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抒情诗分析之"情"的把握
中国古典诗歌是讲究比兴的,其实,这种说法很肤浅。很明显,就比喻来说,只是一种修辞,是诗歌、戏剧、小说都要少不得要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并不包含诗的特点。我们的任务是把诗的比喻的特殊性揭示出来。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是不解决问题的,请允许我从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开始。《世说新语·语言》载: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1、联想的统一
2、女性身份:飞起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
3,鲁迅的解释,不足。
4,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的意象:意决定象
探索从原生的情感升华为诗,有个方法自觉的问题。
首先,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最小单位(细胞形态)开始研究。其次,怎么研究?分析其内在矛盾。比如说,柳絮因风,撒盐空中,表面上是客观的景色,但是,一个好,一个不好,原因却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景色是不是准确,而且取决于内在的主观情感是不是契合。可见,这个最小单位,不能仅仅是一个修辞现象,而是一个诗的细胞。这个细胞是由主体某一特征和客体的某一特征两个方面猝然遇合的。目的并不是要表现客体,而是要表现主体的情志。情感特征不能直接表达,就以渗入客体的方式。《周易·系辞上篇》说“立象以尽意”。主体特征就是“意”,客体特征就是“象”。这就是“意象”的词源。
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意象,就是意和象的矛盾统一体。象是看得见的,意是看不见的,意在象中,意为象主。“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带着后面点出的“断肠人”的情绪色彩的。中国文论讲究情景交融,在中国古典诗话中也有许多智慧的表述,后来被王国维总结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古典抒情诗,关键在于“情”,
传统的诗学说,诗言志,实际上就是传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把问题简单化了。
在心有志,有情,就能成为诗吗?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是不可靠的,舞蹈和诗歌有不同的规律。
但是,也透露出一点共同性,那就是情感要表现出来是要拉长,是要动起来的的。
1、“情”特点是“动”(动情、动心、感动、触动、情动于衷,反之则为无动于衷)故分析古典抒情诗歌,就是要分析感情,分析情感就是要分析其动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一种解读这样的。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这是不着边际的,不着情的特点,不着情的动态。
诗的好处就在于情之动。
春晓的好处,就在于一个情感的转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瞬间的。
这种现象叫做意脉。其特点:
第一是隐性的。
第二是在景观,或者意象之下的。景观是显性的,一望而知的。不能满足于景观。分析之难首先就是把隐性揭示出来。
草色遥看近却无
不仅仅是景观,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发现。
第三,有意脉和没有意脉的不同
要真正懂得诗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要懂得诗不这样写的坏处。
胡适
明月照我床,卧看不肯睡。
窗上青藤影,随风舞娟娟。
2,分析古典诗不能停留在一望而知的景观上,要从景语背后分析出来情语(如“草色遥见近却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景语是表层的,显性的,而情语是最深层的,隐性的。其完整形态乃是意脉。
其特点是起伏不定的。
上一篇:转变阅读解题方式,提高备考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