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综合知识

印章欣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玺印展

小编:

印章,是中国与西方共有的古老文明,也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产物。

领钱,请盖章!签约,请用印!举凡公文书信、日常琐事,不押个印章,总觉得不够正式、不够庄重,就连道士画符,乃至中元普渡的大猪公身上,也免不得盖几个红印子,增加法力、保平安、祈祥福──印章之功效大矣哉!

甭 说今人,古人也如此,印痕处处可见,且与三千岁的老汉字紧密结合,用各种质材作印身、以各式巧工制印钮、参各体书法写印文;融千古官制地理、姓氏人名、箴 言吉语、诗文名句,以及生动图象,成为印面的丰富内容──玺印之乾坤大矣哉!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清朝皇室搜集与制作的历代铜印1650余枚、玉石宝章近250件;有国人捐赠与寄存的近现代篆刻名品、竹木牙石角章610多方,更有原中央博物院早期购藏的两方中国最早的商代铜玺。时空跨距三千年,琳琅满目,漪欤盛哉!

方寸之印,蕴含无限。每一个泥上鸿爪,往往有感人的故事;边款斑斑,也期待与你心心相印,唤取共鸣。游走在既传统又现代的印章世界,是否也令你印象深刻呢?

印章大观——各种印材与印钮

印章是什么?有印身、印面,可复印(重复压抑印文),能征信的,都叫印章。

印章在世界上已有五千年历史,在西方的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均见印章使用,可是唯独在中国,印章不仅历三千年不衰,往上跻登篆刻艺术巅峰、往下普及民间印鉴,更外扩影响日本、韩国。在优雅的传统读书人的认知里,印章篆刻,早已与古诗、书法、绘画合为文人必备的四大素养。

印章的取材是多元的,除了铜、瓷、琉璃须经镕铸或窑烧外,其余玉、石、牙、骨、竹、木、犀角等,均从大自然中取料整治,然后加工。

印钮是印身的一部分,早期加穿印绶,便于钤抑,后来印身增高,已利持握,更于顶端装饰各式钮形,十分生动。晚期石章或雕平钮,或刻薄意,浅饰印身,饶富诗意。

1.金石刻画臣能为——印材

金石刻画臣能为——印材

中国印章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初以生活周遭常见的黏土、硬石刻画,供抑压复制纹样和记号,后扩大取材于各类的玉石、牙角、竹木等。沿至明清,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和鸡血石则成为篆刻家治印的最爱。 铜印的制作,需经浇铸范刻等多道工序,在征信防伪的前提下,从战国至今,一直是官方印材的主力。瓷印则随着宋元以来烧窑的蓬勃,偶见于文人的书斋闲章中。

翠玉印

铜印

2.望风解印绶——印钮

望风解印绶——印钮

魏晋之前的铜玉印,以印钮形式区别官秩大小,也配以印绶,供穿带抑泥之用:鼻钮、坛钮、瓦钮、龟钮、驼钮等,丰富多变。隋唐改钤朱泥,印身加大,印章不再 用于佩挂,故印钮也转为高耸的直钮、柱钮等。文人用印渐渐加高印身,遂在其上加刻各种动物、异兽、人物立雕钮及平钮,后更巧饰薄意于印身,山水花卉、松石 渔隐,益添兴味。

民国「千千千」石印

民国「千千千」石印印文

民国「千千千」石印顶部雕刻

3.方寸之间——印面的形式与内容

方寸之间——印面的形式与内容

古铜印面以方寸(约2.3公分)大小为多,故以方寸代称印面的世界。

印面或铸或刻,铜印多铸,其余材质多刻;或方或圆,或长方或椭圆,私印尤多异制;或白文(阴文)或朱文(阳文);或有界格有边栏;或为文字或属图象,幻化多端,却都只在方寸之间。

文字源出图画,故商周文字颇多象形;玺印源于陶拍,所以许多考古出土印章,可与早期陶器、铜器纹饰相证。院藏商玺「亚禽示」,是图象印、也是文字印的源头。

战国至两汉的图象印常见生动的题材,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的认知,而文字印的庞大内容:如官印可以考证官制地理、姓名印可以追溯姓氏源流与命名习惯、箴言吉语印可以察知古人习俗信仰、诗文名句可以感受前人思想情怀,凡此种种,虽仅方寸,实则无限,佛家所谓「纳须弥于芥子」,可为善喻。

「亚禽示」玺

淳于即.双鸟啄鱼纹两面印

甲金篆隶自成文——印文字体

张爰之印(九叠篆)

吉祥止止——吉语印

健康、快乐、富有、平安、长寿,是人们共同的愿望,于是祈福的吉祥话,便常见于印章之中,如眉寿、金石寿、延年、长生;富贵、万金、日利、发财;吉祥、康 乐、平安、无恙等。不仅此生「永受嘉福」,更希望长「宜子孙」,勿替引之。小小的吉语印中,透露了中国人深切又普遍的价值观与生命观。

附件

钤记灿朱光——文人书斋用印

元明以降,文人用印钤记愈加普遍,除了常见的姓名印、字号印、斋馆印外,读书记、题署记、校记、鉴赏印、藏书印、藏金石书画记、纪年印以及书启尺牍印记 等,也时出于各类书画典籍与文物之间。印下留痕,别号、斋名、读书藏书印记,都诉说着印章主人的情性、生活与生命的点点滴滴。

「平安书札」「黎薇孙手校本」两面印

「玉情瑶怨馆藏书记」文石印

雪泥鸿爪——印章的使用

印章自始以抑压复制为用,而「征信」寓于其中。早期盖在封泥、陶器,间或在铜器上、缣帛上留存,但仍以封泥为大宗。

纸张盛行以后,濡朱的印记散见在各种书画作品上,各朝各代,繁星累累。「盖印」于是成为拥有者表达一时占有欲的必然留痕。

书画家落款题名之下,免不了盖方姓名印以沿「征信」旧习,或加盖幅前引首章、或添右下押角章,更增益全篇美感,使书、画、印融成一体。

传世书画上的印记,往往寻不着其原印身影;有印石本尊,也未必碰得着其朱泥化身。在何绍基、翁同龢、张大千、溥心畬、谭延闿、王壮为诸家的收藏碑拓或书画作 品上,我们赫见这雪泥与鸿爪的「心心相印」─揣想印章主人持石濡朱,奋力一钤的景致,仿佛也置身在其书斋中,与之同游了。

清翁同龢叔平两面印1

云从龙.风从虎——图象印

图象印又名肖形印,缘起于商周时制陶或铸铜的印模。战国秦汉间大兴,常见有龙、凤、鹤、鱼、异兽诸形。后更与文字结合为图象文字印,增骑马人物、四灵(龙、虎、凤、龟)等图象,十分生动。晚近或作人物肖像,亦别出心裁。

皇家宝玺——清宫的收藏与治印

清朝皇帝向慕汉文化是出了名的。拋开政治目的不谈,单从古印的搜集与新印的制作使用,可以见知其用心的良苦。

铜印的收藏有「金薤留珍」、「避暑山庄」、「毓庆宫」及「守官遗笵」套印共1649方。上至战国,下至元明,风格多样。

集古玉印虽标秦汉,实多明清仿刻,有「虹文荟古」、「集成契赏」、「六文韫古」等109方。

明清篆刻石章则有款题文彭的「陋室铭」、「爱莲说」23方及贮于多宝格中的十余方。

皇帝好古,不仅题诗写字作画,品赏古代文物之余,总要加盖印章留念,所以其自用的玉石印章非常多,往往一个印文刻好几个章,分置各斋馆行宫,以便随时钤用。院藏单单干隆皇帝的这类印章就有大大小小数十方。

另外,皇帝还觅取佳石刻篆,将回文诗句以及自己的诗作,用历代美术化的各种篆书刻成组印,如「鸳锦云章」、「璇玑仙藻」及「宝章集喜」等,其对中国古汉字的热爱,早已远超许多汉族皇帝。

自强不息.夙夜敬止─清朝皇家的自用印

清朝皇室用印,除了正式场合、规格严谨的清初三十九方与乾隆十三年以后重新排定的二十五方宝玺外,其余多为皇帝御书钤用、与后妃钤记之玺。

与文人书斋篆刻相同,皇室印章也有字号(乾隆、信天主人)、有斋馆(竹素园、墨云室、畅远楼、漱芳斋、宁寿宫、无逸斋、五福五代堂)、有箴言吉语(自强不息、夙夜敬止、执中含和、化育万方)及纪年遣怀(古稀天子、

TAG:印章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八征耄念、八征五福、写心、四得十全)等。最大的差异在于皇家工匠所治印,几皆工整精细、一丝 不苟,与流派篆刻的强烈风格泾渭分明。


自强不息.夙夜敬止─清朝皇家的自用印 信天主人

云章仙藻搜奇篆——乾隆属治石印

清朝皇帝企慕汉文化从康熙始,乾隆最为醉心,观其御制诗文集内多是对中华文物书画的展观心得,而实际现存两岸故宫的珍宝上,也常见其题记后的「违章建筑」 ──朱印遍布,碍及原作,不免煞了风景。

乾隆极好古汉篆字的多姿多变,曾得上品田黄九方,命作玉筯篆、奇字、古文、诅楚文、小篆、钟鼎篆、尚方大篆、秦玺篆、汉印篆九体回文印,命之曰「鸳锦云 章」。又以寿山佳石八十四方,命刻玉筯篆、奇字、金错书、缨络书等四十二体历代篆书印二套,虽其中篆体颇多「意涉瑰奇」,实属美术工艺字形,但其殷切之好 篆心理,已充分显现。至于命大臣创制满文篆体入印成为宝玺定制乙事,则是其好篆之另一明证

鸳锦云章.循连环.六读

鸳锦云章.循连环.四读

荟古留珍——清朝皇的集古印赏

1.铜印

清宫藏历代古玺铜印主要有原贮于毓庆宫的「金薤留珍」1291枚、「毓庆宫」一百枚;原在热河行宫,后移存颐和轩的「避暑山庄」244枚,及放在旧骨董房 的「守官遗笵」10枚,共1649方。各以漆盒储藏,并钤拓印谱置内。其中以两汉魏晋六朝官印为数最多。

2.玉印

集古玉印多来自养心殿旧藏,以「虹文荟古」为最大宗(印谱钤记80枚),另有「集成契赏」8枚、「六文韫古」6枚等,大多为见于明清集古印谱如《秦汉印 统》中的古印。唯从印文印工观之,应是明清仿刻之作,虽属后仿,亦可作为当时慕古心态与仿古工艺的极佳参考资料。

3.石印

款题文彭的石印如「陋室铭」、「爱莲说」等,文句甚美,边款亦精,唯从印篆、刀法判断,可能属于仿作,但明末篆刻大家之印能入清宫典藏,也透露着皇室集古 之心非仅止于古铜玉印。明清的「篆刻艺术」,已确然登堂(皇宫)且入于金匮石室之中矣。

六文韫古印谱(禄世昌永.德义.军曲)

六文韫古印谱(乾隆宸翰)

六文韫古印谱(天恩人间)

六文韫古印谱(益寿.司马.卫安成)

印史讲古——玺印时期与篆刻流派时期

由于政治的变动与商业的发达,战国时玺印勃兴,齐、燕、晋、楚、秦五域各具特色。奇字古文,使印面奇肆多姿。

秦汉一统,印章走向规整,官印的印形、印钮都有定制,私印也方整布局,但却活泼许多。

魏晋南北朝承汉制,但钮式印形均有变化。驼钮、马钮等异族印,为草率的印风增添许多朴厚的异彩。

以竹木简为书写质材的习惯,在此时渐为纸张取代,封检书简的「封泥」也被「钤朱」逐步淘汏。调朱红、印纸张,成了用印新形式,于是隋唐以后的官印不断加大、 宋元明清关防职衔印记也硕大且朋,官印与私印遂截然分流。这是玺印(主要是铜印)时期的发展大略。

唐宋迄元的文人私印,多先摹印(以篆书布印稿)再请工匠铸刻,元末王冕始取花乳石刻印自印,明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于印篆、刀法、边款都有长足开发,配合当时集古印谱刊行的风气,遂蔚为文人治印的滔滔洪流。

沿至清代,流派纷呈,各擅胜场,清季至民国,名家辈出,刀法精工。以新出古文字资料既多且善,使篆法更加变化,可谓盛况空前。这是篆刻流派时期的演变大要。

清室旧藏铜印,为玺印时期的重要史料;来台各界捐赠寄存的石章,则为近现代篆刻流派的珍贵文物,可供细细讲古话当年矣。

玺印风华称第一 ——战国古玺

TAG:印章 台北 故宫博物院

萌生于商周的玺印,至春秋战国,随着政治的变动与商业的蓬勃,「征信」需求愈加迫切,所谓「苏秦佩六国相印」,「古玺」便是在此背景下大量产生了。精致的印型、巧设的印面布局,是战国古玺的特色。而奇诡的印文结构,正见证「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战国纷乱史话。

玺印风华称第一 ——战国古玺

秦文一统汉堂堂——秦汉印

秦始皇统一天下,中止战国文字乱象。以秦地文字编为《仓颉篇》等字书,确定篆形,颁布通行。因权量诏版往往以刀凿刻铭,影响所及,多数秦印虽有田字格或日字格的方整框限,却颇得自由不羁的朴拙生趣,耐人玩味。 汉初承秦制而渐多规范,四字方块式的汉篆布局,平整均匀,成为汉印的最大特色。新莽铸印多五字印,印钮亦精。东汉印篆堂堂,寓变化于毫芒。至末期趋于僵化或草率,遂另出「急就」凿印新格。

秦文一统汉堂堂——秦汉印

朱篆九叠新花押─唐宋元明印

纸张与印刷术的普及,改变了用印方式──由封泥易为钤朱色。印面加大、除圆转屈绕的九叠篆外,也出现隶楷书的官私印。宋元流行签字式的花押,颇多奇趣。 辽、西夏、金、元皆有自创的民族文字,铸印之际,则仿汉文篆体排列布印,为印史别支。

朱篆九叠新花押─唐宋元明印

劲利粗豪别体多─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以后,楷书跃为通行字体,古篆失去实用的依托,但在慕古的心理下,仍将被草率讹简并方折变形的篆字,刊刻在墓志题铭与印章上。

除了细锐劲利和粗豪厚拙的新印风与别体篆外,多样的钮式、子母套印、多面印,也是此期的特色。

劲利粗豪别体多─魏晋南北朝印

驱刀如笔意自如——明清篆刻

文人篆刻兴起于明中晚期,文彭、何震等人以追仿秦汉古印朴厚以济时弊为名,创出个性印风并衍生吴门(文彭)、徽(何震)、娄东(汪关)等流派。

清中叶干隆嘉庆时期,金石学兴盛,促使印人扩大取材,令印文印风产生钜大变革,浙派(西泠八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及杨 澥等)与皖派(邓石如、吴熙载等)均影响及于晚清。而赵之谦取资丰沛、印面边款构思精赡、奏刀大胆,更开启印外求印的新境界。

雄奇清劲各新妍——清末民国篆刻

晚清诸大家各具风格,然以其表现方式,可约别为雄奇与清劲二路。

清劲一路由邓派的赵仲穆、徐三庚以下,启新浙派(胡匊邻、赵时棡)与偏光洁的黟山派(黄士陵、李尹桑、邓尔雅),影响及于专攻精致朱白文如王福庵、赵鹤琴、方介堪、陈巨来、曾绍杰等人。

雄奇一路主要有吴昌硕、齐白石两大家,吴派浑朴(继之者有钱瘦铁、王个簃等)、齐派恣肆。另有赵古泥、邓散木别出心裁,特重章法变化,今吴平得其真传。

王壮为初学黟山,后追吴派苍浑,兼得二美;台静农以书家之笔、文人之性治石,亦颇得「游戏神通」妙旨。

TAG:印章 台北 故宫博物院

有好都能累此生——寄情方寸

除却姓名字号,斋馆收藏读书印记以及祝寿祈福的颂语外,一般称之「闲章」的,多属取诸诗文的遣怀字句:或箴言励志、或吉语自祷、或引诗寄兴、或镌文抒情, 词句美、篆字佳、刀法精,合「诗、书、印」三者为一垆。故钤之于书画作品、典籍册页、乃至书札信笺,往往令读者相视莫逆,会心一粲。而边款上刻记斑斑,更 见出篆刻家治印因缘,人情可贵,漫漫长记,娓娓读之,益「将有感于斯文也」。

有好都能累此生——寄情方寸

    相关推荐

    印章的印钮 印章的鉴赏 印章名称 书画印章 印章材质 印章的种类 使用印章的忌讳 印章历史及种类 古代印章的起源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知识要点 印章种类知识详解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有关印章原料材质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整理:故宫博物院 九叠文印章的历史与鉴别 品味中国四大印石 印章料质知识详解 (附寿山石简介) 指印的造句 印章料质知识详解 (附寿山石简介) 小学古诗文欣赏—台城 书画盖印有讲究 小学古诗文欣赏—过华清宫 脚印的作文素材 关于开学的现代小诗歌 开学印象 叠印的解释及造句 印鉴的解释及造句 “印象派大师·莫奈大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汉光武帝授金印之谜 足印的近义词是什么 走马章台造句 “印象笋竹城·魅力闽北游”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文欣赏—过故人庄 地大物博反义词 欣赏的同义词 《章台夜思》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知识点及练习题 地大物博怎么造句 欣赏的近义词 《“储钱罐”和“印钞机”》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欣赏的反义词 回环趣味诗欣赏 害怕的歇后语欣赏 韦庄《章台夜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鸟尽弓藏的成语故事 小学古诗文欣赏—秋词 欣赏的反义词有哪些 小学古诗文欣赏—蜂 欣赏同义词是什么? 有关猪的谚语欣赏 故宫禾黍成语解释 剖腹藏珠成语故事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剪梅·袁州解印》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文欣赏—明日歌 小学古诗文欣赏—今日诗 描写夏雨的好句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晚春 小学古诗文欣赏—晓日 小学古诗文欣赏—元日 小学古诗文欣赏—鹦鹉 关于蛇的歇后语欣赏 关于熊的歇后语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瀑布 小学古诗文欣赏—离思 小学古诗文欣赏—江雪 古诗文欣赏—水调歌头 欣赏反义词是什么 关于英文谚语欣赏 关于团结谚语欣赏 鸟尽弓藏成语故事 小学古诗文欣赏—卢溪别人 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欣赏 古代回环对联、回环诗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枫桥夜泊 秦观《鹊桥仙》背诵与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乌衣巷 小学古诗文欣赏—渔歌子 小学古诗文欣赏—田园乐 有关于天气的谚语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山行 学会欣赏议论文素材 快马加鞭阅读与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霜月 小学古诗文欣赏—军行 欣赏的近义词及造句 趣味粤语歇后语欣赏 四大名著歇后语欣赏 作文欣赏 歇后语比赛 欣赏的近义词是什么 小学古诗文欣赏—梅花 包藏祸心的意思及故事 鸟尽弓藏的意思及故事 典故大全之文章篇 包藏祸心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小学古诗文欣赏—池州翠微亭 古代回环对联、回环诗欣赏 小学古诗文欣赏—送柴侍御 余映潮:以句带篇,品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