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小编:

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

《宋史孝宗本纪》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一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②青山:在当涂县东南,谪仙李白死于当涂,初葬于采石矶,后改葬于青山。

②倚天:一作“倚空”。

③两蛾凝黛:把长江两岸东西对峙的梁山比作美人的黛眉。

④愁与恨:古代文人往往把美人的蛾眉描绘成为含愁凝恨的样子。

⑤极:穷尽,消失。

⑥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

【翻译】: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赏析】:

由南宋韩元吉所写的一首词,此词含意深长。它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中间频用情语作穿插。但无论是景语或情语,都饶有兴致。并且此词虽名为题咏山水之作,但寓有作者对时局的感慨,流露出他对祖国河山和历史的无限热爱。向来被认作是咏采石矶的名篇。

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和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

上阕以写景为主,情因景生。“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起句突兀,险景天成: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词人见奇景而顿生豪情,“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前句是说:那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宛如美人刚刚用黛石涂过的两抹弯弯的蛾眉。“凝”,谓凝止、聚积;在这里则指蛾眉凝愁;这便引出下面的句子“愁与恨,几时极”来,“极”谓极尽、完了: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与比喻相结合的手法,,说的是蛾眉含愁带恨,其实发泄的却是词人内心的忧国忧民的愁苦。词人生于宋、金交兵、战火遍地的动乱年代,身为南宋官员,面对半壁大好河山已陷金人之手、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的情景,他所愁所恨的应是对恢复版图、统一旧时河山的希冀一次次的破灭与继续企求。

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与景融。“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是写: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塞笛”,自然是边塞亦即“塞外”的笛音;古人以长城为塞,“塞外”则指今长城以外亦即我北部边疆地区,它常与“江南”相对仗使用。身在南国的词人所听到的“塞笛”,只能是因为日夜将收复失地萦绕心头而形成的一种幻觉,在写作技巧上则是使用了跨越空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胆联想,这使豪气之中多少带进了一丝苍凉。当然,“塞笛”也可指实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因为那时的采石矶就是南宋与金国交界的军事重镇,史载: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将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地。但诗词贵虚不贵实,若作前者理解,更增加些促人深思的、奇异的色彩。接下来词人又迅速将驰骋的想象拉回到眼前,这里正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颠沛、依傍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生活的地方,采石矶一带正是诗人醉后入水、欲捕明月而葬身的地方。“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中,前句是说: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作者对着茫茫江水,呼唤寻找着前朝那位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此时此地,此景此情,这寻找、这呼唤,既是对所倾心仰慕的诗人的凭吊(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记载,李白墓在当涂东南之青山北麓),却也可理解为词人在积极地为苦闷心情寻找寄托,希望自身也具有旷达、豪迈如李白般的性格。结句“青山外,远烟碧”意境开阔,它不仅对前面之问句作了答复,而且是词人对愁与恨交错缠绕所作的奋力摆脱: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当更有令人神驰的景物。

【阅读训练】:

一、

(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 ,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 。

(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n

bsp;

(3) 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

(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

二、

(1)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试问谪仙何处?”这一句蕴含了词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3)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愁与恨”的内容。

(4)这首词作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试结合全词简析写景的作用。

三、

1.(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1.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  》;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

2.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4分)

3.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4分)

【参考答案】

一、

(1)雄奇伟丽 清丽幽远

(2)指金人南侵带来的国仇家恨。

(3)虚写 表达自己杀敌报国的意愿。

(4)李白所处的盛世无处可寻,表达对国家倾颓局面无法挽回的深沉感慨。

二、

(1)①夸张,“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②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了词人内心的愁苦;③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的蛾眉,突出了远山的秀美。(修辞结论1分,分析1分,答对两处即可评4分)

(2)“谪仙”李白一生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却壮志未酬。词人借用典故和设问,抒发了自己虽心系边关,渴望收复失地,却在当时投降派掌权得势的情况下无法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愁恨苦闷以及想要摆脱愁恨苦闷而又不得的无可奈何。(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并有分析2分,答对两点即可评4分)

(3)国土沦陷的愁苦情(或:忧国忧民的愁苦);统一河山希望的破灭的愤恨。

(4)上阕开篇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采石矶的雄奇;接着运用比喻,将夹江对峙的山峰比作“两蛾”,移情于物,借山之态表达了词人胸中的愁与恨。下阕“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实一虚,渲染出苍凉悲壮气氛;结尾“青山外,远烟碧”,借景抒情,既表达出对爱国诗人李白的怀念之情,又流露出词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

三、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

2、“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3、“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

    相关推荐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原文及翻译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原文及翻译 寒山《城中蛾眉女》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许浑《谢亭送别》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韩偓《残春旅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定林》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韩翃《寒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 姚鼐《金陵晓发》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无名氏《眉峰碧》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昌龄《采莲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元好问《秋怀》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徐元杰《湖上》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元稹《西归绝句》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罗隐《蜂》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闿运《晓上空泠峡》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石柔《绝句》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望天门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徐渭《题葡萄图》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祜《题金陵渡》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姜夔《杏花天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许浑《早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姚合《闲居》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江汉》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送别》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翁卷《野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柳营曲•范蠡》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袁枚《苔》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黄庶《饮张承制园亭》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琴诗》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于谦《观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周密《野步》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柳开《塞上》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贾至《春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顾况《子规》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昱《感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漆园》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韦庄《忆昔》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观猎》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耒《夏日》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折桂令·微雪》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柳永《二郎神》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杂诗》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客至》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刘筠《柳絮》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荷《腊梅》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徐侨《晚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元鼎《醉太平·寒食》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翰《凉州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乔吉《满庭芳.渔父词》原词、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玉簪》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卢梅坡《雪梅》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虞集《风入松》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卢肇《竞渡诗》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玉阶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陈与义《春寒》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冕《墨萱图》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商隐《凉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题西林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不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翁格《暮春》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空囊》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唐寅《画鸡》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觏 《乡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范云《送别》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戴叔伦《除夕宿石头驿》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白居易《春题湖上》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丘逢甲《春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商隐《风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舒亶《菩萨蛮》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袁中道《朝耕》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商隐《隋宫》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徐祯卿《偶见》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屈大均《泷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周邦彦《春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醉翁操》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颀《望秦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商隐《落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牧《紫薇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杨载《到京师》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元启《殿前欢·梅花景》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徐再思《朝天子·西湖》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徐陵《关山月》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顾文昱《白雁 》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荀鹤《溪兴》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黄庭坚《早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吴敬夫《思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适《别董大》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裴迪《送崔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孟城坳》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