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课外知识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和理论基础(上)

小编:

11.亚里斯多德美学思想是什么?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年),是柏捡图的高足弟子,又是古希腊现实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一生留下了两部系统的美学专著《诗学》和《修词学》,建立了他完整的美学体系。此外,在其他几部作品《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中,也涉及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

首先,亚里斯多德斯肯定了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就肯定了摹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从而肯定了客观现实世界是美的源泉。这比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理沦当然大大前进了—步。柏拉图认为美在“理念”,现实是对理念的摹伤,而艺术则是对现实的摹仿,艺术同真实隔着三层,因此艺术美是不真实的。而亚里斯多德则抛弃了柏拉图的“理念”,把美直接与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更值得一提的是,亚里斯多德不仅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说艺术比现象世界更加真实,因此,艺术美必然高于现实美。这在美学理论上是一个极大的飞跃,直到今天仍有深远影响。在亚里斯多德看来,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摹仿现实的诗歌也必然是真实的。诗之所以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因为诗歌的真实不仅是现实真实的摹仿,而且经过了加工提炼,集中概括,因此比现实的真实更高更纯粹。他在《诗学》第九章说:“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这就点明了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强调了艺术加工提炼生活的巨大作用。他还把诗同历史进行比较,说明了诗不能只描述偶然现象,而要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借以从特殊显示普遍,个别显示一殷。这一观点,为艺术家塑造典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强调艺术真实来源于现实的真实和艺术真实高于现实的真实,这一思想是《诗学》的灵魂和核心。其次。亚里斯多德第一次提出了美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之中这一有机的整体观念。他指出,形式的有机整体就是内容上内在规律发展的外在表现;部分如何组合,应服从整体的内在逻辑。他在《政治学》中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区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为一体。”这种美在整体的观念是他的美学基本原则之一。他断定悲剧是希腊艺术的最高形式,就是因为悲剧的结构远比史诗严密完整。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他提出了形式美的标准在于“和谐”,也就是用最恰当的形式来最充分地表达内容。总之,亚里斯多德的美学理论基本上是唯物的,他为后来的欧洲现实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包括哪些内容?

唯意志主义是一种把情感意志的性质加以歪曲、将其作用无限夸大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它把情感意志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称之为万物之源,因而得名为唯意志主义。唯意志主义产生于德国,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广泛流行于欧美,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叔本华、尼采、哈特曼,丹麦的克尔凯戈尔等人。

叔本华(1788—1866)是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也是1848年欧洲大革命前夜德国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世界之为意志与表象》(13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在这些著作中,他打着反黑格尔哲学的旗号,提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生活意志论。这是唯意志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文,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认为生活意志是世界的基础、万物的动力。叔本华在理论上继承了康德的衣钵,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即“自在之物”的世界和“现象”的世界。“自在之物”,就是指的意志。这种自在之物的意志,是一种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他强调,这种意志构成了“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即构成了世界万物的本源。因此,“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这个意志的表现、客观化,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这种“自在之物”的意志,又是无意识的,人的理智所无法控制的。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所以被称为“生存意志”或“生活意志”。叔本华认为,生物最重要的性质就是生命。保持生命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目的。生存的反面是死亡,为了战胜死亡就必须繁殖后代,所以生活意志必须伴有生殖意志。个人的生存和生殖,正是整个种族生存和生殖的工具。总之,把意志说成是生活意志和生殖意志,这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

第二,鼓吹反理性主义,强调意志,敌视理性。这一点明显是在攻击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叔本华明确指出,意志高于理性,意志决不受理性支配。他说:“人的理性、知识,从它们的起源和实质来说,都完全是服从意志的。”人的一切心理意识现象,都是由意志决定的,甚至人的肉体也是意志的产物:“身体的活动,不外就是客观化的意志的活动;”这样,意志也就构成了人的本质。只有意志,才能解释人的存在。为了强调这一点,叔本华认为人在娘胎里就已经是意志的产物了。他说,胎儿有头脑是因为他有思想的意志,有嘴有肠胃是因为有吃东西的意志。

第三,强调生活意志既是宇宙意志,又是人的意志。生活意志通过不同等级的理念外化为世界万物,理念成了意志“恰当的客观化”。而最高等级的理念就是人的理念,自我就是人的理念的最高表现。这样,自我与世界同一,不可分割,“我”成了宇宙的中心,“我”的意志也就同宇宙意志融合为一了。他还认为现象世界是由主体决定的,意志世界就是“我”的世界,说“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样,整个现象世界都成了“我”的主体意志的产物,把唯心主义推向了极端。

13.什么是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启蒙主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激烈反对—’切旧的传统观念,用怀疑或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人类过去的一切知识。因而他的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

从1770年开始,他创造了他完整的哲学体系,包括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他的主要著作有:《感觉界和精神界的形式和理》(1770)、《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33)和《判断力批判》。这三个批判构成了他完整的哲学体系。康德才华横溢、贡献突出,是近代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中说:“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企图搞折衷主义。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正因为这种调和与折衷,使得他的哲学观点变成了一锅矛盾百出的大杂烩。其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继承了过去柏拉图、笛卡儿等人的先验论,并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体系。他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先天的、人生来就有的。以此来反对唯物论的反映论。反映论强调客观事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存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外在客观事物与人的内在主观意识日益结合的过程。因此,思想的范畴和概念,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人们认识外界,反映外界的产物。而康德却恰恰相反,一方面,他也承认外在事物刺激感官产生了印象与观念,一方面又把范畴与外界事物割裂开来,把范畴说成是先验的,人头脑中固有的,否定它是外在事物的反映,使得对范畴的认识失去了客观的基础。这样,他夸大了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而贬低了客观对主观的决定作用,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泥坑。

其次,康德大力鼓吹认识过程的“极限论”,拼命否定认识与实践的血肉联系,从而否定了通过实践而促使知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他提出人的认识运动是有限的,“本体”是认识运动的“极限概念”,这样,他就否定了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无限地认识客观世界,而陷入了不可知论。、

最后,康德还鼓吹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否定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他割裂“自在之物”与“现象界”;割裂主体与客体、实践与理论;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把它们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互不相干的,只是形而上学地把它们拼凑起来,因而造成了极大的谬误。

14.尼采的超人哲学包括哪些内容?

尼采(1844—1900)是德国唯意志主义的集大成者,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代言人。尼采哲学的主要内容,是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这一学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极端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要求使个人的要求、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公开主张不择手段地夺取权力,不惜采用一切卑鄙手段达到个人目的,并且宣称:“我是第一个非道德论者。”他还叫嚣对人民群众实行最野蛮的暴力镇压,对弱小民族大举进行侵略扩张。尼采的哲学,集中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无限膨胀的野心、永无休止的贪欲相称霸全球的意志,以及为此所需要的最卑鄙、最残忍的手段。他的哲学,因而具有最疯狂的性质。

尼采的超人哲学,建立在他的权力意志论和永恒轮回说的基础上。依照永恒轮回说,社会历史是一个创造——毁灭的无限循环过程,他认为人类历史总是要走向堕落、退化和毁灭的,从基督教传播以来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日益堕落、退化的历史;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历史,更加剧了堕落和退化的危机。为了摆脱人类堕落和毁灭的命运,不得不等待超人出现,依靠超人来拯救。尼采认为,超人是人类的真正目标,“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超人就是人类的救星。或者说,超人是超等的天才,超出一般人类之上的人,上等人中的上等人,也是权力意志和智慧能力达到了顶峰的人。他在《权力意志》中说:“人是非动物和超动物,上等人是非人和超人”,“猿相对人是什么呢?是一个笑料,是丢脸的东西,人相对于超人也是如此,是笑料,是丢脸的东西。”尼采认为,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已经退化到了卑微懦弱的地步,而超人则可以逾越人类、领导人类,重新估定和创造一切价值。超人又是自然和社会的立法者,他规定法律、决定社会和国家的组织。而且超人的立法绝不受客观规律的限制,更不受道德习俗的约束。超人高高凌驾于一切社会法则之上,可以任意制定真理,确定人类的一切行为准则。超人哲学的另一方面,就是极端鄙视劳动群众。尼采在他的著作中,用极其污秽的语言,肆无忌惮地诽谤人民群众,破口大骂人民是“畜群”、“败类”、“市蝇”、“粪土”,其语言的恶毒,措词的激烈,憎恨的深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还叫嚣人民要服从超人的摆布,听从超人的命令,不得对超人有任何违抗。只有奴隶般地服从超人,人民才能得救。

总之,超人哲学,正是垄断资产阶级思想意志的集中表现。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起源》、《拉图士特如此说》、《善恶之彼岸》、《道德体系论》和总结性著作《权力意志》。

15.柏格森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家?

柏格森(1859—1941)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最有声望的哲学家之一,法国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中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中的两根基本支柱直觉主义与生命哲学,不仅在哲学领域中独树一帜,而且对当代文学艺术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构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亨利·柏格森出生在巴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他早年在大学预科专科学校求学时,就对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考入高等师范学校后,他更显示出文学和数学的卓越才能。1881年毕业后,他一直在巴黎好几所中学教书。1891年,他与19岁的淑女路易丝·尼比尔姬结婚。1897年他重返高等学府,担任法兰西学院讲师,讲授心理学程。1900年,父改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担任古希腊罗马哲学课程。这一时期,他发表了一批重要的哲学著作,并多次到英国和美国各大学讲课,培养了大批弟子,并初步构筑了自己的哲学体系。1923年,柏格森在国际联盟知识合作国际委员会上,被推举为第一届委员会主席,1928年他69岁时,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的作品具有“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及表达的卓越技巧”。1937年,柏格森抱病写下遗嘱,对自己一生的遭遇和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柏格森激烈抗议法西斯势力对犹太人的迫害,并通过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呼吁给犹太人以公正的待遇。他一直拒绝同驻扎法国的德国占领军合作,表现出正直的知识分分子气节。1941年1月4日,他因病在巴黎逝世,葬于卡尔修公墓。为了纪念这位学者,日内瓦斯基拉书店于1946年出版了六卷本《柏格森全集》。法兰西学院也出版了《柏格森全集》,作为这位学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1959)。柏格森的学说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心理时间、自我意识、以及直觉主义,直接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变革,例如多层次多间断多角度的立体式结构,时空错乱的艺术处理,以及对人的直觉本能和自我意识的深入挖掘等等。

柏格森是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他的学说,是在批判唯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很有写作才华,文笔流畅优美,结构严谨,风格汪洋您肆,常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哲学格吉。他的学术著作,被称为现代欧洲散文的典范。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1389)、《物质与记忆》(1902)、《形而上学辱言》(1903)、《创造进化论》(1907)、《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932)等等。


    相关推荐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和理论基础(下)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整理2016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学常识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江西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5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形容词语法特征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之语文学习的特征 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议论文论证方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现代小说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驳论方法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曹刿论战特点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2021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存在方式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临川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江西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近代文学流派·作品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豪放词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象征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雅正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初中语文手册之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花间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打牢基础的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复句的特点和构成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议论文作文素材:基础 中考语文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基础知识总结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2021 初中现代文阅读技巧归纳 中国建筑的特征概括 中国建筑的特征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及论证 小学语文基础怎么提升 小学语文汉字基础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二语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知识点 现代文学(1919-1949) 现代文学四大文体2021 现代文学文体的分类 关于开学的现代小诗歌 开学路上 文学理论常识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山水田园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高考文学常识基础知识整理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西昆体特点及代表人物 用现代汉语还原文言特殊句式 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的分解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答题基本知识及重点 2015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近代文学 2015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当代文学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复句的特点和构成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1~10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21~30 高一语文学法:如何复习现代文和诗歌 英语中的谚语特征 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方法 初中语文议论文的基础知识积累 高中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11~20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31~41 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高一语文学习指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语文特殊句式基础知识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驳论 故事体裁的特征 古典诗歌的特征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议论文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西厢记 代号、代码和序号表示方法 高一语文复习:始得西山宴游记 基础知识整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赋特点 中考现代文阅读如何取材构思的特点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题基础知识 文学流派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现代文学 巧抓特征,明辨病句 初中语文知识之现代文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方法 一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面的谚语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三字经 基础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西江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西游记 高三:语文现代文学习 初二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点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临川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基础知识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长征组歌》两首》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题西林壁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立论要求 明代文学—《西游记》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简析 和天气有关的现代农业谚语 高一语文复习:劝学 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梳理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点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议论文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阅读方法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