼西亚群岛各地。姑且不提拉皮塔文化究竟是从俾斯麦群岛发祥起来的,还是在印尼发展成熟后才传播过来的,至少可以知道波利尼西亚文化起源于印度尼西亚。再者,在西边的美拉尼西亚或波利尼西亚各岛通用的语言与印尼方言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证据。

另外,在复活节岛上一个称为阿夫祭祀场的遗址中,残存了大约350处用长方形条石砌成的祭坛。这些祭坛与马克萨斯群岛的托活等地石砌的祭坛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不同之处在于阿夫祭坛前侧的墙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呈斜面的。也正因为有那个斜面,使一个重20吨、高3米-20米的巨大石像得以安放在祭坛之上。此外,在复活节岛发现的钓鱼钩、鱼叉、耳环等生活用具以及文身习惯等都与马克萨斯群岛的民俗极为相似。特别是马克萨斯岛上的迪基神像也被表现在复活节岛的岩画上,这些都说明复活节岛上的先民更可能来自马克萨斯岛而不是塔希提岛。

另一方面,从雕像的外貌来看,它们都有长脸、长耳,叉着双手放在腹部以下等特征。按海尔达尔的说法,长耳是南美雕刻人像的特点,如玻利维亚的蒂亚瓦纳科地方的神像也是长耳。但是,美拉尼西亚的木雕人像以及马克萨斯或澳大利亚群岛的拉伊维埃地方也有长耳的石像。特别是复活节岛上最古老的跪坐石像与南美石像相比,更酷似波利尼西亚的石像。所以,尽管不排斥有来自南美的影响,但是,石像起源于波利尼西亚的说法似乎更占优势。

波利尼西亚人的高超航海术

另一个证明波利尼西亚起源说的证据是波利尼西亚人的高超航海术。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作为海洋民族的他们已经发挥出高超的航海才能。那么,在既无动力又无罗盘的情况下,他们是怎样进行航海的呢?根据波利尼西亚的传说,他们是用独木舟从相距约4000千米的群岛航海到复活节岛或夏威夷的。

1977年在社会群岛的法希内岛上,工人在挖地基时偶尔发现了证实以上传说的双人独木舟、独木舟储藏室的地板、椰子的纤维和装饮用水的葫芦等珍贵文物。通过更加深入的挖掘得知,法希内岛在公元9世纪曾经是移居中心,而当时船只的建造已经十分专业化了。而且波利尼西亚人掌握了比公元8世纪10公元世纪北欧海盗更为先进的航海技术,可用天上的星、云、风以及海的波纹来导航,这使他们得以在大洋上成功航海。例如,他们通过在船上始终观察一颗星来作为导航标志;他们认为在海上只要发现云彩,其下必定有岛;另外,看波纹的变化也可知道前面有岛,因为海水撞击礁石会产生特别的波纹。但是,用风来导航当时还存在着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原来复活节岛及社会群岛地处南半球,从波利尼西亚刮来的风,恰好与想移居的方向相反。从东往西,而且海流也是从东往西,而这恰恰为海尔达尔的南美起源说提供了证据。因此,海尔达尔提出南美印第安人借助从东往西的风或海流顺流而下来到复活节岛是有可能的。

于是,支持波利尼西亚起源说的学者提出了质疑。尽管沿着顺风的航海是最简单的,但是返回时就困难多了。显然没人想进行出去了就回不来的航海,所以人们会首先考虑风险最小的方法,这就是出去时顶着风,进行发现新天地的航海。这样,哪怕是带的食品和淡水用尽未发现新的岛屿也无妨,只要乘着顺风踏上归途就能回来。另外,一次不成功还可以重新再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印尼向复活节岛航行的波利尼西亚起源说不无道理。

文字之谜

复活节岛留下的另一个谜团就是写在解语板上的文字。迄今为止,语言学家对这种文字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1932年匈牙利学者赫佩希提出,复活节岛文字与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古印度文字非常相似。他的观点在世界上引起一片哗然。

熟悉古文字的专家指出,两种象形文字确实非常相似。在至今留存的396个古印度文字中差不多有100个左右与复活节岛的文字相似,这一点也为印度的研究者所确认。令人不解的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距离上相距遥远的两个地区,何以会出现这样的雷同。遗憾的是,古印度文字至今未能破解,所以复活节岛的文字仍然是一个谜。再者,解语板原先在复活节岛被用来装饰各家的房檐头。但是,当第一批欧洲传教士踏上这块土地时,他们烧毁了许多,加之岛民自己的随意丢弃或破坏,今天残存在全世界博

物馆中也只有20片左右。当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文字存在的价值时,岛民中已无人能正确读出这些文字的含义了。

据迄今为止的调查,解语板以所谓“牛耕田”的方式书写,即第一行自左向右,第二行则反过来自右向左;再者,第二行的文字是颠倒着写的,所以阅读时必须将板子倒过来读;而整个文章则是依据由下往上的顺序写的。专家猜测文中的内容涉及动物、植物、人名等,或者是为了记录宗教歌曲或家谱等那样的东西而写。最近,又有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解语板上书写的不是文字;而且这些东西是19世纪中叶被发现的,也不能算是古代遗物。究竟解语板上写的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谜。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课外知识综合知识文言知识文学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佛灯之谜 像,像,像造句 像像像造句 像…像…像…造句 古赤壁之谜 虎丘吴王墓之谜 真假闯王墓之谜 峨眉山之谜——死而复生的竹子 用像又像造句 杜甫墓园之谜 用像……像造句 中秋节谜语24句分享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一)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二)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五)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二)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五)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四)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三) 用“像又像”造句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造句 黄巢的归宿之谜 云居寺佛舍利之谜 “汉字就像是一块历史文化的化石”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 五篇汇编 岛弧的造句 “鹭岛竟飞鸢”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之谜 观音像 元宵节的习俗介绍 猜灯谜 他山之石反义词 用像那么像那么造句的例子 有关成语的谜语及谜底 观音像 五石之瓠知识点总结 五石之瓠知识点梳理 汉光武帝授金印之谜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三)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四) 用像什么像什么造句大全 就像造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复活(2) 像似的造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复活(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复活(3) 《渐渐之石》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要点之《小石潭记》 像…一样…造句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 五篇汇总 怎样猜灯谜和灯谜的基本规则 “生活像一幅画”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答案 什么谜语的谜底是成语 用像一样造句 用好像的造句 月球之谜重点问题探究(三年级语文) 峨眉山之谜——九老洞的怪异事件 重阳节活动方案(二) 用好像造句 用像字造句 好像的同义词 2017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精细阅读之《小石潭记》 峨眉山之谜——三霄洞的离奇惨案 乐安岛消失作文素材 用好像造句精选 重阳节活动方案(一) 重阳节活动方案(三) 24节气之雨水节气谚语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攻略之学生活动 2016教师节活动精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化石吟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政治活动) 像往常一样造句 关于好像的造句 楼兰古城 揭谜 用好像怎么造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竹石 就像成语造句 造像的解释及造句 月球之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真像什么的造句 万圣节之夜介绍 一年级下册猜字谜笔记 猜字谜重点知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知识点 24节气之惊蛰节气谚语大全 2016中考语文指导: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沈石溪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石壕吏 灯谜知识(二) 万圣节活动方案 大学篇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词类活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王安石 小学语文古诗词积累:贾岛的诗 重阳节活动 各地的习俗 万圣节之夜 歌词 少数名族春节活动集锦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 小学生好像造句 如何用就像造句 中考语文一模复习《小石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