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理例题和知识点

小编: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高中语文阅读理例题和知识点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实在)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句式

二、句式变换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选用句式的方法技巧:在考试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一般从陈述对象一致、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另外还有句式一致、风格情调。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阅读理例题和知识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 中考语文知识点:阅读理解 中考语文阅读题知识点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必备知识点2021 2016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阅读理解 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型题知识点 阅读题中词语理解和解题技法分析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二)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句段题答题要点 [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应试知识点梳理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阅读理解高分攻略 中考语文最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和答题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细菌和病毒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古诗文阅读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阅读理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专题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梳理 高中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高中一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知识点 阅读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7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高考最新 语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小说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议论文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指导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内篇阅读专题3 中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阅读理解题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阅读题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内篇阅读专题2 2021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编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汇总 高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模块 高三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2016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 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和技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病句13种题型示例 2017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句段题分析 初中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典型例题分析 2016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 精选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编 2018年小升初语文知识点:阅读和作文 2017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考点汇总)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 各类阅读题 2017中考生必读: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1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阅读题解题方法 2021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考点四:文意理解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题基础知识 2016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3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2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散文篇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比较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汇总 2021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深层次含义理解类问题 2021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考点四:文意理解 一年级语文知识点:阅读和看图写话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分析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详解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整理 初一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阅读理解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之阅读理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回答问答题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知识竞赛阅读题试卷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理解) 高考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考点整理:高考语文答题公式总结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之记叙文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5问自读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浙江各市文言文阅读专题2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浙江各市文言文阅读专题1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小说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散文篇(二)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散文篇(三)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散文篇(四)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议论文篇 2016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基础知识 语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典型题解法(一)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典型题解法(四)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